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文殊菩萨净土(郭征宇)
 
{返回 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95
文殊菩萨净土
  山西省旅游局副巡视员    郭征宇博士
  建设一个美好幸福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目标。在人类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宗教组织、社会统治集团、政党组织和哲人、伟人也都曾经为人们描绘过各种各样的理想社会。文殊净土就是其中的一种,是大乘佛教文殊菩萨为芸芸众生描绘的美好幸福的理想社会蓝图。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考察研究文殊净土,不仅对佛教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我们建设人间净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
  一、文殊菩萨
  文殊,全称为文殊师利,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有的佛教经典还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法王子”、“孺童”、“童真”、“童子”、“菩萨”等敬称。
  关于文殊菩萨的佛教经典有很多。根据台湾新文慧出版公司印行的大正新修《大正藏》、《正藏经》和华宇出版社刊行的《大藏经补编》,有人检索整理粗略统计得出:有关文珠的显教经典有83种,密教经典有41种。其中,显教内佛说文殊菩萨的有28种,文殊菩萨说法的有14种,《经》中提到文殊说法的有39种,有关文殊史传的有15种;密教经典中佛说文珠菩萨的有7种,文殊说法的有14种,《经》中提到文殊说法的有20种。总计,有关文殊的显、密经典有123种。
  关于文殊菩萨的形象,佛经上说,他为了方便普度教化众生,常常变化形象,因此他的形貌众多。尽管如此,他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身相。《文殊般若经》说,文殊身长丈六,为紫金色,圆光严显各一寻。眉间白毫,右旋弯转,流出化佛,入光网中。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相好同佛。他与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一对胁侍,一般是他乘狻猊,普贤乘白象。文殊智慧第一,如童子般的清纯无执,多为童子形。他手里一般拿着剑和经卷,背有圆光,圆光中有五百化佛、二万五千位化菩萨。他手里持的经卷就是《大般若经》,说明他是大乘空宗的奠基人。剑表般若智慧,锋利无比,可以斩断无量烦恼。骑着的狻猊表示文殊身体健壮,稳如紫金山,凶猛无比,可以摧毁一切魑魅魍魉、妖魔鬼怪。
  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化身,是诸佛之母、一切菩萨之师。《华严经》中说“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之母,一切菩萨之师”。《大乘心地观经》也说:“文殊师利大世尊,十方诸佛以为母,一切如来初发心,皆因文殊教化力。”在《放钵经》中,释迦牟尼说:“我今得佛,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
  文殊是以菩萨身份出现的佛。在《首楞严三昧经》中说:“过去久远无量阿僧祗劫,而时有佛龙种如来;即文殊师利王子是”。[1]《在菩萨缨络经》中说:“过去无数阿僧祗劫有佛名大身如来,今文殊师利是”。《华严经》和《央崛摩罗经》中也说:“北方去此过去四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常善,佛名宝喜藏摩尼宝绩如来,在世教化,文殊师利即是彼佛”。
  文殊师利在久远以前已经成佛,但为什么现在仍然以菩萨身份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呢?《菩萨处胎经》中说:“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意思说,释迦牟尼佛已经出世,一佛出世,万佛拥护,为帮助释迦牟尼佛,文殊自甘居于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地位。在《央崛缨络经》中释迦牟尼佛解释说,“文殊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意思是说,文殊菩萨为了行“菩萨道”广度众生更为方便,所以不取佛道,仍然做菩萨。《无垢称经》也说:“虽得佛道,转于*轮,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这就是说,文殊虽已得佛道,但慈悲广大,不肯放弃菩萨之道,故居菩萨之位,这才是菩萨行啊。
  二、文殊师利净土
