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家逻辑通论 第十四章 为利始学 亦删亦注
 
{返回 郑伟宏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2

佛家逻辑通论

郑伟宏 著

 

第十四章 为利始学 亦删亦注

一、对《因明大疏》的评价

     ——熊十力的因明思想
   汉传因明研习在19世纪末于中国复苏,“五四”以后逐步形成唐代之后的又一个高潮。太虚的《因明概论》是“五四”以后出版的第一本因明著作,只是写得简略。吕澂的《因明纲要》出版于1926年9月,这本书对我国因明研究发生深刻影响。熊十力的《因明大疏删注》(以下简称《删注》)写作于《因明纲要》之后,出版略早于吕著。书中常有对《因明纲要》的评述。《删注》作为一本不乏我见的《大疏》入门之作,它的问世对因明研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现代因明史上还是值得一书的。
   熊十力(1884—1968),湖北黄冈人,曾参加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入南京支那内学院潜心研究佛学。几年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本书原为讲稿,写成于1925年岁末。熊十力因明思想集中地反映在《删注》中,有成功也有不足。
   《删注》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因明大疏》的评价,同时也不说明了《删注》的写作缘由;二是对《大疏》作了大量删削;三是调整原文;四是注疏。以下就此四方面加以评介。
一、对《因明大疏》的评价
   1、《大疏》的三大优点
   熊十力为什么要选择窥基的《大疏》来删注呢?这是由《大疏》在汉传因明中的重要地位来决定的。熊著认为玄奘翻译因明著作,“独取陈师徒大小二论,其间抉择,谅有权衡”,“陈那精要,汇归正理,入论者,则又正理之要删,简明博大,肯綮总揽”。印度佛家新因明的开山祖陈那写了四十多部因明著作,而《门论》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本。但是这部书“旨微词奥”、“后学难穷”,因此陈那弟子商羯罗主对《门论》加以整理、补充而成为《因明入正理论》。《门论》又称为《大论》,《入论》又称为《小论》。《小论》虽比《大论》好读得多,但也有“义繁文约”的毛病,如果孤译无疏的话,还是难以钻研。“唐贤疏述,虽累十家,独有基文,世称大疏。”后人研习因明,玄奘弟子窥基所作《因明入正理论疏》的确比其他疏记要好。熊十力概括了三大优点。
   其一,“提控纪纲,妙得论恉。徵文选义,虽有繁芜,经纬堪寻,仍殊滥漫。”
   其二,“详徵古义,环列洋洒,今古沿革,略可推可。”
   其三,“理门奥旨,抉择无遗,法户枢机,舍此莫属。”
   前人为什么尊窥基之疏为《大疏》呢?熊十力根据自己的研究概括其三大优点,我以为是颇为恰当的。熊著认为从陈那到天主(商羯罗主),又从玄奘到窥基,一脉相承,“薪火无间”,因此披读《大疏》,最取“胜范鸿徵”之捷径,并且舍此无由入门。以上作者说明了选取《大疏》来删注的缘由。
   2、删注的理由
   《大疏》既有三善,为何要删注?熊十力认为,“大疏虽备三善,然舛词碎义,时复错见,学者病焉。若豁神思,必应删削”。他还认为《大疏》不及窥基其他译著那样“译笔宏整,韵语沉雄”,“独有疏记,乃多凌乱无序,不易解了。”他推想其原因,认为窥基终年五十,作疏百部,“但取材纂类,未及刊定也欤”。
   作者在对《大疏》删注过程中,还改动了原文。为此被其友林志钧批评为“非董理故籍所宜”,作者承认这一批评是对的,并对此作了解释。他改易原文是为求得语意的贯穿易晓,“为利始学计,宜当从权”。由此可见,作者删注的目的,主要是为初学者提供阅读之便。这个删注本尽管有作者不少研究心得,但总的说来,还是注解《大疏》的一种普及性著作。

