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全与危险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7

安全与危险

    人有若干层次的需求,分别为生理、安全、社会的尊重、自我实现,以及灵性即宗教等。可见,人有安全的需求,趋生避死,趋利避害,这是天生的本能。
    为了找到趋向安全的方法,各阶层都是绞尽脑汁地想尽方法,用尽措施。

    国与国之间,忙着武器的竞争和国际或多边协议的签定。人与人之间,忙着在为住房装上防盗门与防盗网。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每天每时,你能看到:世界各地,不安全的事件频频发生。
    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都在防范,为什么就不能使安全之国安全的社会降临呢?
    从宗教,尤其是佛教的角度看,我们追寻安全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因为,我们是从外部防范和防范别人。但是,其根源,实际上是内心和自己。根据佛教教义,如不能解决内存的防范根源,仅凭加强外在的防范,其效果是有限的。而且,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互相间有形无形的防范,必将导致互相间隔阂与互不信任,互相间产生错误的判断,给自己造就更多的假想敌。由此,导致更深程度的互相防范,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融洽,使人与人之间越防越疏远,以至本为追求安全,却越来越危险。
    事实体现也是如此,美国说伊朗与朝鲜等是罪恶轴心国,防范他。反之,伊朗、朝鲜等也就防范美国,并且,顶着压力搞核武器计划。本来,双方都为了自身的安全,现在,双方更不安全了。美国在伊拉克的反恐,现在,越反越恐了。
    可见,许多时候,人与国都是以安全的名义去毁灭安全。
    佛教认为,国与国、人与人的安全,无法靠防范别人的行为和靠防范别人的心来取得。而是首先要防范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并防范自己的贪嗔痴和不安全感、不信任感。息灭贪嗔痴,便息灭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克服了不安全感与不信任感,就不会去防范,就不会去强化防范的措施——无论是防御性还是进攻性。这样,就可消除互相间沟通、对话、谅解、相互促进的屏障,为世界的安全创造了条件。如能如此,世界的危险隐患虽然存在,但其安全系数就必定大大提高。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核武器开发与杀戒
下一篇:表面的好坏不等于实质的善恶
 放生与放死
 让宗教与科学,齐头并进
 修善四法
 生命如昙花
 享受过程 留住时空
 入世与出世
 为何活着
 禅忍
 不负祖国不负佛
 借宿人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攻略:初学 七、当下圆满[栏目:清净法师]
 很想用功,可否为禅修班同学开有关禅修的书单?[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无学道的现证[栏目:曹越]
 波罗蜜[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释永信方丈在明乘长老奉安赞颂法会上的致辞[栏目:永信法师]
 被骗钱买高香,藏传佛教的寺庙是否有类似情况?[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不二法门[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圣人为什么也会示现果报?[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美国莲果寺问答(传喜法师)[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圣道三要[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三主要道]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