  佛教中的净土,即是佛国,全称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又称净刹、净界、净国、净方、净世界、净妙土、佛刹等等。在佛教典籍中,净土被描绘的非常美妙、快乐、幸福,是脱离了一切烦恼、痛苦、恶行和垢染,是佛居住的地方,是众生向往的理想国土。和净土相对存在的是秽土,即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也称娑婆世界。因其善少恶多、充满烦恼和痛苦、业障蒙蔽、污秽不净,所以称为秽土。
  出离秽土,往生净土,这就是大乘佛教净土信仰者修行的最终目标。
  佛教中有多种净土,如阿弥陀佛净土、阿闪佛净土、药师佛净土、弥勒菩萨净土等等。 文殊净土就是众多佛教净土中的一种。
  在《大正藏》中记载文殊净土的佛经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和《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等。
  《大宝积经》六十《文殊师利授会记》中,文殊菩萨的本愿为我们描述了文殊净土的基本情况。文殊菩萨本愿说:
  我以无碍天眼。所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剎中一切如来。若非是我劝发决定菩提之心教授教诫,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菩提终不应证。
  愿以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为一佛剎。无量妙宝间错庄严。若不尔者,我终不证无上菩提。
  令我剎中有菩提树。其量正等十大千界。彼树光明遍此佛剎。
  我坐菩提树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起此座,但以变化遍于十方无量无数诸佛剎土,为诸众生而演说法。
  令我剎中无女人名。
  佛刹中一切众生悉皆化生,纯菩萨众,离烦恼垢,具净梵行。初生之时,袈裟随体,结加趺坐,忽然而现。如是菩萨遍满其剎。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除如来之所变化。往诣十方,为诸众生说三乘法。
  如阿弥陀佛剎以法喜为食。而我剎中菩萨初生起食念时,即便百味盈满于钵在右手中。寻作是念,若未供养十方诸佛,及施贫穷苦恼众生、饿鬼等类,令其饱足,而我决定不应自食。作此念时,得五神通乘空无碍,往于十方无量无数诸佛剎中。以食供养诸佛如来及声闻众。又于贫苦诸众生类亦皆周给。复为说法,令离渴爱。于一念顷还至本处。
  于我剎中诸菩萨等,初生之时所须衣服,于其手中,随意皆出种种衣宝。鲜洁称体应沙门服。便作是念,若未供养十方诸佛,不应自用。于一念中,往诣十方无量佛剎,以此衣宝献诸佛已。还至本处,方自受用。
  我佛剎中诸菩萨众,所得财宝及诸资具,要先分施诸佛声闻,遍供养已,然后受用。
  又我剎中,远离八难及不善法。既无过咎,亦无禁戒,无有苦恼诸不悦意。
  我佛剎中,积集无量妙宝所成。复以无量摩尼妙宝,间错庄严。其摩尼宝,于十方界,所未曾有,甚为难得。如是宝名俱胝岁中说不能尽。随诸菩萨乐见彼剎金为体者,即见为金,乐见银体即见为银。然于见金未曾损减。乐见颇梨、琉璃、玛瑙、赤真珠等无量诸宝。各随所见皆不相碍。如是栴檀香体,阿伽罗香体,乃至赤栴檀香体等,各随乐见亦复如是。
  又彼剎中,不以日月摩尼星火等光之所照见。彼诸菩萨皆以自身光明,照于千亿那由他剎。
  又彼剎中,以花开为昼,花合为夜。随诸菩萨所乐时节,即皆应之。然无寒暑及老病死。若诸菩萨随其所乐,欲证菩提即往余剎,于兜率天寿尽降生而证菩提。此佛剎中无有涅槃。
  百千种乐,于虚空中,虽不现相,而闻其音。此乐不出顺贪爱声。但出诸波罗蜜佛法僧声及菩萨藏法门之声。随诸菩萨所解妙法,皆悉得闻。
  又诸菩萨若欲见佛,随所诣处经行坐立,应念即晋见如来坐菩提树。若诸菩萨于法有疑,但见彼佛不待解释。疑网皆断,解了法义。
  如我所见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尊,而彼诸佛所有佛剎功德庄严。如是一切皆令置我一佛剎中。唯除二乘及五浊等。
  在《文殊师利佛土净严经》卷下中,文殊师利还发愿说:
  我所誓愿得成佛时生我国者,令无饥渴饮食之想。众味馔具自然满钵在右掌。适在掌中,心则发念,不先供养十方诸佛、声闻、缘觉及诸贫匮、危厄乞匃下劣众生,先自食者则为不宜。先饱一切然后乃食。寻如所念,神通备足,在所至凑无有罣碍,行疾如所念,即到十方供养诸佛下遍众生。宝衣法服俱亦复然,先供养诸佛,次及所尊穷贱下劣皆先使安。无有八难众苦恼患,语则可意不闻恶言,学无禁戒是非之音。无尊无卑无富无贫,其生我国,皆同一伦。
  从上述文殊师利本愿中,可以看出文殊净土有以下特性:
  1、文殊净土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
  净土是光明的世界:那里虽然没有日、月、星、光,但并不黑暗。那里的居民,人人都是累世修行的菩萨,因为长期修行,已经除掉了自身内内外外的一切污染,光明磊落,光明透亮。他们以自己的光辉照耀着世界。那里自然界,有十个大千界那样多的菩提树,棵棵树都放射着光芒,遍照整个国土。
  净土是鲜花盛开的世界:净土气候适宜,无有寒暑昼夜之分,到处鲜花盛开,种种曼陀罗花妙香飘溢。花开为昼,花合为夜。
