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掌中论》大意之三
 
{返回 刚晓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09

《掌中论》大意之三

  谓于三界但有假名,实无外境,由妄执故。今欲为彼未证真者,决择诸法自性之门,令无倒解,故造斯论。

  这就是第一段。这一段儿是说的我陈那为什么要作《掌中论》这篇文章。在佛教中常说,这个叫造论因缘。
  我们现在人也是,我作这一篇文章,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总得有个目的吧~~比如说我有一个观点,我要说出来,甚至说,我现在穷得没饭吃,我要作一篇文章换两文银子,这也算目的,虽然说不高尚。那么,在这儿,陈那论师他说他作这个《掌中论》的目的是什么呢?可不是想换一碗饭吃的。他说,在这三界之中,其实所有的只是假名,幷无实在的外境可得,但是人们都不知道这个道理,因而死死的执著,所以就起惑造业,使得自己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受苦,受了苦还不知道为什么受苦。现在我陈那就为这些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们来说说这个道理,使他们知道外境根本就不实在,不值得为了它而使自己轮回受苦,让他们知道自己受苦的原因是对外境的不能正确认识。这个呢,就叫做利益有情。
  论中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指深受各种欲望支配和煎熬的有情所居住的地方。色界是指粗俗的欲望已经断绝,只是这些众生仍有身体,有精神活动。无色界则既无欲望又无形体,此界没有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只有精神活动。我们佛教说的六道,都是三界之内的事儿。这三界怎么来的?就是有情众生所具备的烦恼、随烦恼,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大致划分为三类,以做为所依,这就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
  “外境”,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感官,所攀缘、所要认识的色、声、香、味、触之类的东西。
  “妄执”,“妄”就是不合理、不正确,“执”就是虚妄分别,幷在心中牢牢不舍。
  “门”,门径、通达,由此正确的、不颠倒的议论为门径,使得众生来抉择诸法的自性。
  “性”,就是常说的本体,一切实际上是没有自体的,都是因缘所生,但是我们都说它有自体,所以,这部论就是要破我们的有自体观念。
  “倒解”,颠倒的见解。
 


{返回 刚晓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掌中论》大意之四
下一篇:《掌中论》大意之二
 疑难病症的ECT疗法 第八章 弗洛伊德主义的医学观
 《掌中论》大意之二
 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十颂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之一
 《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因明讲记之三
 因明讲记十六
 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二颂
 《正理经》简读之二十四
 《正理经》简读之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来圣性观修持法[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华夏五千年文明精华之探讨[栏目:传喜法师]
 度一切苦厄[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後记[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交谈 Nice Chatting[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诗词辑录[栏目:南怀瑾居士]
 夏鲁派[栏目:夏鲁]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三下 三 小沙弥不说谎了[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释“事理圆融观”之二[栏目:华梵法师]
 金刚语[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