二、关于删削

   作者主张披读佛家法相典籍的一个原则是“当理大端,捐其苛节”。所谓“苛节”,指悬空或琐碎之推析。从他对《大疏》的删削来看,确有一种“阔斧大刀,纵横破陈”之魄力气势。经他删节的内容,总括起来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删去了不涉及因明本身的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在有关因明理论的内容方面,又删去了不少重复之说;还删去了因明古今沿革;删去许多舛碎义以及大量对问难之解答。
   1、删去非因明基本理论的内容
   这又可分四个方面:一是删去科文和窥基后序;二是删去人物传说故事;三是删去各派学说背景材料;四是删去古因明中包括的论辩规则和要求。
   (1)关于科文和窥基的后序
   “内典有科判名句章段者,此名科文”,删注本首先把科文略去,因为删注本内《入论》之名句章段都已按科文一一加以刊定。窥基所作后序解释了《入论》的书后,对天主所作之《入论》作了简略评价,追述了玄奘求学和奉诏译经以及奘门弟子竞相作疏的情况。
   (2)关于人物传说故事
   删去了新因明代表人物陈那作《门论》缘起的内容。这是一个传说故事,和《入论》的内容关系不大。另外,《大疏》在讲有法自相相违因处,有胜论派祖师鸺鶹寻找传人的传说故事。故事叙述了传人须具备的七个条件,鸺鶹师找到五顶这个人,经九千年才将其化导。这个故事为理解朋法自相相违因的实例提供了背景材料,但究竟不是理论本身,熊本还是把它删去了。
   (3)关于各派学说的背景材料
   例如,《大疏》在讲到世间相违过失时,有关于玄奘所立真唯识量,为何不会有世间相违之过的解释,就涉及到大、小乘和外道的不同观点的问题。熊本把它全部删去。又如,《大疏》在解释“俱不极成”过失时有胜论派学说的详细介绍,也一概删去。
   (4)关于论辩的要求
   例如,《大疏》在解释“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一句时,解释了许多论辩的要求,如关于论辩之“六处所”,关于证人的要求,关于为何而开示,关于诸问者包括哪些对象等。
   以上内容对于进一步的研究来说有必要了解,但对初习因明者来说,的确可以暂置不问。
   2、删去重复繁琐之说
   (1)《大疏》卷七第2页在释四相违因时,有自性、差别之解释,与前面解释宗依时重复,熊本删去。
   (2)《大疏》在解释能立之宗、因、喻时,就提出了后面似能立即过失论的许多内容,既有重复之病,对新出现的概念又未加解释,熊本把它们删去,就显得简洁好读。
   3、删去古今沿革
   例如,删去新古因明关于所立、能立划分之演变。又如,《大疏》在卷三第21页上释“如立无常,瓶等无常,是名同品”一句时,徵引古因明师关于同品的解释,古题列法与宗之能别法相似的五个方面的性质,熊本予以删消。
   4、删去大量答难的内容
   例如,《大疏》卷二有关于示因喻顺序之问答;卷一第七至八页一大段中共有问七答,一问,何故不名示明、喻明,但称因明,二问真明可说因明,似因似明,应非因明,三问量立量破,可名因明,过破似破,应非因明,等等,熊本目为“碎义”而统统删去,读来痛快。
   《大疏》对因同品、因异品两概念有详细解释,熊本全删,认为不应该有这两个概念。熊本这一观点是需要商榷的。此外,熊本将《大疏》卷四第十七页“谓若有所作因,见有无常宗,犹如瓶等,是无常宗随因所作同品之言”一句中“因所作”三字删去,成为“无常宗随同品之言”,从内容上讲上通。《大疏》愿意为“因所作同品”,即因同品,熊本一删,“同品”成为宗同品,全句变成宗同品随宗同品,同语反复,毫无意义。