  净土是无污染的世界:那里没有尘土、石沙、秽恶、荆棘,世界由金、银、玻璃、车磲、玛瑙、珍珠等珍宝形成,绀色琉璃的地面,摩尼宝珠严饰。
  净土是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的世界:那里的居民,以法喜为食(精神食精)。只要产生饮食的念头,上妙百味即刻会装满右手中的钵。只要产生穿衣的念头,手中就会自然地出现宝衣。那里自然音乐,美妙悦耳。没有疾病,居民长寿无比。
  2、       文殊净土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1)净土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人类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由于私有制、剥削、掠夺和压迫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不平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公平和正义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期待和设计,始终贯穿着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向往。文殊净土就是一种公平和正义的理想社会。
  公平和正义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关系,其主要内容表现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和规则的公平等。
  文殊净土的公平和正义首先表现在权利的公平上。权利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表现为社会对所有成员的不偏袒性,使他们在平等基础上生活于社会。文殊净土的权利公平摒弃了先赋性特权因素,强调了众生平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出身平等:所有居民都是化生的菩萨,不会因出身于不同的家庭、种族、民族和国家而造成不平等。
  社会地位平等:那里不分阶级,无有声闻和辟支乘;不分等级,无尊无卑无富无穷,皆同一伦。
  性别平等;那里没有性别歧视,因为净土之上没有男女的分别,都是无有性别的菩萨。
  其次,文殊净土的公平和正义还表现在机会公平上。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公平或不公首重机会,机会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是公平的首要标志。它要求社会提供的生存、发展、享受机会对于第一个社会成员都始终均等。
  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觉悟成佛。在文殊净土中,觉悟成佛的机会对每一个成员都是均等的。人人都可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人人都可以供养十方诸佛,布施贫穷苦恼众生及饿鬼令其饱足。人人都可以随时见到佛,如果对佛法有疑,人人都可以随时见佛,了断疑网。人人都具有佛性,都有成佛的潜在可能性和权力。
  其三,文殊净土的公平和正义还表现在分配的公平上。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目标,是整个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实质所在和最高层次。它体现着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和平等性,是人们评判社会公平与否及公平程度的直接和主要依据,是社会公平的实际体现和最终归宿。
  文殊净土的成员都享有根据自己所需而得到衣、食、财宝、资具的权利。没有现实社会中以强凌弱,以富欺贫,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第四,文殊净土的公平和正义还表现在规则的公平上。规则公平是社会平等正义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和谐的必要保障。规则一方面给了每一位社会成员平等的权利、平等的机会、平等的分配,另一方面也使每一位成员面对着同等的规范和约束:文殊净土的成员,都必须发菩提心,都必须修菩萨行,都必须持菩萨戒,都必须供养十方诸佛,都必须布施贫穷苦恼众生。
  (2)          净土是民主、利他的社会
  净土中奉行民主。文殊净土中,只有菩萨没有佛,这和其他佛教净土有显著差别。菩萨之间相互平等,不相隶属,彼此独立。他们十分自由,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志并能得到满足。如果他们喜欢净土是金的,就会见到净土是金的;如果喜欢是银的,就会见到净土是银的。如果喜欢是昼,那么花就会开放,如果喜欢是夜,花就会合上。他们留不留在净土也是自由的,如果他们想证得菩提成佛,那么他们就可以自由地离开文殊净土,到别的佛刹中去成佛。如果他们想继续修菩萨行、普度众生,就可以仍然留在净土中做菩萨。
