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关于身体健康的问题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6

广东化州南山寺2008年11月11日至18日念佛七法会(11-13上午)

关于身体健康的问题

常住三宝慈悲,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

我们念佛七法会进入第二天,今天给大家讲关于身体健康的问题。

身体健康跟我们烦恼和快乐非常有关。生命跟父母与老祖宗有关。我们的相貌像谁,禀性和习惯就和谁有关。我们把自己的性格都改变好了,不存在他们的毛病了,就是把老祖宗都超渡完了,你们相信不相信这个道理?我们出家人接受了佛陀的智慧教育、觉悟教育、慈悲教育,把自己全部改变了,你的老祖宗才得到超渡。

现在我听到很多的人说:“念《地藏经》是念忏悔的”。我在这里说,《地藏经》不是忏悔的经,《地藏经》是报父母恩的经。有人又问:“《地藏经》能不能在家念?”孝顺父母的经文如果不能在家念,那到哪里去念呢?到野外去念吗?孝顺父母不在家里孝顺去哪里孝顺啊?这是对经文根本没有理解。

有人说:“我母亲反对我学佛,所以我念《地藏经》代她忏悔。”我讲:“你念错了。正因为你方法不对,所以你母亲反对更加厉害。念《地藏经》是念明白原谅父母的过,难道地藏王菩萨不是原谅他的父母吗?”如果我们能互相原谅,当下就离苦得乐。所以地藏王菩萨原谅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就成为解脱菩萨。

今天我讲的这个道理,是表示我们人来到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好就是我们生命的恩,坏就是我们生命的过。如果能原谅一切过,那就成为一切都好。

所以念经要理解经,理解经文又要使用经文。能使用经文才是真正的开悟。所谓觉悟就是理解的意思。比如“功德”两个字,我们所做的一切好事情都算是有功,不留名才算是有德。留名的人就带有三分烦恼,一点不愿留名自然是一分烦恼都没有。所以留名是留有烦恼的名。

净土法门给我们定位做极乐人,做快乐每一天的人。如果人保持快乐每一天,自然就健康。如果人保持烦恼每一天,自然就身体不好了。

首先解释烦恼的内涵。烦是别人的行为对不起我们,恼是我们的行为对不起别人。连起来就叫做烦恼。别人对不起我们的时候,我们有埋怨心,有怨恨心。埋怨是没有暴露出来,怨恨是暴露出来,都造成身体不好。肿瘤、结石这些都是埋怨造成的。为什么它变成肿瘤呢?因为烦恼没有爆发出来,压在心里面。有怨恨心容易发高烧,容易发冷发热,外部有脓疮、皮肤感染、咳嗽等。

如果自己内脏有病了,应该想一想我过去埋怨哪一个?病在外部的,包含偏瘫、风湿病,就想一想你们怨恨谁?怨恨哪一件事?你们找到了,就对自己说:“我不应该这样。”那么你可能今天病就好了。你们相信吗?

生命自然有生命的福德和福报。福德大就是比较健康的人,有智慧的人;福报大就是生活条件良好,包含职位、权威等。我们福德福报都不大,就是平常人。所以凡夫分有上等凡夫、中等凡夫、下等凡夫,还有一等叫做劣等凡夫。

今天愿望大家于念佛当中,想一想自己到底埋怨哪一个?怨恨哪一个?你们找到了,今天就拔病根了。谢谢大家!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孝顺父母是福德
下一篇:接受阿弥陀佛的本愿慈悲
 修行的定位
 有病怎么办
 着相、忏悔与感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救渡灾难的理和事
 念佛就是念平安
 生命的本分
 事业的定位
 定位做快乐的人
 信仰与平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五节 皈依的学处[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平安与幸福的基石[栏目:证严法师]
 中阿含经卷第十六[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念佛不是念得愈多愈好[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漫谈净土与禅(果利)[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问: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栏目:济群法师]
 上师是否必须是藏传佛教的?[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我对「看」的反省(陈昌祈)[栏目:佛教与科学]
 相应140经 足迹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