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向左转,向右转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2

向左转,向右转

  发起出离心之后,有两种导向,一是导向个人出离,一是导向菩提心。过去,我们往往将出离心和菩提心对立起来。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当我们因轮回苦而生起出离心,同时想到六道一切众生在轮回中受苦,本着对众生的悲悯,希望带领他们一起出离,这样的心就是菩提心。

  发菩提心,首先要了知其心行特征。菩提心有利他、无限等特征。“利他”,即利益众生;“无限”,是指它的作用范围。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我们愿意利益的,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而发菩提心,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这才是关键所在。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发愿,发愿利益一切众生。之所以要不断发愿,是为了不断提醒自己,使这一愿力得到巩固。除了以观修强化愿力外,我们还要通过布施、持戒等菩萨行,来完成行菩提心。

  但我们要知道,无论是愿菩提心还是行菩提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能否进一步得到升华,离不开空性见的指引。若不能证得空性,了知诸法实相,菩提心将永远停留于世俗菩提心,无法上升为胜义菩提心。

  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也是关于菩提心的修学指南。经中,佛陀一方面不断告诉我们去庄严国土、利益众生、广修布施,但同时又反复提醒我们通达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提醒我们要不住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还提醒我们以无所得的心来修一切善法,了知一切都是因缘假相,即不住于空也不住于有。不住于空,便不会偏空;不住于有,便不会落入凡夫心。所以说,具备空性见,正是提升菩提心的关键所在。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下一篇:用功的三个步骤
 心学,在新时代
 中心和重心的转移
 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
 听说过这个三无吗
 还不快舍
 寺院组织与内修外弘
 把佛念到心里
 福建丛林漫谈——以我在福建出家生活为线索
 靠三宝,靠自己
 《道次第》修学地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他人身上发现错误时的正确思维[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释大乘菩萨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受了菩萨戒还能饮酒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上师瑜伽(八)[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业力沉重[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
 中国佛教史话 华夏第一尼[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佛教业报论[栏目:达照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s-32 无量寿经起信论(清 彭际清著)[栏目:《无量寿经》之注疏]
 有烦恼 当自责[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