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哪个是我的「自我」10 “道与果”导读
 
{返回 哪个是我的自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2

哪个是我的「自我」(十)“道与果”导读

(Ayya Khema 著,佛弟子合译)

第十三章道与果导读(上)

【译按:本书第十三章导读全文较长,现只将部分登出。】

五、内观禅法

七清净门是清净道论的解脱架构,其经典源於《传车经》(中部、第二十四经)。七清净门是个非常清楚的架构,内容是将解脱的修行方法分成七个阶段,包括戒、定、慧都能有效地整合。由本章起,我们将依据七清净门以及各内观智的框架来提供补充资料。

5.1及5.2「戒清净门」及「心清净门」

七清净门的第一及第二个阶段是「戒清净门」及「心清净门」。「戒清净门」已於第一章论及。「心清净门」由第二至第八章涵盖。行者证得心清净门,将有强大的正念及正定,能掌握四禅八定,特别是四禅的舍、念、清净及心一境性。

5.3 见清净门

由七清净门的第三个阶段起是属於内观智慧禅,简称内观(Vipassana)。透过内观行者可证得各种智慧,简称为智。智可以灭除烦恼,最後可以解脱轮回。

第三个阶段是见清净门(Purification of view),即将「见」加以清净。这里的见类似於邪见的见,见译注九十五。修习内容是证得名色分别智以及缘摄受智。

所谓的名色分别智即是行者出定後,观察自己的身体和心识的活动,以内观的分析力,将身体和心识分开。在第六章,大师已详细介绍如何分析身体的四大以观察身心的无实体性。以下补充一些。於修定後,行者可以以禅修对象来修习名色分别。假设是修习观呼吸的,可以观察呼吸的过程。首先是观色,也即是观身体。空气由鼻孔进入身体,这就是色了。当空气与鼻孔摩擦,感觉就会生起,这个感觉就是「名」,即心理活动。识首先生起,其次,有三受(乐、苦、舍)、概念(冷、热)等相继生起。行者清楚得知名、色的生起是各自生起的,身体和心理活动是可以分拆的。两者虽然有关联,但绝非等同。正如第六章所言,这是证得无我的第一步。行者证得名色分别智後,只要稍加审察,任何身、心活动皆能分拆为身或心的活动。

在第九章,大师重点介绍了缘摄受智的修法。以下再作补充。所谓的缘摄受即是觉知一切身心现象的因、缘及果报。第一步最基本的是观察一些日常的活动,如走路。一般人走路只觉得是「一个人」在走路。行者修习正念、正定,当然觉知走路所涉及的动作。证得名、色分别智後的行者当能敏锐地观察到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过程,不再是「一个人」在走路。在修习缘摄受智时,行者第一步可以观察未踏步前的起心动念情况。如能有充足的定力及念力,当然观察到是心念先行起动,腿才起动。而当腿动时,心念已灭。腿动是果,心念是缘。其次,可以观察外境对人的影响。例如,眼观一人,此人会引发一些情绪。那么情绪是果,外境是因。如是於六根中反覆观察,直至行者毫无疑问地觉知,一切身心活动都是缘起缘灭的。

第二个层次的观法更为精细。在本章,大师指导我们怎样修习出世间缘起观。其实世间缘起观也很重要,行者可依「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苦」次序来观察某一行动。例如,在打坐,不知何时有一妄念出现,这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接著,此妄念引发贪念,於是有触、乐受、贪爱、取、有,此贪念成形,有具体的内容,是为生,贪念的乐受灭後又引发苦。在这个过程中,行者可观察三个层次的苦,包括苦苦、行苦及坏苦。这时,行者需紧记此一贪念乃是由无明所引发,换句话说,即由执著「自我」而引发。如能以甚深内观得此智慧,即能一丝一丝地破除无明。

行者接著以出世间缘起观来观此一妄念。次序是:苦缘信,信缘悦,悦缘喜,喜缘轻安,轻安缘乐,乐缘三摩地,三摩地缘如实知见,如实知见缘出离,出离缘离欲,离欲缘解脱,解脱缘灭有智。观察到苦其实也是一项成就。例如,该妄念是「我要买房子。」一般人不知其正确的因果,以为解决此苦的唯一方法是去买房子,如果行者无力购买,苦就大了。明白世间缘起观的行者就知道其实是贪爱心引发的,而贪爱心最後是无明引发,这样,要灭苦就简单得多了。此时,由於方法正确,苦会大大灭少,这会引发对法的信心,也会有喜悦轻安。当心比较定时,就可以修习如实知见,因而最终会离欲乃至得解脱,不再为买房子而起烦恼。这是第二个层次的缘摄受智。

