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二集
慈法法师
{返回 安乐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9

《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二集

明忻根据录音整理

我们继续学习道绰禅师提示的净土教言,《安乐集》这个文字十分难得,因为在我们中国它丢失了大概有七百多年,从宋朝一直到清末才回到汉地在大陆上得到传播,以前这个文字丢失了。在过去净土法门善知识的教言提示中,多提到这个书目,但是没有经的内容。我们现在人的福德因缘(成熟)、书籍的流通、经典论著的返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殊胜的机遇。

原文:

第五、破若生净土,多喜著乐者。

问曰:或有人言,净土之中,唯有乐事,多喜著乐,妨废修道,何须愿往生也?
答曰:既云净土,无有众秽;若言著乐,便是贪爱烦恼,何名为净?是故《大经》(卷下意)云:「彼国人天,往来进止,情无所系。」又(大经卷上意)四十八愿云:「十方人天,来至我国,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大经》(卷下意)又云:「彼国人天,无所适莫。」何有著乐之理也。

第五、破若生净土,多喜著乐者。

问曰:或有人言,净土之中,唯有乐事,多喜著乐,妨废修道,何须愿往生也?

这是一个设问。

答曰:既云净土,无有众秽;

此国皆是正定之聚,不定聚、邪定聚不得往生彼国。

若言著乐,便是贪爱烦恼,何名为净?是故《大经》(卷下意)云:「彼国人天,往来进止,情无所系。」

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加,也是他成就的正定聚功德所显。

又(大经卷上意)四十八愿云:「十方人天,来至我国,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样一个愿望的摄化能令染着有情远离这种贪著之心,或者说取舍的心,所以彼国是无量寿清净平等的国度。

《大经》(卷下意)又云:「彼国人天,无所适莫。」

“无所适莫”就是没有什么取舍,也没有什么分别执著之心智。

何有著乐之理也。

引用经典的文字,乃至四十八愿,来批驳、转化这种异见邪执,令我们真正生起对往生彼国的抉择。每天都讲往生的抉择,这有这么难吗?真正生起发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土的心智,好说,但在这个地方生起抉择的人,我们可以自己审视自己的心念,实际往往容易模糊,并不是十分的清晰。经常和出家师父或居士谈这个问题,我说要是真正于净土产生往生的抉择,人的心当下就歇下来了,人的热恼当下就没有了;要真正生起了抉择,学佛的顾虑、烦恼的顾虑、生死的顾虑当下也就没有了。这个抉择实际就是彻底地、无疑虑地回归;法性不用照见,自然照见;不用追求歇心,心自然就歇下来了;不要追求无为,也就没有什么可为、可染著的了。要是真正地抉择下来,那么人世间这些杂乱的执著、追求、取舍、对待的心智自然就平实下来。我们可以细细地来观察这个事情,若说我还很热恼,对法还没有决定,那往生这个抉择也是没有决定;若是这个地方决定,其他的都不成问题。

这是这么个题目,我们要有个参照吧。我们看看第六。

第六、破求生净土非是小乘。

问曰:或有人言,求生净土,便是小乘,何须修之?

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净土故也。

这一段文字比较短。人取向往生是谓小乘、是谓自利——社会上广有此说。那么求生净土是不是小乘呢?世间人多有这样的误解。再一个就是认为是斋公斋婆之事、没有文化人之事,许多人自认为比较高尚、比较有修持,很难在净土上真正地落下根来,或者说真正地踏踏实实地来面对这个法则,多有回头回脑、左顾右盼,认为这样能不能使自己真正地完成无上菩提呢?多有疑问。

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净土故也。

因为在声闻乘教言中是不判立净土的,这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道绰禅师一句话直接简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读过声闻乘教言经典的人没有此疑问,因为在有余无余涅槃的教言提示中不谈净土之说,不设立他方;此是大乘教言所安立。这个问题回答得比较简单。

破异见邪执共有九个方面,一一列举,我们来看第七个列举的是什么问题。

第七、会通愿生兜率劝归净土者。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兜率,不愿归西,是事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少分似同,据体大别,有其四种。何者?

