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口业如是说
 
{返回 首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36

口业如是说

谈到我们修行,口业能够修到清净庄严,这已差不多是人生圆满的一个境界了。日常生活中你我讲话要能得体,很不容易。讲话得体,讲得适当恰恰好,可让大家不陷于意气之争,中肯行事,皆大欢喜。当然这要有般若智慧来观照,所谓般若智慧就是心不固执的开通的正知正见,这样这心不固执的开通的正知正见,也是一种慈悲心,有慈悲、有智能,就在悲智双运中不断地自我培育,我们的口业才能够慢慢地清净。

如果我们的正知正见不够,讲话要讲得得体就难,因为你没不冲动,没看得准、拿得稳,那些一知半解的见地,只会讲出一知半解的话,那一定会伤人的,同时也坏了自己原本还不错的立场,等于是伤人伤自己。

所以口业清净,这要尽未际的学习,不是说你想要口业清净就马上清净了。有时候真的是想得到做不来的,明明告诉自己少恶口,柔和地说话,但是嘴巴不听使唤,习气一来,冲口而出,自己下意识的埋怨不满,种种、种种的牢骚话就来了。牢骚话一出来,口气粗劣,面目嫌恶,这会有好的口业吗?牢骚一来,论事有偏,前尘往事纠葛不清地析解不开,人我是非不免,这还能谈什么慈悲的佛法呢?慈悲的佛法,慈者予乐,他乐己亦乐,这就是福德所生之处;悲是拔苦,拔苦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不但帮不上忙,有时愈帮愈忙。

在为人处事上,有时我们不开口还好,一开口人家误会更大,搞得双方纠缠不清,弄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彼此僵在那边。在这种情况,有时我们还会振振有辞说:「我明明为你好,你这个人真不识抬举。」然后话愈讲愈大声地脸红脖子粗。大家看看这一幕,口业要清净不容易啊!本来说要拔人苦,结果弄得大家同受罪。要知道,拔者要有智慧才能够减轻苦者的痛苦,我们平常又用什么东西来拔呢?

古人一句形容「力拔山河」,这力用来拔苦,非是智慧之力不可。要不然,出发点是好的,却也常常是假的。种善因得真恶果,其实并不冤枉。我们常常讲善因,往往我们所谓的这些善因里埋有恶缘,因为我们智慧不够,善巧和态度都有问题。态度习性都是多生累劫所熏陶来的。人家善根福德够,怎么说就怎么对,别人怎么听怎么舒服,但我们福德智慧不够,怎么说就怎么错,听到别人耳朵里面,怎么听就怎么难过。

转口业,转口业,不容易,不容易啊!

 


{返回 首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开释一切众生的佛法
下一篇:没有占人便宜的佛法
 “嚂”字光是一盏心灯
 六度万行体中圆 --浅谈「准提法与六波罗蜜之关系」
 翩翩心头月
 首愚法师开示
 德行与戒行
 第一等修行人
 光明起处尘念空——如何做到‘念而不念’、‘观而不观’
 这般琉璃月
 传承、灌顶--首愚师父于烟台法会上讲《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法门之简..
 一提便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六、种子六义[栏目:韩镜清教授]
 释业报[栏目:陈海量居士]
 三转*轮[栏目:智敏上师]
 唯识学“四缘”义略疏[栏目:胡晓光教授]
 活着不是为了生气的[栏目:看开]
 07-071空性的智慧[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