行者得缘摄受智後,可证得两层的知识:第一,身心活动是一过程,由心引发,外境为缘,身体及心理活动为果。第二层是深究一切的贪欲、嗔恨心皆由无明引发;其次,亦能深信以出世间缘起观能解脱烦恼。行者不单能分拆人之活动为身及心,更观其生灭之因、缘、果报。

行者得见清净後,已破「自我」为一实体的邪见,并知於身心活动中并无一实体,真实是身心活动为无我之过程。

5.4 度疑清净门

第四个阶段是度疑清净门。行者虽然已破「身心为实体」此一邪见,但仍未能清楚观察身心生灭的整个过程,因此还有疑问:「此想是否为我?」「正在思想的是否为我?」「此识是否为我?」故修习第四个阶段的度疑清净门(Purification by overcoming doubts),克服相关的疑问。

修习度疑清净门,行者继续深化内观智禅,以期得深层次的「缘摄受智」,对「诸法缘起,亦从缘灭」毫无怀疑。其次,行者亦初步掌握一切身心现象的三相,即了解身心是无常、苦、无我的。

所谓的缘摄受智较深入观法即观察五蕴的过程。大师已经於本书提及,现加以补充。以观呼吸为例,未证此内观智的行者当觉得觉知观呼吸的那个觉知(consciousness)是恒常存在的。要修习缘摄受智,行者审察整个呼吸的过程,发觉当空气摩擦鼻孔时(触),识(身)会生起。在此以前,识是不存在的。接著,想会生起,知道空气是暖、冷还是不暖不冷。如果是冷而行者厌恶冷空气,生起一嗔心,抗拒此冷空气,此时,苦受会生起(受),这个过程是心行的形成,亦即是行蕴。此一不善心(嗔)可能引发另一心念,因而加大呼吸力度,於是另一心行过程又再开始。第二次的呼吸又再生起,於是刚才的过程又重复一次,再引发第三次的呼吸。当内观成熟,行者当能觉知第二刻的识会生起,而第一刻的识早已灭除。即第一刻之识和第二刻之识是完全不同的。

证得较深层次缘摄受智的行者观五蕴时,清清楚楚证见五蕴的生灭因及缘,并知道其间的过程全在生灭,并无一实体。由於心的敏锐,行者能破除以往困扰其的一些心行,例如,以往行者於打坐时不能耐热,此时由於内观成熟,能看破整个热的过程,於是不再怕热,能安然度过。又例如,於打坐过程中的痛,在内观智成熟以前行者会觉得痛是一大块的。於见清净时察见痛其实是一阵阵的。於缘摄受智可察见上一刻的痛如何引发下一刻的心行,於此过程中,行者的心变得异常敏锐,於观察身生灭过程中就不觉痛是那么难忍了。

此时,行者亦同时能完全做到如实知见(see things as they are)。如实知见在出世间缘起观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做到如实知见才能真正做到出离、离欲以及最後证得涅槃。在本书的第二章中,大师已就正念及四正智开示,这其实就是如实知见的基础。另外,於第三章也说过有关如理作意的修法,见导读。其次,在内观渐次成熟後,行者能於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触、所想可以如实观察到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触、所想,而不是经心加工後的妄念(《大六入处经》中部、第一四九经)。第一刻的心行将难以引发第二刻的心行。例如,第一刻行者眼见一不喜所缘,由於内观智成熟,行者能於当下观察一刻不喜心之灭,而第二刻的嗔心将不能生起。如此,行者之心进一步净化。

行者得度疑清净後,觉知一切的身心活动,包括识,都是随缘随生随缘而灭,每一刻的五蕴都有所不同,於是再观察「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的五蕴都是不同的,此十一法为《无我相经》(律藏、大品,见译注七十九)所教。对五蕴中有没有「自我」的怀疑灭除。

5.5 道非道智见清净门

第五个是道非道智见清净。由此清净门开始,行者将以智见来清净内心中的烦恼。这里的「智见」和见清净中的「见」不一样。智见(knowledge and vision)是智识及见地之意,行者透过修习内观,一方面得知诸法的实相,当心认清实相後,即可断除因邪见而生的烦恼,智及见由此可以清净内心(见译注三十及六十七)。

