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关于三论宗“境智”之关系(理净)
 
{返回 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0
关于三论宗“境智”之关系
  中国佛学院  理净
  修习观法,所言“观”有能观和所观,所观是所观的对象,即外境。能观是能观照的内心。“二智”是从能观性上讲,“二谛”是从所观性而言。能观是智,所观为境。虽然“智”能观“境”。但同时“智”由“境”发。因此“境智”是因缘关系。正因为智由境发,因智名境,所以境智又是因缘义。境智二者相待而言,相即相异,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名为中道正观。如《大乘玄论》云:“夫智不孤生,必由境发,故境为智本;境非独立,因智受名,故智为境本。”说明“境智”不是独立的,都是相待而有,如二谛观从体上讲名为二智,若从境上而言名为二谛。二谛义是义相观,心照是心行观,故境智皆名为观。同时境智是能所关系。二智能观照二谛境,因境而名观智,也因智而名为所观境。所以《大乘玄论》又云:“非境无以发智,智为所发,非智无以照境,故智为能照,境为所照。”由此可明,境智是互为能所,相资相助。是一种能所互资的关系。三论宗通常说二谛是教,不关理境,今为何说二谛是境能生二智?如《大乘玄论》有所解:“如来常依二谛说法,故二谛名教;能生二智,故二谛名境。”通常是对理,并未涉及观法。观真谛境能生真实智,观俗谛境能生方便智。这里二谛是佛所说的教,菩萨修学二谛之教。教转名境,菩萨依教修观便能生二慧,二慧成就就是二智,二智圆满就是佛位。所以《璎珞经》云:“二谛能生佛”道理就在这里。
  今从各个方面说明了境智的二而不二的关系,约能所关系而言,诸佛二智能说二谛教法,那么,二智为能说,二谛境为所说。而众生闻二谛之教,依教修观,观成能发生权实二智。二谛则为能生,而二智则为所生,则能所互为因果。不二而二,名为二智,二而不二,即是中观,故二智即是中道正观。所以说非实非方便名为一中道正观智,非真非俗名为一中道境。境和智是因缘相待义,“智”是对境而言智,故非定智,称为“非智”。“境”是对智而称境,则非定境,名为“非境”。此非境非智,泯除能所,即是境智不二,归于无所得,名为“诸佛境界”。

{返回 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论宗关于二智的出处(理净)
下一篇:三论宗八不中道说(理净)
 中观之学(王路平)
 “中观”互发互尽(理净)
 三论宗的“二谛”论和“八不中道”论
 三论宗主张“于教二谛”有五重含义(理净)
 三论宗之中道观(理净)
 三论宗“体用二正”之说(理净)
 三论宗二谛之研究(仁宽)
 三论宗八不中道说(理净)
 三论宗之理事观(李志夫)
 十八空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栏目:圣开法师]
 如果地球毁灭了,轮回在哪里寄托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第一篇 理论 1.4.3 此修法为何符合四圣谛[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一节 1 皈依的基础 1[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庄严的佛事[栏目:明日的佛教]
 法门寺春节见闻感想[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何谓信心?[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瑜伽师地论(51卷-55卷)[栏目:弥勒菩萨]
 五百罗汉 475、普焰光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缘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栏目:黄国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