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闭关的知见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8

  闭关的知见

  白云禅师著述

  在中国的佛教丛林生活里,对于“十夏”以上的禅行者,或者说是“静思”的修行者,往往享有独处潜修的方便;也就是所谓的“苦行”,或者称作头陀行。通常,传统式的方法,大约有如下的几种:

  ①语禁——口业占十业之四,行人为修养说的功德,惟恐造作恶的口业,故有行修语禁的法门。

  ②食禁——食为五欲之一,因贪食而危害健康,尤以肠胃负荷过度,以及营养过剩,油脂过多,或偏食,或精食等,最容易造成疾病,毁伤色身。

  ③足禁——为偏好游化,结缘攀缘,而愿之所系,不能舍诸善缘;故设“界”局限行止,以不逾越界线为范畴,仍能随缘接引众生,广结善缘而行“足”禁之法。

  ④关禁——为行度化,自感修养不够,故取独居,远离尘俗,暂舍众缘;设三年,或一年,关禁潜修,增上学行,务期精进而达胜境界,是为关禁的旨趣。

  (注:中国有生死关禁之作,系以行将舍报为时机,设三年或一年为度,于关房中究竟解脱,如台湾的慈航法师。)

  总之,行禁之道,非同小可,乃是沙门必须体验的历程;可以说,是清净身、口、意的实务修养之道。因此,禁制的法门,不仅是维护修养的正常作法;更是基于自我修养的不够,而行潜修精进,作为忏悔的方法。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忏悔之道
下一篇:独处随缘
 禅的妙谛
 多看、多听、多问
 谈修行与办道
 观行法要
 自我的价值观
 牺牲奉献
 什么是佛法?
 三学之识
 根见、见见、性见
 般若之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的次第 第六篇 五停心观[栏目:学佛的次第]
 增支部1集345-347经[栏目:增支部1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栏目:衮却格西]
 论“香光庄严”[栏目:惟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