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解决情缘的问题?
 
{返回 圣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859

如何解决情缘的问题?

    圣严法师 (四条守则、《断情缘愿文》)

    1.断所有情缘

    每个人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到底有多少情缘存在?答案每人不同。

    一般人若有愿早脱三界了断情缘,最好是出家。出家发愿守戒,情缘现前时佛力会助他(她)消除(但若双方都已为人身时,就要靠彼此的自我约束)。

    在家居士,一旦发愿要了断过去情缘,则与其有缘的冤亲债主,尤其已着淫乐的淫魔,都会前来了情债,干扰将会不断发生。因此,除了极少数人其情缘已很少,一般居士身的修行者,最好不要急着想了断情缘。

    我们目前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尽量减少再造新的情缘。

    这要由戒律方面下手,试着作下列四条守则:

  “勿凝神对视、勿肢体相碰、男女分坐、庄重言行。”

    就是为了减少彼此间产生情缘的机会。

    此外,要“消除表相痴业”与“放逸业障”,但这必须修行者有特殊条件才可以。

    一般人要自己随时提高警觉,要有“决心”不再造情缘。

    随时注意庄严自身不放逸。对攀缘心出现时,也要警觉到是否已对某人产生喜爱。

    庄严自身,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尤其修“空”的人,认为“不必受束缚”,因此,经常忽略庄严身相之事。

    例如,法会要依律着装、佛前打坐衣着要整齐不可露背、弘法之时要整理仪容、说话作事要仪态端庄、吃饭要守饭桌礼仪、要随时制心使心端正不生邪念等。

    身相庄严,才能为众生表率得众生护持,尤其当住持或弘法之主事者,更当如此,随时注意庄严自身,则放逸业障较不易显现。

    2.断情缘愿文

    在了断情缘过程中,若过去有情缘的债主前来,应该告诉他(她)们:

  “过去情缘已是过去,今日我等已学佛想了生死,情缘乃痛苦之源,但愿你能舍此情缘共同修习佛道。若你愿意,我可求佛菩萨消去我们的情缘种子。若你真的执意不舍,那就等未来再叙,但今生请勿干扰我的修行。”

    这段告白,很有用处,请各位作为参考。

    总之,要解决情缘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本师的戒律行事,也要如出家人般的随时庄严自身。(


{返回 圣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下一篇: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基本思想 第四节 本书的性染说与天台智顗的性恶论
 圣严法师《基督教之研究》
 禅的心灵环保
 坚持的是原则还是偏见?
 临终瑞相能否就表示解脱了吗?
 禅的入门方法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一门深入”
 无事是贵人
 公案
 金刚经讲记
 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本书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皆回向[栏目:实修教言]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三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阿弥陀佛的心愿[栏目:仁焕法师]
 分别心的特点[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拆我的那一层[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佛教的真宗旨[栏目:太虚法师]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受用具足 第十九[栏目:净空法师]
 为资源回收者祈愿文[栏目:社会·职业篇]
 天空的呼唤[栏目:心静自然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