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把握情识的作用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7

  把握情识的作用

  白云禅师著述

  身、口、意,是人造作之本,造作的原动力,是自我的情识作用;情识缘起于欲,欲缘起于贪,贪的内容,不外财、色、名、食、睡。

  情识的发动,相应于外的,依色尘缘境而变化,相应于内的,依记忆经验而变化;不同的变化因缘,形成不同的作用;但是,无论如何的不同,总归都是“人”的堪忍之苦果。

  然而,人,个个从情识而来,随情识而去,短短的几十年,为情识,销磨殆尽;幸亏,佛陀降世,慈愍众生,广弘觉悟之道。谓:

  情识,虽然为贪欲所迷惑,若能把握住情识的变化,转有欲的迷惑,成无欲的觉悟;那末,情识的作用,便可以化业我而为道我,必能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胜境地。

  如是行者,方称如法的学佛沙门,所拥有的,必然是:

  常住于自在的出离情识。

  行舍于众生的饶益功德。

  于时空中畅通无碍。

  于弘愿寂默能仁。

  同道们!学佛须信佛,信佛须修行;唯有老实修行,才能成就佛道。尤其是身为僧伽者,不仅要毕生将自我投入修行,更须以所有修行功德,也就是修行的知识经验,帮助自己以外的他,或者是她;而且,必须是佛陀的觉悟之法,不是自我的意识内涵。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应该做什么?
下一篇:功德效益
 多看、多听、多问
 寂寞
 闭关的知见
 二众修学的差异
 禅宗面面观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定不是麻木
 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
 来去自如
 菩萨行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法门寺佛指舍利赴韩国供奉迎归安奉法会上的讲话[栏目:学诚法师]
 发思巴[栏目:藏传佛教人物]
 第五部 天眼第一 阿奴卢塔 第五章 阿奴卢塔与女人[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四[栏目:世亲菩萨]
 南传佛教在家居士须知 编译序 凡例 略语表 目录[栏目:上座部佛教在家居士须知]
 不彰人短,吃亏受福[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大日经 大日经疏及其思想[栏目:大日经·白话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栏目:倓虚法师]
 静定则寿[栏目:论语禅]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七节 会昌法难[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