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之路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6

  菩提之路

  白云禅师著述

  穿衣、不止于装饰。

  吃饭、少不了止饥。

  知识、可以满足色法之身。

  无论如何,总不外是为了活着的生命。

  因此,世尊为一大事因缘而降临人间,从人本的结构,到人生的业相,启示“道”的因缘与因果;告诫中开导“业”的“善、不善”等,引五欲八风流行“人”的生命之中的事实,举三学诸波罗蜜行的殊胜之谛义,发起众生本具“佛性”之潜力;如是依教而修,如法而养,久而久之,必能聚沙成塔。

  但是,佛陀之教,虽然旨标“教化”在去恶向善,却千万把握,佛陀之法,全在一个“觉”字;也就是说,于佛陀之教与法,必须体取两个大前提。即:

  佛法、是觉悟之法。

  学佛、是学着觉悟。

  准此立义,其中可以发现“法、学”的趣向,乃使二者融会贯通,溶入现实生活,产生不犯、不乱、不痴的作用,终而圆满“妙觉”的成果!

  肯定地说:

  立义是理,建立正道。

  循道而行,完成结果。

  故而,佛陀之教在理在义,规划出正确的道路;然后,遵循道路,依教如法,持戒能不犯,习定而不乱,修慧远愚痴;当然,住世出世,岂有不洒脱,不自在的道理么?!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尼的三方向
下一篇:因缘生法说
 六力说
 清净、庄严、淡泊
 二众修学的差异
 尊重与珍惜
 把握情识的作用
 讲经说法的理念
 僧伽
 菩提之路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佛教 佛学 佛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习禅定不应忽视行持善法[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七划之一[栏目: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悠悠人生路[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楞伽经疏[栏目:月溪法师]
 有的人说,你吃肉了再念往生咒,罪过相当大![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用心体会,人生总有真滋味[栏目:听李叔同讲禅]
 维持佛教同盟会宣言[栏目:太虚法师]
 心香一瓣[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10、五戒十善[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所谓冤亲债主,要念什么经、咒帮她回向,或修哪种法门?[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