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经典禅诗 第八章 黄龙宗禅诗 六、以艳情寓禅的诗歌
 
{返回 吴言生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2

黄龙宗禅诗

六、以艳情寓禅的诗歌


吴言生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

第197—199页


    六、以艳情寓禅的诗歌

    与杨岐禅一样,黄龙宗禅人将艳情引入禅中,使禅诗增添了香韵缭绕的风致。马祖病重时,院主请安,问他身体怎样。马祖说:“日面佛,月面佛。”日面佛寿长一千八百岁,月面佛寿仅一日夜,马祖之语显示了断绝寿命长短与生灭来去之相,以契当本具之佛性:在悟道者的心里,永恒与刹那打成一片,善于体证当下的生命情境。这则公案,机锋圆转,克文曾有“日面月面,胡来汉现。一点灵光,万化千变”之赞(《古尊宿》卷四五)。 杨岐宗法演咏此谓:“丫鬟女子画蛾眉,鸾镜台前语似痴。自说玉颜难比并,却来架前着罗衣。”以少女对美的追求喻禅者对本心的回归。这首诗写得含思婀娜,闻名禅林。天游禅师上堂时,对法演诗提出了异议,说:“东山老翁满口赞叹则是,点检将来,未免有乡情在。”遂借用唐人金昌绪《春怨》来表达自己对日面月面公案的感悟:“打杀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五灯》卷十八《天游》) 诗中所说的“黄莺”,包含着三层喻义:(1)指“日面佛,月面佛”,“打杀黄莺”指拂却短暂与永恒的对立。(2)指马祖回答日面月面的公案,“打杀黄莺”指扫除对此公案的种种知性理解。(3)指法演的颂诗,“打杀黄莺”指扫除对此颂诗的种种知性理解。黄莺惊扰闺中人,影响春梦,所以要打杀。将一切影响心性的东西都清除后,“妾”(参禅者)就可以梦中奔赴良人的所在,与良人(本来面目)相会。禅师巧借妙用,信手拈来触处春。

    赵州勘婆公案,也是禅宗经常参究的一则话头。慧南跟随楚圆参禅,楚圆以此公案勘验他,慧南汗下不能答,后来大悟作颂:“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说赵州是丛林中杰出的禅师,没来由就勘破了台山婆子的机锋。赵州勘破了台山婆子之后,大道平坦如镜,行人(参禅者)就不会再次落入机锋而跌倒在路上了。诗作好后呈献给楚圆,楚圆用手指“没”字,慧南心领神会,改成“有”字,楚圆这才加以印可(《五灯》卷十七《慧南》)。向婆婆问路的人接二连三,没有主见,这些人其实都跌倒在大路上了。台山婆一番又一番地勘存了学人,机锋陡峻。而赵州前去勘破台山婆的举措,远远超出了问话的学僧和答话的台山婆子,所以是颇“有”来由。克文颂此公案说:“似狂不狂赵州老,或凡或圣人难晓。是非长短任君裁,老婆被伊勘破了。”意思是说赵州的举措表面上看似癫狂实则很有章法,他的行为或凡或圣,旁人难以窥探到他的底子。任你评说是非长短,赵州却不落是非长短,所以台山婆子是败在了赵州的手下。心闻贲颂为:“勘破了,有谁知?春风过后无消息,留得残花一两枝。”(《续古》卷四《心闻贲》)以花喻赵州勘婆公案的真意,说赵州勘破了婆子,其要义到底在什么地方?世人大多不得而知。这真意如同春花凋逝在风吹雨拂中,如今只留下了一些痕影,任后人揣测、辨认罢了。(《五灯》卷十八《龙鸣贤》):
   
        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将玉笛向人吹。
        曲中无限花心动,独许东君第一枝。
   
    此诗完全脱离了公案本身,宛如一幅精致优美的玉人抚笛图。红袖佳人抚弄长笛,奏出美妙天乐。笛声飘处,花心欢忭沉醉。在无数闻笛颤舞的花心中,独有东君钟爱的那枝最能感受到笛声妙韵,与抚笛人心心相印。冰雪佳人,取意于《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上“肌肤如冰雪,绰约如处子”的“神人”,诗中喻勘验众僧的台山婆。作者完全忽略了台山婆与青春佳人在外貌上的差异,在“冰雪”气质上发现两者的共性。佳人抚笛,喻台山婆子以禅机勘验僧人。“无限花心动”,喻众僧回应台山婆子的机锋。“独许东君第一枝”,喻在众多的禅僧中,以赵州尤为杰出,与婆子心心相印。

 


{返回 吴言生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经典禅诗 第八章 黄龙宗禅诗 七、黄龙宗禅诗与古典诗词
下一篇:经典禅诗 第八章 黄龙宗禅诗 五、自信无求,雄猛奔放
 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三、洞山“正偏五位”偈
 经典颂古 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 三、激赏大机大用
 黄龙宗禅诗研究
 经典禅诗 第五章 云门宗禅诗 三、随波逐浪
 经典禅诗 第八章 黄龙宗禅诗 七、黄龙宗禅诗与古典诗词
 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六、曹山“五相”偈
 深层生态学与佛教生态观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经典禅诗 第十章 名僧禅诗欣赏 二、寒山子禅诗
 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一、泯除拣择
 经典禅诗 第二章 临济宗禅诗 二、四料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读经会引来另类众生?[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清明节之由来[栏目:传喜法师]
 第三部 第十二章 止观禅修[栏目:西藏医心术]
 禅宗公案的人生哲理(思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无用的石头(释见介)[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以智慧开发三摩地(阿姜摩诃布瓦)[栏目:著述文集]
 诸法之精要——皈依 一、皈依的基础[栏目:诸法之精要·皈依]
 世间好话佛说尽[栏目:法藏法师]
 佛教学 第六章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栏目:李富华教授]
 从佛陀抨击“种姓制度”的精神来看主张“泯除阶级观念”、的荒谬性[栏目:明真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