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经典法本与行法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1

经典法本与行法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经典的记载是属于生命的语言模式及思惟模式,而法本的记载则属于生命的行为模式。此中法本的依据则是出于经典的告知;所以,法本的存在是依于经典的语言,并依经典的思惟,将之形于行为模式的规范;而行法则是依此法本的记载,忠实行之。

如觉林菩萨偈中有:「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及末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前偈言:若人知心行──语言中已知人可以知心行,唯如何知心行并未言及,故须法本来示之──如何训练而令人知心行,所以法本即是这种训练的行为模式;至于法本如何成立,则须依华严经的思惟标的而设立之。

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语言模式已告知──人可以了知三世一切佛!如何了知呢?后半偈告之「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此乃思惟取向的模式,依此而立行为模式,即是法本。是故应知,任何法本的成立应有经典出处的依据,否则即是外道行法。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止住妄想过滤观境
下一篇:再窥心性
 将心安此境
 如是用心
 静静的航行!
 单取心体直探本源
 用心vs.念头
 自观活心
 置心一处无事不办
 开悟的那个当下
 念处的用心法
 一念不起顿超佛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老狗[栏目:普贤上师巴珠仁波切的故事]
 漫说《杂阿含》(卷八)~G 第209经(六触入处经)[栏目:界定法师]
 03-066安忍的力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大乘渐教与进化论[栏目:太虚法师]
 玄奘精神 第85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8)[栏目:玄奘精神]
 瑜伽·相应·定[栏目:慧光法师]
 在生活中完成心性的超越和转变[栏目:达真堪布]
 首届:大乘、小乘、生活禅(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头痛得愈[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附录 静坐要诀 调息篇[栏目:蒋维乔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