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心·开心 第10章 禅定与智慧
 
{返回 依昱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60

第10章 禅定与智慧
·智慧眼开
·三昧与睿智
·定江山、慧保身
·人各有志,别境有定

  一、开智慧眼
  《出曜经》卷第二十二〈观品〉云:
  愚者自称愚,当知善黠慧;
  智者自称智,是谓愚中甚。
  接前文的“欲、念、胜解”等五别境的前三个心所之后,今将进入五别境的后三个心所“定、慧”。
  今人为了面子,为了人情,也为了自负(优越感)常在人前拍胸脯大言地说:“安啦!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说进容易,作时难;若无十分把握且不具百折不挠的定力与智慧,岂能事事尽如人意呢?所以
  《维摩经》云:
  舍利弗!今土则净,汝者不能见之,
  何也?
  智慧眼未开故。
  二、三昧与睿智
  别境五者:一、欲 二、胜解 三、念 四、定 五、慧。
     (《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八五五页中)
  名相释义如下:
  (何谓)“定”
  《成唯识论》卷五云:“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慧依为业。”
  “定”又名三昧(梵samadhi)就是制心一处,全神贯注所观之境,不使散乱之意。因定心能启发智慧,故云:“慧依为业”。“定”有各种译名,今略述如下:
  1、三摩地:释为等持,又作正心行处,修此定,心则端直、平等摄持。为定之本体。
  “等持”是使心不散,专止于一境。此谓观得失俱非,持心专注不散,依此定便有抉择智生;如若不持心专注境性,便无定起,因此不属于遍行。(《成唯识论》卷五)
  《瑜伽师地论》卷三云:“谓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审虑所依,心一境性。”又《广五蕴论》云:“所观事者,谓五蕴(色、受、想、行、识)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业,由心定故如实可知。”
  《顺正理论》卷十一云:“令心不乱取所缘境,不流散因,名三摩地。”
  2、等引:梵(samahita)三摩呬多,译为等引。远离心之浮(掉举)、沉、(昏沉)而得平等安详,身心俱安之状态,故名“等”。“引”,乃由自力引起,(发生功德)之意,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好功德。等引通于有心、无心二定,但不通于散位。
  3、等至:梵语(samapatti)三摩钵底。谓能修此定,正受现前,大发光明,庆快殊胜,处染不染,无有退转,即已至身心平等之意。仅通于有心、无心二定,不通于散位,为定之自相。
  4、静虑:梵语dhyana驮那演那,又译为禅那,谓澄神审虑,专思寂想,即镇静念虑(分别)之意,通于有心、无心、有漏,但限于色界之定,不通于无色定。
  5、心一境性:梵语cittaikagrata质多医迦阿羯罗多。谓摄心一境,策励正勤而修习。即将心集中于一对象之意,为定之自性。
  6、正受:梵语samatha奢摩他,译为止、正受。离于邪乱谓之“正”,纳法在心谓之“受”,如明镜之如实观物。能灭一切散乱烦恼,仅限于有心之净定。
  7、现法乐住:梵语谓修习禅定,离一切忘想,身心寂灭,现受法喜之乐而安住不动,即于现在世经由深定、无漏定等享受定之法乐,限于色界之四根本定。
  以上为《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所载“定”的七种异名。依定之内容及其修行之阶段,可将定分为多种。俱舍宗将其大别为有心定与无心定等二定。有心定包括四静虑(四禅、四色界定)与四无色定,合为八定(八等至)。
  大乘中,对于定之种类,更有多种说法。唯识宗及密宗之瑜伽观行,天台宗之四种三昧,及禅宗之坐禅等,均是为使自己臻至佛果之实践方法,此即修定。传说佛陀说法之前,即曾入定,此为导他而入之定。又唯识宗于煗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善根位中之每一善根位,观主观与客观之假有实无,而入于四定,即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注一)
  (二)何谓“慧”
  《百法直解》云:“于所观境,简别决择,而为体性,断疑而为业用。”