一、弥勒世尊为其天众转不退*轮,闻法生信者获益,名为信同。著乐无信者,其数非一。又来虽生兜率,位是退处,是故《经》(法华经卷二)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二、往生兜率,正得寿命四千岁。命终之后,不免退落。

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和鸣哀雅,但与诸天生乐为缘,顺于五欲,不资圣道。若向弥陀净国,一得生者,悉是阿毗跋致,更无退人与其杂居。又复位是无漏,出过三界,不复轮回。论其寿命,即与佛齐,非算数能知。其有水鸟树林,皆能说法,令人悟解,证会无生。

四、据《大经》且以一种音乐比校者,《经赞》(赞弥陀偈)言:

「从世帝王至六天 音乐转妙有八重

展转胜前亿万倍 宝树音丽倍亦然

复有自然妙伎乐 法音清和悦心神

哀婉雅亮超十方 是故稽首清净勋」

会通愿生兜率”这样的心念实在是挺普遍的。古来以久,愿生兜率乃至十方诸佛净土,种种说法不一,这里道绰禅师给我们作了一个对比。

或有人言,愿生兜率,不愿归西,是事云何?

他从四个方面来对比。现在这些想法是比较普遍的,有些专门的修法者待龙华三会,佐弥勒转妙*轮,龙华树下成就菩提,因为此兜率近,种种说法不一。从四个方面来会通,也不相妨,给我们提示一下。有一本书专门论生兜率与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差别。(编注:《西方要决释疑通规》,唐朝大慈恩寺沙门基撰。)以前把它判为善导大师的著作,他专门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评判兜率与极乐世界的差异。我们来看看道绰禅师怎么说吧。

何者?一、弥勒世尊

为什么称世尊?未来成佛嘛,所以称世尊,现在还是弥勒菩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龙华三会,首会称世尊。

为其天众转不退*轮,闻法生信者获益,名为信同。著乐无信者,其数非一。

贪图兜率之乐,有个故事讲天亲菩萨三兄弟。三兄弟:无著、世亲、师子觉三个菩萨是一母异父之子,他母亲发过一个愿——自身不能度化众生,不能使正法住世,就希望有菩萨来投胎生有为之子,令其利益世间,她就生了三个孩子。

老大是无著菩萨,无著菩萨在我们这里翻过这个林子有个华严洞,又称为无著洞,有说在这儿住了二十三年,有说在这个地方住了十几年,说法不一,但是在藏传佛教有好几种说法,有时间可以去参访参访,藏传佛教的人来到这儿,那是必拜之处。无著洞又称为华严洞,从这个林子过去就是,也叫天华洞,华严洞、无著洞,都是一个洞,名字有异。

他们三个兄弟都是菩萨,因为母亲的愿望,他们乘着自己的愿力,来到这个世上,各有亲证,就是在佛法中这种大菩萨都有亲证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人。我们都知道无著菩萨觐见弥勒菩萨,往返于人天之间,讲《瑜伽师地论》,无著菩萨的故事还是比较多的。

天亲菩萨他最初是护持声闻乘或者说小乘教言,著了五百个论,包括《俱舍论》,我们知道俱舍宗,他一部著作可以有一个宗派的,他的著作很多很多,他作这些论的时候,认为大乘非佛说,说的很坚决,他在一切有部通达无碍,通达佛的经典、戒律,在他的论著中都表现这种意向。后来无著菩萨在因缘中观察到天亲菩萨这种做法会受极苦之苦报,就对他说:“我有病,你来看看我吧。”世亲菩萨就去看他,听到人诵《妙法莲华经》的大乘偈赞,当即就证悟了,就体悟了大乘实是佛广大教言。一见到无著菩萨就忏悔自己对大乘的诽谤,或者说对世尊广大心智的诋毁,要割舌忏悔,比较猛利。无著菩萨说:“你把舌头割掉,不如你用谤世尊之舌来赞佛就对了。”他就又著了五百部大乘论、大乘著作,后人就称他为千部论主。在八大论主中,他是其中一个论主。他的著作是很多的,我们读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也是他的论,他的文字极为精练,缺不得字,增不得字,如佛所宣化。

