[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由杀戒想到堕胎与安乐死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2

由杀戒想到堕胎与安乐死


    戒杀,在五大宗教中,皆有明文规定。
    在佛教,五根本戒中,第一条便是戒杀,它是古今中外的社会道德的底线,显示了对生命尤其对人类生命价值的肯定,及对其尊严的尊重。今天,我们强调人权及人道主义,并认为人权首先是人的生存权,体现的也是对生命存在的慰藉。
    关于戒杀,不仅戒行为杀,还要戒言语杀和意念杀。也就是,戒杀要在身口意上做工夫,全面防范杀机、杀语、杀行的产生。任何时候,违犯其中一点,便犯杀戒。当然,戒杀的内容还不仅于此。
    谈到戒杀,我想到了堕胎与安乐死。现代社会,或者说现代化的医院,本来是生命的催生地和挽留所,但却成了屠场,不仅事实上摧折新生的生命或残留的生命,还大张旗鼓地为此作广告,声张喧染杀机杀意杀语杀行,以此,说明其作为的必要性、正当性、可行性、效果好、意义大。这,让慈悲者难于接受。
    在佛教,蔑视生命,杀害生命,永远不被赞叹,无论何种缘由。虽然,有的被杀有可能是符合因果规律的,是合理的。为此,佛教不赞同堕胎与安乐死。
    佛教视有情众生包括低级动物皆为生命,何况胎儿。至于生命残留者,同样是生命的存在。有生命,便是有情众生,便有佛性,皆当成佛。杀之,即杀佛,是出佛身血。以三世和多世轮回的教义看,胎儿也罢,生命残留者也罢,皆有可能是我们的多生父母或师长。佛教认为,杀佛和父母,出佛和父母身血,罪莫大焉。
    也许,堕胎与安乐死有其社会的需求性,但这需求与其对社会伦理和人类尊严的侵害程度相比,孰重孰轻?何况,人类是充满智慧的,否则,卫星就上不了天。本着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根本原则,我们不会找不到关于堕胎与安乐死问题的解决办法的,只要我们全社会去共同努力。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妄语戒与诚信
下一篇:明天的科学
 福从俭中来
 僧团的主业是什么
 坐轿与抬轿
 没有信仰,还信什么?
 不为良相,就为良医
 寺院门票与佛国门票
 清净僧与烦恼
 还回那香与果
 为何活着
 易舍能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盂兰的意义(宣化上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遗教经讲记 七[栏目:净界法师]
 正邪之别[栏目:永海法师]
 什么是放生?[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怎么做功课最有效?(明乘长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世俗谛之差别应如何了知?[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五一)[栏目:杂阿含经]
 不留痕迹[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七)[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Bāhiyas Teaching - In The Seen Is Just The Seen[栏目:Ajahn Brahmavamso]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