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石乘船」的譬喻
慧净法师
{返回 慧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32

「大石乘船」的譬喻
 

    《那先比丘经》有一则「大石乘船」的譬喻。

    有位国王向阿罗汉请教佛法,国王问阿罗汉:「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没有遇到佛缘,不知道学佛修行,也没有遇到善缘,以便行善积德,反而遇到恶人恶境,导致他一生作恶多端,十恶、五逆、谤法,无有惭愧。论理应该堕落阿鼻地狱,可是这种人临终的时候念几句佛号,就能脱离地狱之业而往生净土,这种法我信不来。」

    国王又说:「一个人生的时候,只是杀害一条性命,死后就要堕入地狱,这种法我也信不来。」

    阿罗汉听完国王的话就问说:「如果拿一粒小石头放到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还是沉下去?」国王回答:「当然会沉下去。既然是石头,不管多小颗也会沉到水底。」

    阿罗汉又问:「假如放一百颗石头在船上,它会沉下去吗?」国王说:「当然不会,因为是在船上。」

    阿罗汉就说:「同样的道理,一个一生作恶多端的人,罪业非常沉重,就像那一百颗石头,照说一定会沉入水底,不可能浮上来。可是如果他临终时念佛,靠着佛慈悲愿力的救度,而没有堕入阿鼻地狱,这就好像把一百颗大石头放在船上不会沉落一样。一生只杀害过一个人,罪业相对没有那么重,但因为他没有靠佛的力量,所以就随自己的业力堕入地狱,就好像一颗石头虽然小,因为不是放在船上,所以就随着这颗小石头的重力沉入水底。」国王听完这个譬喻,恍然大悟,从此相信念佛可以往生净土。

    娑婆世界又称为「五浊恶世」,五浊恶世的众生,内心都充满贪瞋痴慢疑的业力种子,只是有的善多恶少,有的恶多善少,甚或一生作恶多端,不曾行善积德,可是绝对没有一生都行善积德,不曾做过坏事的人。因为众生之所以出生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有共同的业,共同的本质。

    所以学佛的人,尤其是我们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要自觉是一个五浊恶世的罪恶众生,就像刚才譬喻里说的大石头,必须靠着阿弥陀佛的本愿船,才能从六道苦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任何人、任何修持,如果不是仰凭佛力,都将如石头一般沉入海底──再度轮回。 

--摘自为莲友开示第一课(2006.3.25)


{返回 慧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陀「四门游观」的故事
下一篇:慈母之心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再度沉沦──大年初三谈话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简介 编者序
 月丽中天 影现万水
 乘本愿船 登涅槃岸
 志工服务精神的内涵
 一失人身 万劫不复
 澳门「弥陀共修会」落成法语
 念佛方能消宿业
 万行不凭凭念佛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小经》三段文两重因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11、总观依报观[栏目: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老榕树[栏目:点亮心灯的善缘]
 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栏目:蔡礼旭老师]
 至尊圣救度母应化事迹(布楚仁波切)[栏目:圣者传记]
 学业、道业、事业[栏目:学诚法师]
 华严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栏目:洪修平教授]
 Cast aside birth and death[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印光大师说故事 47、文殊普贤 指归念佛[栏目:灵岩故事]
 七十空性论[栏目:经论著作]
 离贪即为修行足[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