师子觉留下的东西就比较少,很少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呢?他很早就过世了,或者说就圆寂了,或者说涅槃了。他们三兄弟发了一个愿,说我们不管是谁,要是取灭的话,都要回来说一声,告诉一下你到什么地方去了,让我们好放心。这就是菩萨啊,生死自如,发了这么个愿。师子觉最小,但他去世最早,他的记载少。无著菩萨、天亲菩萨的说法很多,故事很多,著作也很多,在我们佛教的整体因缘中影响都很大。师子觉去世以后,怎么迟迟没有反应呢?没有回馈呀。世亲菩萨问无著菩萨,无著菩萨问世亲菩萨,“怎么没有这个事情呢?这个弟弟取灭了怎么没有一点消息呢?”因为无著菩萨的禅定功夫极为善巧,他说:我观一观吧。他就坐下来,以禅定力来观察,一观察师子觉在兜率外院,干什么呢?闲逛。他就以意生身就去问了:“哎,你这个弟弟怎么不来告诉我们一下呢?”他说:“我记不住告诉你们啦,我正在娱乐,你先下去,不要耽误我的娱乐。”这样的例子非是一例,就是他一到兜率外院,在天中娱乐,他就忘了,什么菩萨不菩萨,什么兄弟不兄弟,他身心愉快安乐,就把这个事情忘了。

这样的故事就是说人一生天就会贪图娱乐,就忘掉了。耆婆的故事也是这样的,耆婆也是舍报就生到天上去了,他经常给释迦佛这个僧团治病,他是目犍连的弟子。世尊有病,别人没法调治,他说找耆婆去吧,就找耆婆去了,耆婆正坐着天马拉的车,天女随身,一看见目犍连,一下子就超过去了,目犍连一伸手把他拽下去,说:“你怎么见了和尚不理呢?”他说:“我在娱乐啊。”

这个地方,不是说不让大家去生兜率天,是怕你耽搁在娱乐之中,你把法就忘了。极乐世界没有这个事情,《无量寿经》我们是读过的。当然,究竟有没有这个故事?别人讲我也这么讲吧。人一生天,这个娱乐的心……不要说生天,以前我出现一点幻觉,梦一样的幻觉,稍有一点点觉受,就生惰性。什么惰性?认为跟大家交流很无聊,太浪费时间了,没事打打坐多好,为什么呢?因为有娱乐啊,很容易贪染的,你根本不知道你就著它了。以前我房间里写了个牌子:莫忘初衷。稍有点幻觉,什么讲法,讲什么法啊,无聊!这很好啊,有娱乐啊,什么样的娱乐?就是幻境啊,很容易欺骗自心的,身心安乐呗,对不对?跟人讲法又累,说不定还被人骂一句不正之见,有时还得到不好的回馈,对吧?那是很娱乐的。

人一到天道,就容易耽搁犹豫,很吓人的。所以在禅定中,也有喜舍的要求,为什么?就怕你(贪着)。世尊在世的时候,很多比丘有禅定,后面有贪图禅定的毛病,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乐趣,就堕落了。这样的故事很多,为什么讲这个呢?你要是生兜率,不知道你能不能把握你生到兜率,你要是生到外院,你马上就会贪图这种安逸,内院有弥勒菩萨所摄。我不知道贪图不贪图,我没有去过,我要是象无著菩萨一样,能亲临聆听弥勒菩萨的教言,我感觉到我也会劝大家往生兜率内院的,但是没有这样的感知,但愿今天晚上大家都能感知感知。

很多菩萨称我们鸡足山称为小兜率。大家有没有贪图?反正我一下去就感觉到又该受罪了,在这里有点天的味道,什么天的味道?不著染于世间。这是说个笑话,实际就怕大家耽搁于人天之娱乐,这是很容易的。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是大家不念佛,没有功课,很容易贪染于这种寂静。它当然是一种福德因缘,胜天福地嘛,多有诸佛菩萨的爱乐加持,我们身心会喜悦的。呆几个月后下去是很受不了的,但是这个地方不能贪图。我们在这个地方修法、念佛、做功课,还有点意味,要不然很快就……别人说他们住山,实际是贪图安逸,别人以为你很勤苦很精进,实际不是,在这儿特别容易放逸。我们还要到兜率外院内院,还什么天的,那就很容易惹麻烦,不能自拔,很危险的。

这儿还没有说到正文,我们就讲这么个故事,时间就到了,明天继续。


{返回 安乐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三集
下一篇:《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一集
 《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四集
 《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九集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一集
 《安乐集》讲记 第六集
 《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三集
 《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一集
 《安乐集》讲记 第八集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集
 《安乐集》讲记 第十四集
 《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七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4、六道轮回[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月灯·法身·第二十一章 述说过去事[栏目:创古仁波切]
 相应4经 若奴索尼婆罗门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想要得到开启禅定之门的加持,有什么前提?[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我慢贡高,法变毒药[栏目:法藏法师]
 随业流转的天人[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08、玻璃宝池观[栏目: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无量寿经讲记 菩萨修持 第三十[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