在修行的过程中,有许多善境和不善境。有些行者遇上了不善境,感到修行困难,以为自己无望於解脱,因而感到气馁。有些行者遇上不同的学说,包括佛教内部的不同宗派以及外道学说,甚至忘记了佛陀的嘱咐,去讨论十无记或十四无记等问题,因此感到非常疑惑,不知所措。有些行者遇上了善境,感受各种的禅悦,或是修行中的各种境界,以为自己已经证果,因此裹足不前。为了分辨真正及假的内观修习法,以及修习内观时的各种障碍,故修习道非道智见清净(Purification by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what is path and not-path)。

5.5.1 思惟智(证得三相智)

欲得道非道智见清净,行者继续深化内观,以得思惟智(Knowledge by Comprehension)。如何修习内观才可得思惟智呢?首先,行者需熟习较深层次的缘摄受智,得知於十一项不同的情景下,五蕴仍是无我的这个实相。接著,开始修观诸法的三相,即一切法无常、苦、无我,以期得思惟智。

行者开始审察五蕴无常,首先是观身体无常。在任何时候,身体都在动,如果行者有修习观四大,当知地、水、火、风都在变化。所谓地大,即组成身体的粒子其实不是实体(见第二章),是不停变动之能量。其次,亦知身体的姿势经常在变,细胞不停在生灭。顺而延之,水大(包括一切液体)、火大(热量)及风大(气体、呼吸),亦不停在变化生灭。

在对色蕴的无常性毫无怀疑後,下一层是观受蕴,行者当观察生起的感受,分别是「乐」、「苦」及「不苦不乐受」,也是不停在生灭,变动无常。再一层,行者专门观察想蕴,发现心中所生起的各种概念,包括:「好」、「坏」等,亦是在生灭,变动无常。在深一层,观察到心在不停变化,时善时恶,因此「行」和「识」也在不停变化。在观五蕴时,要注意两件事。

怎样观察行蕴?由於行蕴本身无形无相,要依靠其他的有相的蕴,如「受」、「想」来推知其变化,正如风无相,我们透过风吹过的树叶推知风的变动;又如力无相,我们通过「车轮」转动才推测力的变动。所以要观察「行蕴」,我们要通过观察心的变化,来得知其变化。另外,五蕴是一起生灭的,如何才可以一堆现象中抽丝剥茧,只观其一项呢?在观察无常前,行者需作意於所观的现象,如:「我想观察受蕴。」正如我们同时观察两支灯,其中一支灯较亮。假如我们作意要观察那支较弱的灯,我们慢慢就能不理那支较亮的,而能观到那支较弱的了。

无常观修成後,行者当觉於一切都是变动之中,内观力较强的行者只觉五蕴和一切现象都在变动,没有实质之物可以依靠。加上成熟的缘摄受智,行者观一切法都是依靠因和缘才得生起,但无论是因、缘、果报都是无常的,一切都不可靠,因此一切存在都令人感到怖畏,故此为苦。例如,当行者观身体(色蕴)为苦,当知身体的健康是有其因和缘,而因和缘又不停变动,故此身体的健康实在不太可靠,因此是苦的。如行者过马路时,如欲保持生命,必须依靠很多的因缘,但行者又亲证因、缘之无常性,知道自己的命也非常的脆弱,因此感到苦。行者依此方向,顺观其余五蕴,乃至其他生起的现象,当得证得一切皆苦的禅观。

苦观修成後,行者当依继续观察有我相之错误来观察「无我」相。大师已在本书花大量篇幅解说「无我观」的修法,请读者细阅。由於无我相并没有任何相,因此在这个阶段仍不能直接观察,需从「有我」相之错误及相反之相来观其无我相一样。正如我们要观无限虚空一样(空无边定),需要先观想一边界,将边界扩展至无限,再取消边界一样。如要修习「无我」相,行者当知五蕴由其因及缘所合成,是不停在变动的,在其中并无一实体,人亦不能自主,不能主宰,只有随波逐流,因此五蕴是空的。正如,洋葱之为物,当我们将其皮一层层剥落时,中间空无一物。

在道非道智见清净的阶段,行者的观「三相」内观智仍未成熟,仍需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到五蕴於十一法时的实相。故仍需深化。「三相」具有穿透一切假像的能力,行者依之不停审察一切法,直至解脱。正如钻井取水,钻井的动作只有一个,只要找到真正的水源所在,於同一处不停下钻,终会成功。