三、调整原文

   1、疏理顺序
   《大疏》卷一释“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句,先释“极成”,再释“有法”、“能别”,不合逻辑顺序。熊本改为先释“有法”、“能别”二概念,再释极成。“极成”是对“有法”、“能别”二概念组成宗体时的要求,理应先释对象概念,再释使用这些概念时有什么要求。
   《大疏》在对“自性”、“差别”二概念的解释中,有三问三答,行文是先提出三问,后作三答。熊本拆成三个一问一答,“使问者语气,较易清楚”。
   通常整理古籍,调动原文顺序是不可取的。但从这两例来看,在完全不影响原文思想内容的情况下,调整《大疏》的行文疏序,是有利于初习者阅读的。
   2、改易原文
   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动原文,更不合古籍整理之惯例。熊本改易原文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改例,二是增补。先说改例,例如,在解释疏文中关于因法与宗之有法可以是同体,也可以是别体(异体)时说:“原文举萨婆多对大乘立命根实量,初学难解,故易之如次。”原例对不熟悉佛学的人来说确实不好理解。改成下例,一看就明白:
     此山谷处有火宗,
     有烟故因,
     犹如余有烟处喻。
   烟和山谷不同体,但不能说“有烟”不是正因。不管有别体和无别体,只要该因法能遍(包含)宗之有法,就满足了因之第一相。这一改例可以说是成功的。
   再说增补,有的增补得恰当。例如,《大疏》卷四第十右释《入论》“此中常言表非无常,非所作言表无所作”一句说:“下释成义,显异无体,亦成三相。”熊本将“亦成三相”改为“成第三相”,并加注说:“原来无第字,今依后记补之,谓成因之第三相也。”这样改动,显然是正确的,因为异喻不能满足因三相,只能满足其中的第三相。
   有的则增补得大谬不然。疏文就在稍后,又讨论了宗因喻间有无体之关系。《大疏》说:“以无为宗,无能成立,有无皆异。”熊本却增补为“以无为宗,无能成立;以有为宗,有能成立,有无皆异。”熊本解释说:“原来,无以有为宗,有能成立二语,似脱落也。……此下云,有无皆异,若单承上文以无为宗,无能成立二语,似不可通,细玩下文,亦以有无对照”。熊本对“有无皆异”加注说:“有法以无法为异法,无汉以有法为异法,故言皆异也。”其实,“有无皆异”并不是像熊本所指有法(有体)与无法(无体)互为矛盾概念的情况,此“异”是指异喻依。陈大齐《因明大疏蠡测》对“以无为宗,……有无皆异”解释说:“总说有体无体皆可为异喻依”。可见,并非疏义有语脱落,而是“删注”作者误解所致。这一增补是属于牵强附会之说。