  “慧”,睿智的意思,也就是正确了解诸法真象及契合真理的正确认识。亦即分别事理、决断疑念之作用。
  慧——梵语prajna,巴利语panna、音译般若。指推理、判断事理之精神作用。慧通于善、不善、无记三性。恶慧中,作用强者称恶见,为五见之一。善慧又作正见、正慧。依俱舍论之说,慧系与任何心所皆有相连属之作用,为大地法之一,唯识宗谓慧为别境五心所之一。此外,慧与智为相对之通名,达于有为之智相称“智”,达于无为之空理则称“慧”。俱舍论卷二十六亦言慧有“有漏慧”与“无漏慧”两种。前者与烦恼法有密切不可脱离且相互影响之关系,属于“智”之性质;后者又称“圣慧”,由闻法而来之慧,称作“闻慧”。由思考而来之慧,称作“思慧”。由修行而来之慧,称作“修慧”。以上三者合称闻思修三慧,三慧加上与生俱来之“生得慧”合称四慧。
  依《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说,菩萨之阶段可分六种智慧,即闻、思、修三慧与“无相慧”——(已证悟空无自性),“照寂慧”——(以中道之慧观照见中道之理),“寂照慧”(寂照不二,定慧平等)以上六者依次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六位配合,此外,天台宗亦有劣慧之说。(注二)
  慧与戒、定二者系佛教之重要德目,合称“三学”又就五根、五力之中,而有慧根、慧力之称。以上之慧属狭义之解释。广义之慧则指梵语prajna,一般音译作般若。
  般若有三大类(1)共般若与不与共般若。(2)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3)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
  又有一种分类为(1)实相般若。(2)观照般若。(3)文字般若。
  三、定江山、慧保身
  在《法名譬喻经》〈心意品〉第十二中,记载著:有定慧的贤者,闻法而生信心,而开智慧,证圣果。
  从前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学佛的比丘,在一条河边的大树下修行,连续不断的十二年学道岁月中,贪心还没有消融,整天心猿意马,一肚子的男女功名爱恨。眼里只知道贪色,耳朵只图好音,鼻子只图闻香味,嘴巴只贪图好味。心里充满了白日美梦,人是坐在树下,心老早到九霄云外了,这样子,身在树下心在天外,没有一天静下来。
  十二年里,连“道”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佛陀知道他这个人还可以度一下,就变化为一个比丘,来到他修行的地方,在河边大树下一同过夜,但是风坐下休息没多久,月亮出来了,就看到一只小龟从河里爬出来,一直爬到大树下。此外,又有一只水濑,从小里出来觅食,和乌龟在途中相遇,水獭扑过来便把乌龟吃掉,那只龟急忙把自己的头、尾巴,和四只脚缩到壳里,水濑就无法吃了。
  那水濑无奈,只好放弃,刚走远一点,那只乌龟又把头伸出来,照样爬行。水濑对它无可标何,乌龟便捡了这条命。
  于是这个修行的比丘,就对佛所变化的沙门说:“——你看,这只乌龟有了保命的壳,所以水濑还是不能奈何他!”
  佛化的沙门答说:“我想世人连这头乌龟也不如。世人不知营造保命之壳,浑浑噩噩,不知生命无常,整天心猿意马,一脑子美梦。如果外魔(外来的诱惑)一旦得隙,便会乘机而入,这个人便完了。你要知道生和死,是没有定限的,它会翻来转去,使你流落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的。一切的苦恼,都是这颗心造的。应该自我勉励,寻求寂灭才一莲永逸啊!”
  接着,佛化的沙门便说了一首偈:
  有身不久,皆当归土;形坏神去,寄住何贪?(四大本空)
  心豫造处,往来无端;念多邪僻,自为招患。(妄念造业)
  是意自造,非父母为;可勉向正,为福勿回。(趋向定慧)
  藏六(注三)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
  此时修道的比丘听佛说了这一首偈,马上贪欲断灭,就得了佛道四果。他此时已知那树下的沙门是佛陀所化,便整伤衣履急忙顶礼坐下,在傍护法的龙鬼神之类,也无不欣喜万分。(注四)
  我国历史中有一则定生慧的故事:
  宋太祖有一天曾召画工周玄素,命令他在殿堂的譬上,画一幅“天上江山图”。
  周玄素感到为难地说:“臣未曾遍游全国,不敢轻率从事,如陛下先草建规模,臣可以加以润饰。”此举是“定”,一点也不冲动,划率行事。
  宋太祖是到过很多地方的人,天下山川形势,在心中有深刻的印象,拿起笔来,大致地勾画了一个大概。然后要周玄素加以个润。
  周玄素此时却说了:“陛下江山已固定,岂可称动?”
