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华特论 第十三 宝塔出现品---见宝塔品(上)
 
{返回 冯达庵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35

法华特论
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
 

  第十三 宝塔出现品---见宝塔品(上)

  前品佛曾以神力加持会中八部、四众、三乘行人;凡与闻《法华》能净信者,不论全经或一偈一句,虽只一念随喜,皆蒙普通授记,当来成佛。由此法流播诸十方,一切如来共起加持;夙根深厚之伦,自见诸佛遍满虚空。然此乃十地菩萨境界;会众无此功行,须从化境观之;所谓根境和合之尘相也。堪作此境原功力,必素具此愿之古佛;及现在说经佛之无数应化身;因缘力较厚故。明此方了本品理趣。
  尔时佛前忽现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半之;从地涌出,住在空中;栏楯五千,龛室千万;众宝严饰,幢幡无数;垂诸璎珞,宝铃万亿;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旃檀之香,充遍世界;忉利诸天,雨曼陀罗华;天龙八部及人非人,献一切华香、缨珞、幡盖、伎乐供养此塔。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为大众说《平等大慈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如是如是,释尊所说皆最真实。
  七宝塔原是毗卢遮那如来三昧耶形(详密教)。释尊入法华三昧,加持大众;功行深者自然于受用土中见此塔相;浅者须得外境和合乃能感见。时多宝如来夙愿力故;从三昧起,以神力作外境增上缘;众遂见宝塔上涌;盖清净尘相也。外迹八部等皆得眼见,即以华香等恭敬供养。宝塔之大,内容千万龛室,为法界坛中圣众之所寓。栏楯五千,乃至宝铃万亿,备极庄严之相也。多摩罗跋,义为性无垢贤;曼陀罗,义为白团;皆上文所已释。
  此多宝佛之受用身,即毗卢遮那如来;往古曾示迹应身名曰多宝。当时一味弘扬法华;虽般涅槃,大愿如一;全身舍利常在法华三昧中;遇他方化佛宣说此经,必协力加持,以舍利塔出现会前;且流露其愿力,作赞叹妙音,证明他化佛所说为最真实之教法。平等大慈,内以普贤力用摄受大众也。教菩萨法,外以观自在力用宣扬一乘也。佛所护念,即诸佛恒共加持之。凡一乘之法,必具此三义。
  四众顿见大宝塔住在空中,及闻塔中出妙音声;得大法喜,怪未曾有;皆从座起,合掌敬立。座中有菩萨摩诃萨名大乐说,知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心之所疑,即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宝塔从地涌出,且发是音声?
  眼见清净色,耳闻清净声,心得清净喜,为四众向所未遇之事;不期肃然起立;然未能启请所由。大乐说菩萨知其心疑而代问之。得佛慧者,每具四无碍智;所谓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乐说无碍辩是也。大乐说菩萨尤长第四无碍辩才;故示肉身与释尊相问答。
  佛告大乐说菩萨:宝塔中有如来全身;乃古昔东方过无量千万亿阿僧祗世界,有国名宝净,佛号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发大誓愿云:我若成佛,于灭度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舍利宝塔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而赞叹之。成道后,广宣《法华》而般涅槃;诸大众起七宝塔,供养全身舍利。自是以来,十方凡有说是经者,此塔必出现而流赞叹之音;如汝等今之所见所闻也。
  法华境界,以一切种智(即大圆镜智)为所依;妙平二智庄严之;成所作智变化之。培植大圆镜智,普贤之行也;故示迹于东方。开发平等性智,虚空藏之行也;故佛名多宝。安住妙观察智,观自在之行也;故国名宝净。运用成所作智,虚空库之行也;故舍利塔能随机涌现。
  是时大乐说菩萨,承威神加被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愿见多宝佛尊身。佛言:多宝如来有深重愿力云:“说经佛当我宝塔出现于法华会上时,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十方分身须汇集其间,我身乃现”。大乐说,我分身诸佛在十方世界说法者,今当先集于此。大乐说言:我等亦愿见世尊分身诸佛,礼拜供养之。
  释尊欲以乐说无碍智畅其本怀,当机未有能作此等启请;则以威神波动大乐说菩萨,发愿求见多宝如来之身。佛无量分身,关系密切;汇萃一佛神力,能令一切分身俱现眼前;法流强盛故。尔时素具大愿之多宝如来,亦乘此盛大法流得现色身。
  尔时佛放白毫一光,照见十方各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国土,种种庄严,无数菩萨充满其中;诸佛各以大妙音宣说诸经;所属菩萨亦各为众说法。时十方佛各告众菩萨言:我今应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所,供养多宝如来宝塔。
