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因缘生法说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9

  因缘生法说

  白云禅师著述

  因、举凡说本体,体性,本有,种性等,皆归之于因;概言之,即是主体的性质,涉及其成份与作用,是名之谓因。

  缘、有因缘、所缘,等无间缘,以及增上缘等,凡所有关系之缘。

  因缘和合而生法,和合当有动力;基于动力的不同,所显现的法也就有差异。如:

  烦恼、心身不安,是迷惑,其动力是业。

  菩提、身心自在,是觉悟,其动力是道。

  因此,说烦恼是无明,所行源不知。说菩提是明了,所行源知识。

  依上所述,设:

  烦恼即菩提,当可以肯定。

  烦恼中有菩提,必能转烦恼而成菩提。

  基于众生因业受果,众生乃业所成;举凡涉及到业的,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任何的造作行为,分别有知与不知的差异;也就是说,行为之时,若知,即使是烦恼,亦能于业中见道,若不知,必然随烦恼而烦恼,迷惑于色尘缘境之中。

  因此,说因缘生法,于因:当掌握主体的性质;以及所具的成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切忌、但知“法”生有“因”,和合助“缘”,如此而已!

  要不,以为因缘生法,即是缘生,或谓缘起,忽略了“因”的种性,“缘”的不同;尤其是因与缘的和合,更有动力的差别,所生之法,体、用、相、境的谛义迥异!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之路
下一篇:菩萨行道
 八关斋戒法之释
 忏悔之道
 要珍惜、不要计较
 功德效益
 慧命与生命
 菩提之路
 师恩之识
 佛陀
 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切勿欺师灭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受得起也给得起 1990.2.1~1990.2.15[栏目:星云日记]
 和上开示普贤忏摩[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栏目:洪修平教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四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止观修营讲座(二)[栏目:圣法长老]
 相应13经 砖屋经[栏目:相应部 14.界相应]
 《金刚经》释义 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栏目:法界法师]
 什么样的修学方法最好?——净天法师访谈实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理想照进现实[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辨析有缘寂止与无缘寂止[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