5.5.2 生灭智(初步)(Knowledge of contemplation of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行者於一切法观察其三相後,下一步可以将注意力聚焦於一切法的「生」及「灭」阶段。例如,行者呼吸时,当有一呼吸若隐若现,能引发一系列「乐受」生起。行者已能观察此乐受的三相,再深一步的观法是看看是否能得知此乐受是怎样「生起」、怎样「灭除」的?其清晰程度正如当手指碰到一热水杯时,清清楚楚地感受到热感的生起,当手缩回後,又清清楚楚地感受到热感消失。此为「生」相及「灭」相。

一切乐受生灭都有其因缘,所以再深一层的修法是观此因缘之生灭,是为「所缘」相。例如,此乐受由幼细之呼吸引发,则於观此乐受时,作意於此乐受之缘(幼细之呼吸)的生起和灭除。当整个长呼吸完成後,行者可以注意观察下一次的呼吸,假设又是乐受,可以观察其「生」、「灭」及「所缘」相,并清楚明白到其过程是非常快速的,於是证得整个呼吸过程的「刹那」相。

5.5.3 十种内观的染

根据《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九章,当行者能掌握「三相」及「生灭相」时,由於行者已经过心清净门,心已变得非常清净,五盖已被压抑,因此可能会生起十种心境。这十种心境本为善业所现,但如行者产生执著,即会变成行者继续修习内观的巨大障碍,故称为十种「观之染」(The ten imperfections of insight),包括:极亮的光明(illumination)、喜(rapturous delight)、轻安(calmness)与乐(bliss)、胜解(即信,faith)与精进(energy)、智(knowledge)、念(assurance)舍(equanimity)及欲(attachment)。其中,胜解、精进、智、念、舍得以增长,而由於有这些的善境生起,心产生了执著,故有欲的产生。

如果出现这十种心境,而行者能确知并不会执著,那么代表了行者已经能分辨那些心境是有益於修习内观,以求得解脱,那些心境是无益於修习内观,需加以放弃的。

此时,行者已得思惟智,能证知五蕴之三相,亦得初步生灭智,能证知五蕴之「生」、「灭」、「所缘」、「刹那」相,又能分辨那些有益於修行,那些无益,故完成道非道智见清净。

5.6 行道智见清净门

明白了那些修习内观的障碍,行者感到非常有信心,修习由此变得非常顺利,并且开始踏上导致出世间果的内观,故修习行道智见清净(Purification by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the way),以确立出世间法的修习,并下定决心。

5.6.1 生灭智

行者已掌握初步的生灭智,能证知五蕴之「生」、「灭」、「所缘」、「刹那」相。但当完成道非道智见清净後,内观变得更加敏捷。此时,行者已有极强的正念及定力,将使一切身、心现象无所遁形。在此阶段,行者已不需要选择各种对象来观察,心会自动找寻目标,一旦有念头在心中升起,心马上会加以观照,并能证知此一身心现象也是无常、苦及无我的,於是能毫不费力地观照,内观并且继续深化。此时,能对「观察者」加以审察,并能毫无疑惑地觉知连观察者也具备三相,故也是无我的。

结合思惟智(三相智)及生灭智,行者可以深化内观。例如,行者可依次以内观审察由六根所引发的五蕴现象。首先是眼根,行者可注重由色尘和眼根接触开始,眼识会生起,接著引发其他心理活动。待内观成熟,行者当能证知眼根、颜色和眼识的生灭相,如在晚上,行者可观蜡烛之火,当知蜡烛之火和眼根、眼识同生同灭。接著以同一方法,审察声音、气味、触觉和思想,直至行者於五蕴都毫无怀疑为止。

5.6.2坏灭智(Knowledge of contemplation of dissolution)

当行者完全掌握生灭智後,一切身现象在其内观观照下,都是一连串的生灭。其时,具备三相智的行者将会以无常为主题,继续观察诸行。於是,正念及定会特别注意各身、心现象的坏灭相。在这段时间中,心中所观的所有现象,无一不在坏灭,行者只觉整个世界以及五蕴好像崩溃一样。同时,内观较强的行者亦同时觉知於十一法中,五蕴亦是如此。当内观成熟,将能根除以往对五蕴的四个错误觉知,包括以为五蕴是:1、延续的个体(compactness as a continuity);2、一整块的实体(compactness as a mass);3、自主功能的个体(compactness as a function);以及4、独立的个体(compactness as an object)。由此阶段起,五蕴对行者来说常处於生灭的状态,如一点闪亮的烛火,第一秒之烛火生起後会消失,而第二秒之烛火又生起再消失。如烛火一样,二秒间的五蕴都是不同的。其次,五蕴是和合而成的,是可以分拆的。五蕴的功能每每是和外境互动而成,不具主宰性。最後,配合无色界禅的认知,当知色蕴不是个体的界限。由此,行者将同时觉知一切现象的空性,即无我性。大师於第九至第十二章已详细分析无我的观法。