  一光遍照十方,一本万殊之理也,方方所有佛土,皆多至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毗卢遮那如来一切种智之圆满发达也。一一佛土之应身如来,皆与释尊同等汇归于毗卢性海;不过各随分位,以摄所属诸根而已。依“一切即一”之义,任何处所诸分位应身,皆得同时并现。但有一佛加强其神力以汇萃之,便得“成办”;然必待时节因缘而后能。多宝塔涌现之时,即因缘成熟之际;释尊从而强力加持,十方无数佛土遂各现应身说法菩萨围绕之相;宣言齐集娑婆,而供养毗卢遮那示迹之多宝色身矣。
  时娑婆世界顿变净土,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烧大宝香;天华遍布;网缦罗覆;悬诸宝铃;所有聚落、村营、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皆隐而不现;唯留会众,其余天人移置他土。然三千大千世界虽联成平正大地,尚不足以容一方分身佛。释尊为普接故,于八方一再变更二百万亿那由他国,通为一片广大佛土;平等严净; 于无量宝树下各设一狮子座, 与十方佛数相符; 座高五由旬; 树高百倍之。
  释尊虽为娑婆之主, 而众生多数不净;故世界现作垢秽之相。今因无数分身佛共同加持, 清净法流强大异常;依报顿变.。会众缘厚者,忽若置身净土;其余天人依报与此不相容,遂若脱离他去;实则于不净中兼显一片净境耳。约俗谛,无数狮子座所占空间须八倍百万亿那由他国土之量。净眼所见,若通在一广大平面之上。会得总别无碍之旨,于此大净土中,娑婆不妨互存。然恶趣众生被伏净尽,故不复现。天人仍可流露,却若移居他国。
  于时十方诸佛各偕一大菩萨为侍者,顿然来集;皆坐七宝狮子座上;皆遣侍者问讯释尊,各散宝华供养,代表本师佛言:来此参加开塔。释尊闻已,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以右指开多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启城门。四众敬立地上,合掌瞻仰;同见多宝如来安坐塔中狮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复闻赞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演说《妙法莲华经》;我为听经来此。四众闻此妙音,叹未曾有。以天华散两佛土。
  所谓来集,并非诸佛由彼到此,有迁移事。实则各运法流,参加多宝佛塔,共同加持;大众循加持力来源,见诸分身佛似自十方至;各遣侍者问讯,亦大众各依俗谛开作假相耳。参加开塔,即共以神力打开塔门之障,得现多宝全身也。释尊得此协助,众遂见其上升启户;威力之大,音声轰然;此皆大众依时间空间格式之所感也。
  尔时多宝如来于塔中分半座与释尊而延请之;释尊即入塔趺坐其间。众见两佛同处一座;欲观其境,各自念言:佛坐高远,瞻仰不了;愿以神力令我等俱处空中。释尊遂摄大众上升,宣言:如来不久当入涅槃;谁能受我付嘱,广说《妙法莲华经》?
  佛佛本来交融无碍;今借时空形式示众,遂感让半座之事。惟大众未忘空间之见,不能远近如一;故须上升虚空以亲近之,释尊趁此机缘鼓励能者,总以发扬法华为念。多宝舍利本涅槃后事;释尊与之并座,显示将归此境矣。
  论曰:法住法位,世间相常;此文殊境界也。精此道者,得依三密妙用,时与古佛相见。本品即以毗卢遮那如来为本尊。凡既发菩提心受本尊法者(详密宗),苟如实修行,多宝身形自有现前之望;不论有佛无佛之世,能获成就一也。释尊犹在,为作增上缘;大众同时皆见尊形,则特别加持力使然耳。尊身将现,以三昧耶形为先导。毗卢三昧形为何?即宝塔是也。宝塔既彰,更以全神普集十方如来合力加持;毗卢法流交互接触;三昧耶形之中尊形出矣。大众未能泯却时间之见,失“世间相常”妙趣;故以得见久灭之佛而惊异。
 


{返回 冯达庵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华特论 第十四 提婆达多授记品---见宝塔品(中)
下一篇:法华特论 第十二 一乘法力品---法师品
 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一节 菩萨境界
 心经广义 开经
 佛教真面目 第一章 教源 第五节 密乘发展期
 禅海塔灯题句
 学密须知 十二、辨境
 学密须知 七、梵字
 心经广义 第一章 破五蕴 第一节 观音特性
 佛教真面目 第三章 研究 第四节 华严宗
 法华特论 第二 开权品---方便品
 学密须知 八、月轮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沩仰宗公案[栏目:禅宗·沩仰宗]
 极乐愿·开胜刹门(江波(仁钦曲扎)译)[栏目:宗喀巴大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33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别教中的圆教--华严宗(林炳文)[栏目:华严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