  净土中奉行利他主义。净土中,所有菩萨的吃饭穿衣,首先要供养十方诸佛,也要让贫穷苦恼众生、饿鬼等类先吃饱穿足,然后自己才吃穿。得到财宝及诸用具,要先分施诸佛、声闻,遍供养之后方开始自用。这些菩萨都象文殊菩萨一样,虽然可以成佛,但他们为了方便普度众生,仍然甘居菩萨位,修菩萨行,不把众生度尽,不愿成佛。
  (3)、净土是无精神烦恼社会
  佛教认为贪、瞋、痴是众生烦恼的根源,因此称其为“三毒”。
  贪,又称贪欲、贪爱、贪著,是指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生起染污爱著之心。佛教认为,贪是众生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感受外界事物,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种种心理活动,引发五蕴和合之体遭受诸苦果。贪为三界惑业,众生如心存贪念,必种下将来因果,堕入三界,不得解脱。因此佛教主张无贪,即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不能有执著的心,从而摆脱烦恼,求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即达到不生不灭,永恒涅槃的极乐境界。
  瞋,也称瞋恚,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瞋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瞋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之情。瞋怒之心会引起内心浮躁,产生激怒,进而引起种种争斗,由此犯下种种恶业。瞋对他人,甚至对社会,都是十分有害的,往往引起矛盾、争斗、残杀或战争,把社会拖向灾难。因此,佛教提倡无瞋,以平常心来对待人生,不起恚怒之心,保持心灵的安宁。
  痴,又称愚痴或无明,指心性迷谙,愚昧无知。佛教认为,众生因自无始以来具有的无明,迷于事理,不懂得“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道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产生我执、法执及人生的种种烦恼。所以《唯识论》卷六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一》说:文 殊净土“离于贪欲、瞋恚、愚痴……无有八难、不善、苦恼,亦无受戒、毁戒、忏悔及其名字。” 没有贪、瞋、痴“三毒”,也没有八难、不善、苦恼等等这些使众生产生烦恼的根源,净土必然是一片是无精神烦恼的幸福乐土。
  3、文殊净土从心开始
  净土都是佛或已经成了佛的菩萨在未成佛前,修菩萨道时,依靠自己的本愿力,经过生生世世长期修行,积功累德,于成佛时庄严成就的国土。
  这里说的本愿,是大乘佛教的一个专用语,是菩萨在修行时期发下的弘愿,将来成佛道之时要建成什么样的净土。文殊菩萨为普度众生,在往昔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祗劫以来,发下了十八大誓愿。十八大誓愿就是文殊的本愿,它描绘出的内容,就是文殊菩萨建设净土的蓝图。
  用世俗的眼光看,誓愿不管多大,也仅是一种愿望,一种祈愿,是一种意识现象,不能把誓愿当成力量,因为力是物理现象。两者虽有联系,但不可以等同。要把祈愿变成现实,还需要现实的努力,否则,再好的祈愿也会落空。大乘佛教不赞成这种把愿和力分开的看法。大乘佛教认为,本愿本身就是力。由于本愿力的作用和菩萨的累世修行,本愿就能实现。文殊净土就是实现了的本愿。
  从净土成就的过程看,要建设净土,首先必须发本愿,发本愿在佛教中称作发菩提心。因此我们说,文殊净土是从心开始的。
  《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说,“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无边苦海,众生在苦海中苦苦地挣扎。佛、菩萨由于怜悯众生,所以要普度众生,要解救众生出苦难,使他们觉悟成佛。这就是“大悲心”。《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也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发菩提心论》中说:“菩萨发心,慈悲为首”。
  文殊菩萨不仅仅自己要发菩提心,还发誓要劝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在《大宝积经》六十《文殊师利授会记》中的文殊菩萨本愿说:“我以无碍天眼,所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剎中一切如来,若非是我劝发决定菩提之心教授教诫,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菩提终不应证。”
  文殊菩萨具大悲心,爱悯众生,为普度众生而立大誓,发菩提心,这是文殊净土成就的因;众生在文殊菩萨教授教诫下,发菩提心是缘。因缘和合共同成就了文殊净土。因此我们说,文殊净土从心开始。