5.6.3怖畏智(Knowledge of appearance)

在审察一切身心现象的坏灭相,由於已具备思惟智(三相智),行者自然作意观察现象的苦,於是对身心现象的坏灭产生怖畏,感到大千世界无一处是安全的。此观智可能於日常生活中浮现,感到无一物可依。怖畏智触动了存在最基本的实相,也使行者在受到存在的苦。未证得怖畏智的行者还以为存在是乐的。

为甚么懂得害怕也算是一种智慧?这是因为行者能证知一切因缘和合之事的可怖之处。例如,市面有卖的牛柏叶其实原本的颜色是带黑色的。商家以双氧水漂白後出售,能吸引更多顾客,虽然颜色美丽,但吃後对身体大有害处。一般人不知道,以为买了白色的牛柏叶才好。当知道真相後,知道吃白色的牛柏叶有如吃毒药。如有人此时奉上白色牛柏叶,知道实情的人会有甚么反应?那就是怖畏了。但这种怖畏并不带有嗔心,反而会带有放松的感觉,因为懂得其可怕,才会避免犯错。俗语所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便是不懂得对应感到怖畏之事感到可怖之後果。

怖畏智不会引发不善心所的嗔心,行者由於已具备甚深的内观智,所以观自己如观第三者,所以怖畏智不具备很强的自我。情景正如我们看到某人受伤,知道受伤的可怖一样,一般却不会真的感同身受。但有相当部分的行者在这个阶段会生起带情绪性的怖畏,也即是带有强烈自我色彩的怖畏,於是害怕修行,此乃邪道。有的人甚至以为自己不适合继续修习内观,以证得解脱道。这是因为行者之缘摄受智、生灭智以及坏灭智未成熟,以致心将觉得害怕之觉知执为自我,因而这种带情绪性怖畏未能以三相智穿透,因而内心异常害怕。如果真的遇上这情况,行者应向导师请益,或由名、色分别智开始修习。

5.6.4过患智(Knowledge of contemplation of danger)

已掌握怖畏智的行者修习内观至此阶段,当能毫不费力地进行内观,能观察到一切因缘和合的现象都在坏灭,都是不可依靠的。由於已掌握缘摄智,行者自然审察感到怖畏的因和缘。依据世间缘起观法,当知一切苦源自内心的扰动以及业,如不能解脱,将会继续陷入各种的苦。

5.6.5厌离智 (Knowledge of contemplation of disenchantment)

过患智会自动引发厌离智。由於行者已知道一切的苦源自内心,而非外境,因而加强内观,审察导致其苦之根源。如能深化世间缘起观,当能觉知苦由贪爱所引发,而贪爱最後又由无明引发。因而行者对贪爱及无明皆起厌离之心。在这个阶段,有部分行者对修行起退心,这和於怖畏智遇上问题的行者有同样的方法处理。

行者重覆修习生灭智至厌离智,如果内观成熟,当观一身、心现象时,对该法之坏灭智、怖畏智、过患智以至厌离智会自行生起。例如,听到别人称赞,行者自然能观察整个身心过程,觉察到五蕴的变化,其中有乐受生起,由於坏灭智的成熟,行者觉察到乐受的坏灭,感到不安,观察到此乐受之生起乃由内心的贪欲加上外境引发,是不由自主的,具备三相,因此不值得执著,不会觉得是乐的,需要厌离,於是心自然对此乐受加以厌离。

相反,不具备厌离智的行者遇上别人称赞,乐受一生起,虽然正念能加以审察,发现其三相,其因和缘相,其破灭相,其过患相,但心仍然执著乐受,以及被称赞的自我,如果行者又在思想上提醒自己应对称赞加以厌离,此时生起的厌离是由思想触发,不是自然而生,并不算是真正的厌离。又以漂白牛柏叶为例,假如某小孩非常喜欢吃牛柏叶,但心底并不真正明白漂白牛柏叶之害,只是因妈妈吩咐,那么当有人请他吃白色的牛柏叶时,他会有甚么感觉?这时候就是典型的天人交战了,一方面,「天使」叫他不要,一方面,「魔鬼」又会诱惑他吃。如果此时「天使」赢了,不代表此小孩拥有厌离智,因为他的厌离是「想」出来的,并不具备缘摄受智、生灭智乃至过患智。所以并不是真的厌离。只有自发的厌离才是真的,才会有效。

