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说
 
{返回 真圆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2

杂说

真圆阿阇黎

修行是一个严格艰苦的过程,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为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放下贪欲、嗔心、愚妄、我慢并非易事。要我们放下甘怡美味去饱腹粗茶淡饭,要我们放下舒适安逸去感受艰苦困顿,要我们放下华衣美服改穿粗缕布衣,要我们搬出豪宅别墅住在陋舍寒室,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如果我们能在行为上、心念里不再注重物质的享受,那才是修行的初步,因为放下欲念才能开始注重精神性,才能找到真正的平静祥和。然而现在的人们更多只考虑生时的物质化问题,很少触及死后的精神性问题,所以即便开始放下离真正发心出离还有很大距离。

通常我们总会时刻握着一把衡量别人的尺子,点评他人的言行,但临到我们自身,这把尺子的严格性就有了很大的弹性而大打折扣。我们自身贪嗔痴慢缠缚,就没有资格横加鼻子竖加眼地议论他人是非。可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在以自己的无知论断他人的薄厚,这也正是众生劣根性的表现。修行便是要求我们逐渐克服劣根性,做个君子再到大丈夫。岂不闻“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修行读经是不可或缺的,读经的目的乃是增长智慧,如果仅仅可以像倒豆子一样背诵经典未必增加了智慧。读经需要用心、身入其境。不是简单地用眼睛阅读,用心题解真如本旨才为最要。可惜现在读经的修行人也似乎越来越少了,即便读经很多也堕于文字相中。佛法是全息哲学科学体系、是真理。真理不因为文字存在而存在,没有文字图像声音,真理依旧。文字仅仅是载体,如果我们只关注载体,而忽略了载体的负荷,那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智慧增加了,就必须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落实。

真理是对宇宙万物物质、精神的终极阐释,是可认知、可体悟的。如果堕于“不可思议”或者“神话故事”,那已经不是真理了。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或者现象是不可解释的,如果不能解释缘于诠释其的理论在世界观上存在根本瑕疵。比如现代科学理论的瑕疵就不能诠释“超自然现象”,乃因为现代科学片面强调了物质性而完全忽略了精神性或者神性。

我们常听说要“念念相续”“悲心不断”,可是几个做到了?我们以为身披袈裟修行很神圣,可是时阅读佛教历史,我们总会看到不和谐的一面。禅宗五祖传袈裟于慧能,还要嘱咐其快点躲避,以防被害,而追害慧能的乃是所谓北派禅宗大师神秀的弟子。这岂不是很滑稽可笑?今天还有人如果以“我是禅宗多少代传人”是否该羞愧先人之不恭?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千百年来一直如此,今天也不例外。所以千百年来大德犹如一现昙花,而唧唧歪歪的却成千上万。

成语“挂着羊头卖狗肉”,其实生活中这种现象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当阿奢黎或者法师成为一种装饰门面的存在,当金钱修饰了修行的轨迹,一切便无不打上“作秀”的烙印。这个时候阿奢黎似乎和跳大神的没有几多差别。当“念佛机”、“传法机”流行起来,还会有“修法机”诞生,人类的小聪明总是如此“班门弄斧”,可怜复可笑,其实都是贪嗔痴慢作怪。

如果谁想赶时髦,那就不妨凑些盘缠,到高野山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去弄个“阿奢黎”或者“活佛”的头衔,接下来沽名钓誉也很不错。

纪念碑通常不会在墓地,而是在人们的心里;功德碑不是用金钱铸造,而是用智慧和功德打造。

 


{返回 真圆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全息哲学科学观
下一篇:慈悲喜舍
 唐密三皈依礼式
 佛法是指导生活实践的真理智慧
 心若死灰
 神、鬼与生命链
 密教缘起
 学密更须熟读相应经典
 唐密护摩法
 基本佛具
 诸佛无尽藏无碍自在印陀罗网随顺随转总持大陀罗尼
 护身法的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泰国、新加坡、香港佛教参访记[栏目:惟贤法师]
 心无片瓦[栏目:佛网文摘]
 道非物外,物外非道[栏目:圣严说禅]
 五蕴[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建设佛化家庭 饮食篇[栏目:建设佛化家庭]
 安居 行筹[栏目:如瑞法师]
 做动物类中药材生意,杀业是否很重?[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时的十六触[栏目:永本法师]
 圣严法师的一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缩影(王雷泉)[栏目:圣严法师纪念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