四、关于注疏

   1、为例证和疏文作注
   作者在《揭恉》中说明,主要在两方面作了注,并慨叹其中的艰苦。这两方面是:
   (1)“触及例证,义涉及各宗。徵引繁博,固嫌支蔓。训释过简,双惧奄味。综练显了,其事已难。”
   (2)“疏文质直,绝少虚字。属辞比事,复务周纳。体制违俗,以故难了。援笔为注,词义斟酌,几经往返,恒难畅意。间遇险涩,不过数字,一发全身,竟日短趣。注之为事,不便驰骤。此复干枯,又且增苦。是则删非得已,注亦愈艰。”
   2、提纲挈领,清楚明确
   关于例证方面的注释,往往涉及各宗学说,这对不谙佛学的人来说,确是一大困难。而熊本围绕例证介绍各宗学说,确实做到“综练显了”,即提纲挈领、清楚明确。
   例如,《入论》中关于“法差别相违因”过的实例,自来号称难解,古今异解纷呈。疏文之释,独有创发。但若不加注疏,也不好理解。基疏文中有些句子晦涩得令人难以卒读。熊本对疏文之字、句详加诠解,最后加以总评,极便初学者了然疏文之意。这是《删注》中注得较好的一例。由于熊本有字注和句注,过于零碎,为求语意贯穿,我们先将疏文和熊注糅合起来,向读者介绍如下。
   《入论》原文是:“法差别相违因者,如说眼等必为他用,积聚性故,如卧具等。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这是数论派对佛弟子立的量。如果数论是想成立实我为受用者,受用眼等,如果实我是宗之有法,实我受用眼等,而佛家不许有实我,有法又名所别,便有宗中他所别不成,再从积聚性因来说,也有过失。如果“我”是有法,数论说实我是常,因此不允许有积聚性因,佛法根本就不承认有实我,更谈不上有积聚性因,这样,此因便有两俱不成的过失。
   如果说眼等必为实我用,实我为能别,便有能别不成之过,并且缺无同喻,这积聚性因与能别法的自相(语词直接表达的意思)相违,喻依卧具便有所立不成之过失。
   如果说数论立眼等为假我用,就会有相符极成的宗过,因为佛法也承认假我。
   面临左右为难的局面,数论便调弄方术,立宗不用“实我”,也不用“假我”,而代之以“他”,即立宗为“眼等必为他用”。这里的“他”,就是数论“实我”之代名词。按照数论的观点,“我”有二种,一者实我,即数论派二十五谛中神我谛,即永恒不变的实体,体既常住,故非积聚。二者假我,即眼等根积聚成身,假名为我,包括在数论二十三谛中。数论神我(实我)是非积聚性的,而假我则是积聚性的。佛法承认假我而不许实我。数论宗中若立实我,便有上述种种过失。于是数论便故意含糊其辞。
   按照数论的观点,由于神我受用声、触、色、味、香等五唯境时须亲用眼等,所立神我用眼等,其用殊胜,相反,假我用眼等劣,但是假我亲用卧具,故胜,而神我要通过眼等来用卧具,故劣。
   既然这样,如果积聚性因能成立数论所立法自相,那么也能成立法别相违宗。数论所立宗为眼等必为他用宗,其汉自相是为他用,此“为他用”未分神我、假我,故不与积聚性因相违,不会出现过失。数论本来要成立的是不积聚性他,但与积聚性因相违,陈那就用了这因来成立与作为法差别的不积聚他相违的聚积性他。这宗就叫“眼等必为积聚他用胜”。如果这宗不加胜字,就会犯相符极成的过失。
   熊十力总评说:“以假我于眼等用胜,而难数论,论无明文,疏主创发。清干诸家,颇于疏义有所翻违,吾谓过矣。……推详数论所计,积聚他假我,用卧具胜,用眼等劣;不积聚他实我,用眼等胜,用卧具劣。彼之本计如是。今检彼对佛弟子,立眼等必为他用宗,积聚性因,如卧具等喻。彼宗,意许法差别,是不积聚他用。以此是对敌所诤故。然彼积聚性因,则于法差别不集聚他上无。于法差别之相违法积聚他上有。故此因,是法差别相违因也。但彼因虽有过,而敌者违量亦不易成。设陈那不约假我用眼等胜,以难。而直申量云,眼等必为积聚他用,因喻同前,此虽以彼因喻,返成相违,而陈那量,亦犯相符过。……原数论亦许假我用眼等,陈那答复立之,即有相符之失也。今疏主设为陈那难数论量云,眼等必为积聚他用胜。因喻仍数论之旧。意说,卧具等是积聚性故,既为假我用胜,眼等亦是积聚性故,应如卧具亦为假我用胜。由是,此量无相符过。方与数论而作相违。”可以说,熊注把这一因过讲清楚了。
   对于因明所设“世间相违”、“自教相违”等过,熊注力排众议,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批评说:“今人每谓佛家因明,说世间相违、自教相违诸过,为束缚思想之道。此妄谈也。因明所标宗因诸过,本斟酌乎立敌对辩之情而立,用是为辩论之则,非所以立思想之防。文义甚明,可复按也。浮浅之徒,援思想自由之新名词,妄行攻诘,不思与所攻诘者渺不相干。”熊注是正确的。因明所设“世间相违”、“自教相违”诸过是论辩规则,也是逻辑规则。世间常识一般来说是立敌双方都承认的。如果一方提出相违背的观点,那么在辩论中便处于不利的形势。如果提出一种观点与自己信奉的学说相违,那就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二者必有一假,不能服人。因此,从论辩和逻辑两方面看,都应当避免这些过失。这是不是“束缚思想之道”呢?不是。因为如果辩论的一方提出了与世间、与自教不同的新见解,那么可以采取简别的方式,从语言上特别加以标举,以示区别。这样就不会犯世间相违、自教相违诸过,从而避免了“束缚思想”的弊病。