  赵匡胤笑了,说:“不错,不错,你去吧!”此举是“慧”明哲保身,皆大欢喜。
  一九九二年的十一月十四日,灵泉寺方丈惟觉法师于佛光山对大众开示说:“诸佛菩萨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起定慧,即成正觉。“正定”是由正知、正见而来。一切成法归于自心,此心是说法之心、听法之心。(由此而生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行要旨在于正信、正智、正定,如此可证法性、佛性。”
  星云大师说:有智慧者,自有千方百计可行;
  无智慧者,寸步能行。
  《成唯识论》,中对“慧”的解释是:“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
  意谓对自己所面临的境界,有抉择判断的能力,具备有消除疑惑的睿智,这种“能力与睿智”就是“慧”的定义。
  前不久,“中国时报”上有这么一则记事:有位太太结婚不久和先生感情很浓厚,一日先生下班回来带来了一束鲜花送给太太,做为婚后第一个生日的祝福。婆婆在旁看了心里不太愉快,带着酸溜溜的口气说:“宝贝儿子啊!我的生日,你几时记得给我买束花啊!”
  先生看看母亲,用极平淡的口气说:“这花哪是买的,是我在人家开幕典礼用完后捡来的。”
  太太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晚上临睡前,即用调侃的语气问先生:“今天的花真是捡的?”
  先生回答说:“当然是啊!我给了人家钞票,人家便让我随便《拣》啦!”这就是“拣择判断的能力与睿知”。“入定”事例有以下二则:
  1、释尊常于定中说法,如《法华经》云:“尔时世尊四象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伸缩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2、清光绪二十七年虚云老和尚六二岁,隆冬,万山积雪,严寒澈骨,独居茅蓬中,身心清净,一日煮芋锅中,跏趺坐等待头熟,不觉入定。到第二年正月,山中邻棚复成师乃来贺年,见老和尚入定,乃以磬声开静。《虚云老和尚十难四十八奇》苏春圃编述。
  经、论及古德对“定慧”的诠释如下:
  敬守此心,则心定;
  敛抑其气,则气平。
   ——格言联璧——
  《百法明门论纂》云:
慧者: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
慧者,谓于所作境,了然不疑也。言简择断疑者,谓于诸法得失境中,由以慧心推求简别,后方决定心无疑惑,此慧从定而发,所谓因定生慧,善恶皆然。故定与慧如车两轮,如鸟两翼缺一不可。必由定而发慧,由此得决定,故云:“心不动名人诸神。了境无生名为般若。”世智辩聪名“黠慧”。
  《百法明门论赘言》云:“但令心定,境任往来,如缘色定,不缘余声。色灭声临,即缘声定,不随色转,如镜对像,像自往来,光不随转,故说专注,非唯一境。”
  《集异门论》卷五云:
  初三慧者:一闻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
  后三慧者:一学慧、二无学慧、三非学非无学慧。
  《瑜伽师地论》卷三云:
  慧云何?谓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简择诸法性,或由如理所引,或由不如理所引,或由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成唯识论》卷五云:
  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察德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于非观境愚昧心中,无简择故;非遍行摄。
  《品类足论》卷二云:
  定云何?谓令心住、等住、安住、近住、坚住、不乱散、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为定。
  《入阿毗达磨论》云:
  定谓令心专注一境;即是制如猿猴心,于一境而转义。
  《法蕴足论》卷六云:“定谓寻伺寂静者。”
  《瑜伽师地论》九十七卷云:
  又念增上,起奢摩地,与后圣谛圣谛现观妙智,为上首转,是故说彼定为上首。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云:
  不定心者:谓染污心,散乱相应故。
  定心者:谓善心,等持相应故。
  五、人各有志、别境有定
  这个不通一切时,一切心的五种别境心所;或单独起一种欲,或单起胜解;有时同时起“念、慧”二种心所,或俱生欲、念;有时三种心所,“胜解、念、定”同时生起;或同时起欲、念、定、慧等四个心所。由于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起来活动,故称“别境”。
  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观察各种境界,读书人希求功名之路,念佛人希求往生莲邦,参禅人希求明心见性,这一切动向,都是以欲望为前驱。因此第一别境“欲”可说是行为趋向的潜在意识,通善、恶性;如发心勤修佛道便是善性,故说“勤依为业”。