  4、文殊净土由众生的共业招感而成
  佛教认为,众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造业。业有善、恶和无记三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界上的一切均由业力招感而成。众生个人的业因,能招感个人的夭寿祸福。众生的共同之业,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间。
  众生善业因果感报是由菩萨愿力教化而成,菩萨愿力完满实现,净土世界由此成就。故《大智度论》卷七说:“作福无量,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复次,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能挽车,要需御者,能有所至”。由此可知,净土的形成不是佛一人大悲愿力能成,也不是众生中某一个人愿力能成,而是汇集诸佛、菩萨的愿力与无数众生清净业力共同成就的。文殊菩萨在本愿中立誓要劝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目的就是要用自已和众生的愿力加清净业力共同成就理想的净土。
  佛经上说,文殊净土广大无比,诸佛所有佛刹皆在其中,就是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也不例外。
  佛教认为,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是秽土,充满了苦难和不幸。但佛教也认为,秽土世界有无量转变之因缘,秽土也能转化为净土。《华严经·世界成就品》中说:“宇宙间有世界海微尘转变差别。所谓法如是缘生缘灭故,世界海成无量成坏劫转变。染污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劫转变;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故,世界海成清净劫转变……”。关于染污转变,佛经中有偈颂解释说:“一切诸国土,皆随业力生,汝等应观察,转变相如是:染污诸众生,业惑缠可怖,彼心令刹海,一切成染污。若有清净心,修诸福德行,彼心令刹海,杂染及清净。信解诸菩萨,于彼劫中生,随其心所有,杂染清净见。无量诸众生,悉发菩提心,彼心令刹海,住劫恒清净”。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还有很多苦难、不幸、烦恼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齐发菩提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使秽土变成人间净土,文殊净土就在我们的脚下。
  --------------------------------------------------------------------------------
  [1] 《大正藏》(T15。664a)

{返回 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文殊信仰与社会和谐(冯巧英)
下一篇:浅谈文殊信仰在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意义(释如瑞)
 文殊菩萨开智慧(邓来送)
 《文殊口授》(妙音教授论、文殊语教)汉译版简介
 文殊菩萨妙吉祥(宣化上人)
 文殊菩萨的宝珠
 略论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以《维摩诘经》与《诸法无行经》两部经典..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智谕法师)
 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的意义(黄靖芠)
 五台山与文殊菩萨
 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李利安)
 杜顺是文殊菩萨化身(竹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呢?[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听佛陀讲个祭祀的故事[栏目:佛教与拜拜·圣开法师]
 十一届: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愿力可以超越业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那些飘雪的季节[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印光大师说故事 58、消灾治病 有求必应[栏目:灵岩故事]
 学佛重在修心——法堂看《明月》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佛典电子化探索[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