五、《删注》的成就与不足

   1、对基本理论的解释存在失误
   《删注》的不足表现在对因明基本理论的理解上有不少失误。这些理论问题主要是关于能立、宗同品、因的第二相、因明的推理种类等的解释。
   熊十力不了解“能立”有二义。在一个论式内部,宗是所立,因喻是能立。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比量、现量、似比量和似现量这八门相对而言时,宗、因、喻三支均为能立。熊注却因循窥基《大疏》、文轨《庄严疏》“文不乖古”、“义别先师”之说,将《入论》“宗等多言名为能立”中的“宗”当作所立而排除在能立之外,这是误解。实际上这里的“能立”是八门之一,“宗”是组成能立的一支。
   对同品(宗同品)的解释,熊注误将同喻依当作了同品。他说:“盖言同者,非取法之自体,但取法体上所有之义。如瓶上有是所作与常义,声上亦有所作与无常义,义类相似,故言同品,实非取瓶与声名同品。”熊注因循《大疏》之误,把同品和同喻依混为一谈,同品只须同宗之后陈法,而同喻依却须宗、因又同。熊注的这一观点影响至今。
   关于因的第二相“同品定有性”,熊注说:“陈那显同喻体云,若是所作,便见无常。即此同喻,是因之第二相同品定有性。”(《揭恉》)其实,同喻体和同品定有性的逻辑形式是不同的。同喻体的逻辑形式是除外命题,而同品定有性的逻辑形式是特称命题。同喻体主项是因,同品定有性主项是同品。
   关于因明论式的推理种类,熊注说:“此五分义,颇合輓世名学内籀之术。……至陈那改作三支,以喻摄因,……语其凭借,则在五分。形式虽更,实质未甚异也。”“五分”指古因明五支作法,“内籀”是归纳之旧译。熊十力对陈那三支的评论“形式虽更,实质未甚异也”是正确的。这一见解直至今天还属凤毛麟角,不可多得。可惜的是缺乏论证,也未将这种观点发挥。当有人批评因明水平不及西方逻辑时,他还颇不以为然,表明其逻辑眼界还是有局限性的。
   2、为初学者提供阅读之便
   总的来说,这个删注本正如因明家虞愚先生所评论的那样,“删去所当删,注其所当注”。
   当然在删、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错误。《删注》的成就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佛学功底,其不足又显出作者在因明与逻辑之比较方面有所欠缺。因明是佛家逻辑。要想准确地把握因明理论,既要有一定的佛学知识,特别是佛教认识论知识,而且必须以逻辑为指导,两者缺一不可。这便是熊十力的《删注》给我们留下的有益启示。


{返回 郑伟宏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明入正论》讲解
下一篇:佛家逻辑通论 第十三章 探幽发微 阐发宏富
 《瑜伽师地论》提要
 佛家逻辑通论 第九章 玄奘的唯识比量
 佛家逻辑通论 第十章 印度佛家逻辑的最高成就
 佛家逻辑通论 第十四章 为利始学 亦删亦注
 佛家逻辑通论 第二章 八门二益——因明的总纲
 《释量论》提要
 佛家逻辑通论 第十一章 现代因明研究
 佛家逻辑通论 第三章 同品、异品
 佛家逻辑通论 第六章 陈那三支作法的推理性质
 佛家逻辑通论 第八章 共比量、自比量、他比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七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如何从身口意成就随喜功德[栏目:禅林衲子心]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3[栏目:创古仁波切]
 藏传净土法 第二十六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请问一劫有多长?[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传统王道文化与当今社会应用价值之探讨[栏目:宽运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2 四正勤 [栏目:宽见法师]
 只有做到才能成功[栏目:万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