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返回 南怀瑾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79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金刚经说什么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放金刚经的地方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这是佛吩咐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他说须菩提啊!‘随说是经’,再次告诉你,这个金刚经,乃至金刚经里面的四句偈等,它有多大的威力呢?当这一本经放在这里,‘当知此处’,你应该要了解这个放经的地方,只要有这个经摆在那里,或者经里的四句偈放在那里,他说不管天,鬼,神,阿修罗等,都要磕头膜拜,就应当供养。

他说这一本经,或者里头的四句要义,就代表了佛的塔庙,好严重啊!可是几十年来用金刚经包烧饼油条的也很多呢!那个时候金刚经不是塔庙,而是烧饼油条了。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这本经典乃至四句偈在那里一摆,就代表了释迦牟尼佛本身在此,有那么严重!一切天、人、神、魔鬼,不能不顶礼膜拜。更何况还有人能够研究这个经典,懂了这个经典,进而修行,领受在心,保持佛的境界;乃至有人,每天念一卷,或者一节金刚经,这个功德大的不得了,威力也大得很。

须菩提啊!我告诉你:

‘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你要知道啊,这个人如果能够照样的印出来;古代是靠写经的,有的出家人还刺血写经,大陆上常有人这样写经,不过只能拿来供养,因为白纸上用血写起来呈半咖啡色,并不清楚。

我年轻时皈依一位普钦大法师,他刺血写了一部华严经,八十卷啊!金刚经才一卷!他写了三年,也是八指陀头,两个指头燃了供佛的。燃指供佛是用棉花包起手指,放在油里泡,然后用火点燃供佛。要跪在那里声色不动,脸都不红,所以说,不能不使人肃然起敬。后来他闲谈时告诉我,血刺出来,马上拿笔蘸去写是不行的,因为血会凝结成块,所以血滴下来以后,马上用中药店买的白芨,一起像研墨一样研开才能用。古人经典要靠抄写,所以写经的功德很大,现在是靠印刷就行了。


金刚经放在何处

佛告诉须菩提,一个人能够喜爱金刚经,研究它又使它流通,这个人已经成功了,在这个世界上是第一等人,成就了最为希有之法。是人中少有的了不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在四川、湖北经常用的一句土话,对于很久没有来的朋友,偶然来了,称他为希客,难得来一次的希客。也就是稀少之稀,两个字通用。

刚才说,这本经典所在的地方,就等于代表了佛,等于佛就在这里,甚至代表佛的弟子们,须菩提、舍利佛、目连、迦叶等等,这个经典多严重啊!

可是我刚才向大家报告,包油条也经常看到,就像当年我印禅宗的指月录这本书的故事一样。还记得是请萧先生和好多人帮忙,印好了指月录,但是销不掉,有个朋友向屠宰公会推销,一共销了二三十部,后来指月录没有了,我就请他赶快想办法把那些书收回来,他跑去只要到了三五部,原来他们用来包猪肉包掉了。

天下有这样的事情!佛经拿来包猪肉,这都是现在的公案。前面说到金刚经有这么严重,这么伟大,我们现在人各一本,不知道有多少塔庙啊!

大家千万注意!读金刚经,读佛经,千万不要被文字骗过去。这本经典在这里真有那么大的威力吗?

我讲一个故事,这是中国读书人过去所讲的,说易经有八卦可以驱鬼,所以有个年轻人跑到深山里头读书,除了读的书以外,特别带了一本易经,放在枕头下因为怕鬼。夜里听到鬼叫,他就拚命拿易经出来摇,越摇鬼越叫得响,一夜吓得半死,等到天亮跑到屋外一看,原来是窗外一条绳子,挂在树上,夜里大风一吹发出声响,他当成鬼了。

所以易经连绳子都赶不跑的,一本金刚经是不是同样的道理呢?当然也一样。

那么这怎么解释呢?这是说要变成你自己,经义在你自己心中才行。佛所说经典在的这个地方等于是塔庙,但是他没有讲是这一本印的书啊!他也没有讲在什么地方啊!

所以我们要重复古人的偈子,这个偈子是很有道理的:‘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在灵山,你不要跑去找了,灵山只在你心中,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经典上面教你受持,这个经典在这里等于佛,即心即佛,你真悟到了金刚般若波罗密多是智慧的成就,悟道了,你这个心地的本处就是佛,就是佛的塔庙,一切天人、阿修罗,没有不皈依,不供养的,道理就是这个。

现在我们给它的偈语:


第十二品偈颂

天人针砭一言师尊敬方知无可疑

涕泪感恩拜未了万缘放却只低眉

这个偈语给它的结论,也没有什么,只是一种礼拜,一种感慨。说到真正的佛法,这一段话就是佛法,你要想开悟,就在这一品。

这其中的道理就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就是一个恭敬的敬,就是儒家所讲的敬。一个人能够敬己,然后才可以敬人;敬别人,恭敬别人,也就是可以敬自己。一念的诚敬,当下就可以证到佛的境界,所以这一段的道理,是叫我们正信。

任何的宗教徒,不管是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当你一看到塔庙,真正很诚恳无所求而拜佛,那一念的尊敬,就是佛境界。第二念就不是了,拜一下然后想想,唉哟我的香蕉放在这里蛮可惜,水果在这里恐怕烂了,庙上恐怕吃不完,最好分一点给我带回去,这第二念就不是佛了。

‘天人针砭一言师’,这是天人一针救命的针,中国的中医学本来是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现在所谓刮砂子,拔火罐等方法,都是砭法的遗传,原来的方法是石头来刮的,病深一点时只好扎针。第三步就是用灸,就是拿火烧,病深进入了内脏,再吃汤药。

所以针砭两个字经常合起来用,就是由这个道理来的。当然,中国后世医学,针是针,灸是灸,砭是砭,分开了,开药方的尽管开药方,实际上,中医是连贯一套。

佛说的话是向人天下了一针,针砭就是这一念,一句话。所以我们称佛为天人师,这一句话是什么呢?

‘尊敬方知无可疑’,就是尊重,尊重就是恭敬。一尊重啊,当下可以悟道,所以只有感谢这一句话。

‘涕泪感恩拜未了’,感谢懂了这一句话以后,放下万缘,佛的塔就在这里,佛的庙在那里?就在这里,佛法在那里?就在这里。

‘万缘放却只低眉’,所以菩萨慈目低眉,眼睛一闭,一打坐,万缘放下。

 


{返回 南怀瑾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下一篇: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四 布施.等文
 圆觉经略说 第三章 普眼菩萨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
 金刚经说什么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八章)
 圆觉经略说 第一章 文殊师利菩萨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四十五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三十二章)
 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二 文殊菩萨请法.等文
 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一六 四句料简[栏目:印顺法师]
 Just Being There[栏目:Santikaro Bhikkhu]
 菩提心与解脱道[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山上很美[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佛教宇宙观[栏目:传喜法师]
 第一部 佛法大将 沙利子 第二章 沙利子其人其事[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修行人应该学会的四点[栏目:仁清法师]
 佛教的根本特质是什么 (演培法师讲述)[栏目:基础佛理]
 索达吉堪布致济群法师的信[栏目:藏密问答录]
 这么说来,不论何人,只要助念,都能往生净土,是吗?[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