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补白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7

  佛法补白

  白云禅师著述

  佛法,肯定地说,就是从无明中发现问题,于住世中从事出离的修养。

  所谓无明,就是迷惑而不觉,又叫做烦恼。

  烦恼即菩提,学佛行者就是如何从烦恼中发现菩提;或者说,迷惑之时,如何突破迷惑,而能转迷惑变成觉悟。

  因此,可以确定,修学佛法的人,必须面对世间的一切,举凡人与人,人与事发生任何问题之时,能够深入的认识问题,了解问题,突破一切障碍,务必刻意的明见真实,达到究竟觉悟的圆满境地。

  世俗的为善去恶,是人的本份;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提示人的本份,赞成护持;但是佛法的第一义谛,必须以人本为基础,进而提升境界,不局限于善恶之中,要求突破局限,步入无善无恶的境界;最后增上修养,达到一个“无”字也是多余的境界。

  这,就是佛法概要。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牺牲奉献
下一篇:金刚萨埵上师
 僧尼的三方向
 弦、意念
 原谅就是爱
 开发自我
 什么是正常人?
 现代人知见
 菩提之路
 观行法要
 牵业
 菩萨心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领导人要有防范未然之洞见[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第四章 性行与业处[栏目: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念佛的目的是什么?[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四四)[栏目:杂阿含经]
 心甘情愿 要争气,不要生气[栏目:往事百语]
 方便对机契应众生[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茶性与佛性(谭民政)[栏目:禅茶文化]
 漫说《杂阿含》(卷三)~I 第11经(有身经、罗汉经)[栏目:界定法师]
 身心灵的修炼[栏目:万行法师]
 请问如果心里有很多杂念,应该怎么做?如果很怕一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应该怎么做?[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