  第二、“胜解”心所,对行者具有诱导作用,如释尊及其弟子从甚深禅定中所悟得之智慧结晶,也就是先有经验基础,然后才有佛法问世。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了解,完全契合现代注重实验的科学精神,就是“胜解”。不同于一般似是而非的言论,一味地依文解义,认指作月,而陷于知见上的错误!正如古人所言:“矮人看戏何尝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第三、“念”心所是指学佛人对四圣谛、八正道等义理,能够念念兹在兹,脑中充满正念,不容妄念侵入。若正念失去忆持,便起杂念,因此“定”是“念”所依止的心所。唯识的心所中,“想、思、念”三个,最不易辨别。“想”是综合新旧或虚构的尘影,予以混合改造而现起的心智活动,其范围漫无限制,属于想像者居多,而且不一定和行为发生联系;“思”是行为的发轫,有一定的目的与规划;“念”是经过前五识吸收的旧尘影响的回忆或惦记、希求,有其特定的对象。三者界说,并不一样。
  第四、“定”心所:成唯论云:“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慧依为业”。依此解释,定就是制心一处,全神贯注所观之境,不使散乱之意。定心所发智慧,故云:“慧依为业”。儒家的《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定心能发智慧的说明。
  佛教之定有多种,综其大要,约可归纳为二类:一为先天之散定,一为修得之禅定。先天散定通欲界有情,以现代语就是“精神集中”;修得之禅定有禅宗之见性,天台之止观、小乘之五停心、四念处、大乘六度中之禅定波罗蜜等皆是。经言:“向外驰求,经百千劫,终必无成;向内觉观,于一念顷,即证菩提。”其所指的觉观,亦就是“定”。
  第五、“慧”心所:佛教区别慧的境界有世间慧和出世间慧二种,前者即一般世俗的颖悟聪明,通善、恶、无记三性。如苏东坡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对到公卿”。苏氏所说的聪明,就是世间慧。因为世间慧和福报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才会被聪明所误!后者以般若正慧为鹄的,纯系善性。善性慧分闻、思、修三种;闻慧是听闻教法,阅读经典的智慧;思慧是由观察教法,涵咏义理才能得到的智慧;修慧是由修习禅定所产生的智慧。其中闻、思二慧有互为表里的作用,如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便是指闻、思二慧不能偏失的理由。设若希望由有漏的世间慧进入无漏的出世慧,必须精修禅定,方能达到般若正慧的境界。慧心所是无记性,因它若与十一善心所相应,即须“善慧”,若与二十六种烦恼心所相应,即属于“恶慧”。
  以上五个心所,用心观之,各有各的所缘境界,故说“别境”。
  因此,明昱的《百法明门论赘言》云:
  别释五境五所,体性业用,欲与乐俱,故境为所乐,精进勇猛根于乐欲,故勤依为乐;胜即解者,胜是用;解是体,云胜即解,持业称世;曾习为过去明记已往为念,由数忆持,摄心从境故能引定。
  注一:《佛光大辞典》P三一七零至三一七四;六零一切身至六零二零。
  注二:同上
  注三:“藏六”:是指龟的头、尾和四足。
  注四:《法句譬喻经今译》,陈慧剑居士译注。


 


{返回 依昱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心·开心 第11章 善心与信心
下一篇:观心·开心 第9章 希望、念力与慧解
 观心·开心 第12章 精进心、勤改恶习
 谈心说识
 观心·开心 第14章 无贪、无嗔、无痴
 谈心说识 第一章 心与识的定义——五种感觉意识的作用
 观心·开心 自序
 观心·开心 第15章 轻安与不放逸
 观心·开心 第8章 感受、思想和意念
 观心·开心 第3章 我与无我
 观心·开心 第2章 发大心的玄奘法师
 谈心说识 第二章 创造奇迹的意识——第六意识的潜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二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女性之德[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四 七、广种子依[栏目:韩镜清教授]
 49、学习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中部37经 渴爱的灭尽小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29.般若堂习禅制 Training under the Chan rules of the Pra..[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汉传佛教面临的挑战与机运[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万里灵泉寺八十二年度农历元月大专精进禅七 82.2.2─82.2.9[栏目:惟觉法语]
 七种法供养[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