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七章 法相宗佛教
 
{返回 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2
  第七章 法相宗佛教

  一、玄奘西游
  (一)玄奘西游的因缘
  玄奘自幼出家,学习大乘唯识学说。当玄奘通晓唯识各家学说后,却因众师所论不一,圣典也隐显有异,有无可适从之感。于是,玄奘发心西往印度求法。
  (二)玄奘西游
  玄奘几次申请出国未能获准,于是偷渡出国,到达印度,遍学唯识各家学说。
  二、法相宗的建立
  (一)玄奘返华
  玄奘自离华出游,历经十七年时间,终于学成返回中国,受到唐朝政府的礼遇。
  (二)法相宗的建立
  公元七世纪,玄奘回国后,以长安大慈恩寺为中心,建立了大乘法相宗佛教。弘扬唯识教义。
  玄奘的著名弟子窥基,为法相宗的建立和发展,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三、法相宗的根本知见
  (一)判教
  法相宗知见属唯识宗,故顺唯识判三时教,即:有教、空教、中道教。以法相大乘为了义。
  (二)根本知见
  1)万法唯识
  一要法皆为识所变现。
  2)种子现行
  有无诸法,皆从种子生起。
  3)阿赖耶缘起
  阿赖耶识实有,变现一切法。
  4)三性
  一切法皆有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其中遍计所执性为空,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实有。
  5)五种性
  众生有五种种性:大乘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不定种性、无性。有佛性者可成佛,无佛性者不能成佛。
  6)四分唯识
  法相宗根本知见,属唯识四分家,主张心识作用有: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三)根本经典
  法相宗所依的根本经典包括:《解深密经》、《成唯识论》、《华严经》、《入楞伽经》、《摄大乘论》、《十地经论》、《集量论》等。
  四、法相宗的发展
  (一)法相宗的全盛时期
  法相宗建立后,即成为中国大乘唯识思想的代表。自其兴起后,地论宗与摄论宗相继消声匿迹,唯以法相宗代表唯识弘扬于中国。
  晚唐以后,法相宗渐渐衰落。
  (二)法相宗的复兴
  到了晚清时期,由于杨仁山居士的弘扬,法相宗复兴起来。
  而杨仁山的著名弟子太虚、熊十力等,对法相思想的弘扬,为法相宗的复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返回 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八章 俱舍宗佛教
下一篇:第六章 三论宗佛教
 第十六章 藏传萨迦派佛教
 第三章 中国佛教的早期学派
 第十二章 华严宗佛教
 第十八章 藏传格鲁派佛教
 第七章 法相宗佛教
 第四章 天台宗佛教
 第八章 俱舍宗佛教
 第十四章 藏传噶当派佛教
 第二章 印度佛教大宗
 第十一章 律宗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修班结束之后,我该怎么样走下一步才好呢?[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六祖坛经》的人生哲学意义题外别谈(妙华法师)[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行立坐卧[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佛法与生活——素全法师访谈实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12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七、爱情让我如此刻骨铭心(6)[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鸠摩罗什与关中般若学[栏目:潘桂明教授]
 最近经常发生水灾,把《无量寿经》沉入海底供养龙王如法吗?[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方法之发慈悲心,广积阴德[栏目:积德改命]
 孝是道德的根本[栏目:蔡礼旭老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