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戒律学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五节 元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32

第五节  元

  一、宪宗令道士樊志英等十七人剃发为僧。
  《续文献通考》载,宪法宗(为世祖忽必烈之史,时未定国号)曾召僧、道二家辩论孰优,结果以释教胜,竟令道士樊志英十七人削发为僧。又焚伪经四十五部。被道教所占据的佛寺二百三十七所全令归还。
  二、世祖中统元(公元1260)年,以梵僧八合思八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
  《元史·民祖本纪》载。按梵僧为西藏喇嘛教(密宗),亦称为红教。世祖于公元1253年征吐蕃时,与八合思八之叔有渊源,即位之后即拜八合思八为国师,使领吐蕃之地,政教权威均出自一人,威势之盛无与伦比。以呸嘛为帝师之制在无朝一直延下来,其势力极大;凡历代天子即位均受其戒,皇帝后妃公主亦无不膜拜顶礼。由是终元之世,演成无数弊害,故论者有云:“喇嘛教者,实为元朝灭亡之一因也”(18)。
  三、世祖至元四(公元1267)年春正月,禁僧官侵理民讼。
  四、至元七年九月敕,僧道、也里可温,有家室不持戒律者,占籍为民(19)。
  五、至元十三年六月敕,西京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有家室者,与民一体输赋。
  《元史·世祖本纪》除以上三条外,又载至元十九年冬十月敕河西僧、也里可温有妻室者,同民纳税。按“答失蛮”是回教执事。
  六、至元二十五年,以宋宫室为塔寺。改“释教总制院”为“宣政院”。
  《元史·世祖本纪》载。
  七、至元二十八年,宣政院上告:天下寺宇四万二千三百一十八区,僧尼二十一万三千一百四十八人。
  按元朝寺僧数缺乏,史书仅此可考(世祖本纪载)。
  八、至元二十年春二月,以陇西四川总摄辇真术纳思为诸路“释教都总统”。授吃剌思八干节儿为“帝师”。
  《世祖本纪》载。
  九、至元三十年冬十月,僧民总统以下,有妻者罢之。
  十、至元三十一年四月成宗即位,冬十二月帝师奏:释京师大辟三十人,杖以下百人;赐诸鳏寡贫民钞二百锭。
  十一、成宗大德元(公元1297)年诏定“僧道禁制”。
  《元史·成宗本纪》载,是年夏六月,诏僧道犯奸盗重罪者,听有司鞫问。十一月,禁僧道擅掘矿炭山场。十二月中书省及河南等大臣奏:
    “富户规避差税,冒为僧道。且僧道作商贾,有妻子,与编氓无异。请汰为民。宋时为僧道者,必先输钱县官,始给度牒。今不定制,侥幸必多。”
  帝令议拟处理方法以闻。
  十二、大德二年三月诏,僧人犯奸、盗、诈伪,听有司专决。轻者,与僧官约断。约,不至者,罪之。
  十三、大德六年诏,僧犯罪,御史台与宣政院同鞫。若宣政院徇情不公者,御史台治之。
  十四、大德八年夏四月,命僧道为僧者,输税。
  上引三则均为《成宗本纪》载。
  十五、武宗至大二(公元1309)年,罢白云示摄所立头陀禅宗司。又诏僧、俗相犯,照旧法治;租税亦不许奏免。
  《元史·武宗本纪》载,是年三月罢杭州白云宗摄所立“湖广头陀禅录司”。六月,因为皇太子指出:“宣政院先奉旨:殴西番僧者,截其手。詈之者,断其舌。此法昔所未闻,有乖国典,且于僧于益。僧、俗相犯,已有明宪,乞更其讼。”上从之,故有此诏。
  十六、仁宗皇庆元(公元1312)年春敕:诸僧犯奸、盗、诈伪、斗讼,仍令有司专治之。
  《仁宗本纪》所载。
  十七、泰定帝泰定元(公元1324)年,放纵僧道犯法。
  《元史·张珪传》载,是年张珪、宋文瓒等大臣,奏告僧道种种流毒害民伤俗事,最严重的是借佛事敛财每年费钞数千万锭。僧道取得钱财,畜养妻子,无异常人,而且往往仗势“伤人、逞欲、坏教、干刑”不可胜数。故请朝廷严谨佛事,凡有妻子之僧道悉罢之为民。但此议不被泰定帝所采。
  十八、泰定四年秋七月,籍僧道有妻者为民。九月,禁僧道买民田,违者坐罪没其直。
  泰定元年所奏,不被采纳,何故四年之后忽变严厉?按泰定三年,有广西普宁和尚陈庆安造反,自称皇帝。或因是而趋严。
  十九、文帝至顺二(公元1331)年,因水旱,大给僧道度牒一万张。
  《元史·文宗本纪》所载。
  二十、顺帝元统二(公元1333)年正月敕:僧道与民一体充役。是岁禁私建寺观庵院,僧道入钱五十贯给度牒方可出家。
  二十一、顺帝至正二(公元1342)年六月,命江浙收回原拨赐给僧道之田,并征粮以备军需。
  二十二、至正十五年夏六月,江浙省臣奏请,寺观拨赐田粮,尽行拘改。帝从之。
  按顺帝登位后,天下已渐乱,江浙一带尤甚,故有上引三条抑收僧道的措施。自此天下益趋混乱中,至正二十八年徐达攻陷大都,顺帝北走,元朝灭亡。
  以上三条均为《元史·顺帝本纪》所载。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六节 明
下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四节 辽、宋、金
 佛教戒律学 第十二章 规范会通论 第二节 从现代法学看戒律
 佛教戒律学 第十章 佛教戒律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制教”有关理论..
 佛教戒律学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一节 中国固有法制之特色..
 佛教戒律学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七节 清·近代
 佛教戒律学 第十章 佛教戒律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戒律之精神与目标..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一章 戒体论 第三节 戒体的性质
 佛教戒律学 第三章 佛教戒律传入中国与其发展 第二节 律宗的创立、发展..
 佛教戒律学 第六章 戒律的罪与罚 第三节 处罚论
 佛教戒律学 第五章 佛教规范的法源 第二节 律藏结构
 佛教戒律学 目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四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弘一为何驻锡温州 十二年之久(徐正纶)[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与其追求绝对真理,不如做好自己[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感受与四圣谛[栏目:印度内观研究所]
 天真烂漫的小居士们[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虔诚持准提尽室生还[栏目:准提咒感应记]
 掌中解脱 第四天 加行法之一(第一、二、三加行)[栏目:掌中解脱]
 《安乐集》讲记 第五十二集(空缺)[栏目:安乐集讲记]
 学处篇 第八节、持戒的功德[栏目: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石窟岩洞对联(一)[栏目:佛教楹联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