5.6.6欲解脱智 (Knowledge of desire for deliverance)

厌离智成熟後,行者对一切身心现象感到厌倦,真诚地希望可以超脱一切因缘和合的世界。此欲解脱智亦是当内观成熟後自然生起的。当欲解脱智成熟,行者於一切身心现象自然产生抵消作用。例如,被人称赞的乐受一生起,正念马上加以注意,并觉知其三相、坏灭相乃至厌离,一旦欲解脱智成熟,马上可以加以抵消。如果是初修解脱道的行者,此时会作意於希望从一切因缘和合的束缚中解脱。一旦此「欲」生起,早前所有的怖畏、厌离等感觉会消失。情况正如一口渴的人,感受非常辛苦。当他在远方看到有饮品售卖时,其口渴感马上会消失一样。再次强调,欲解脱智也是自然生起的,「想」出来的力量会不够,不足以引发下一阶段的智见。

如果行者在上几个阶段的观智未能成熟,於此阶段的欲解脱智便会带有自我的色彩,这是因为心不够清净,许多浮想便会引发,於是会感到烦躁不安。为甚么呢?假设是初发心踏上解脱道的行者,他所要破的是我见,「自我」是不可能破除「自我」的,正如我们不可以在大雨中、无遮挡下弄乾自己身体一样,只能是在打倒过去的自我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自我。例如,行者不喜欢作恶的自己,就以行善的自我来代替。虽然行善的自我比作恶的自我好,但仍坠入轮回,不能解脱。自我感很强的行者在这阶段会想起很多刻骨铭心的往事和人物,如曾经爱过的人,自我感不太强的行者也会想起一些不起眼的往事。遇上这问题的行者可能退心,放弃解脱的努力,乐於轮回。必须注意的是,对已经初步掌握思维智的行者,他可能在放弃解脱後又重新觉到生命之苦,於是便在欲解脱与不欲解脱中摇摆,非常痛苦。方法是从思维智(三相智)开始,对所生起的身心现象加以审察,等欲解脱智成熟,自能加以抵消。

5.6.7审察智 (Knowledge of contemplation of reflection)

证得欲解脱智後,行者能毫不费力地进行内观。一切的身心现象(诸法)生起後,心马上会加以注意,并能觉知其三相。正如一位桥牌高手,一看手中的牌,加上其他人的叫牌,马上就会大约估计到所有人的牌面,毫不费力。对於不同类型的念头,心会加以分析,并注意其中最明显的一相,接著需注意其他二相。例如,此时行者在观心念处时,最先审察到念头的缘摄相及生灭相,他可能自然觉察到念头的无我相,并自知此为念头之无我相。接著应继续观其坏灭相,并自知此为念头之无常相。再观其怖畏相,自然得厌离及欲解脱,是为观苦。由於不同根器的行者容易偏向一相,如信强者易观无常相,定强者易观苦相,慧强者易观无我相。因此,行者要注意应避免只观一相,应该平均地注意三相。

佛陀说有四类行者,分为速行者、慢行者、苦行者以及乐行者。若行者的修行会因经苦而得成就,此时身心会生起许多苦受。这些苦受大都是心行所引发,和身体无关,如背部或腿部有剧痛,有些行者甚至会痛得流泪。看一些大修行者的传记可知有些人可能感受全身剧痛。但如观智成熟,这些苦受将不能影响行者的内观发展,因为行者的内观有强大的穿透力,心一注意这些苦受,马上就会将其分解,如尖刺刺在肥皂泡上一样。其次,由於行者的心已能安住舍心,这些苦受根本不能影响行者。如为乐行者,身心只会有一系列愉快的感受,如气流般全身走动。

如果行者是初发心踏上解脱道,此时仍未证初果,仍有身见,在这阶段将会特别注意对我见的审察,反覆观察五蕴,以确定其中并无一实体。如为欲证二果、三果乃至四果之圣者,其审察的目标又会有所不同。

大师於文中指导欲要审察智成熟,行者需日常生活中加紧观照,虽然大师重点在观无我相,行者宜举一反三,以同样方法观察无常相及苦相。审察智成熟的行者,能毫不费力於一切身心现象看到其三相,各种心境及感受之间的关连被打破。例如,耳听到有人骂自己声音,由於正念强大,其声音只会停留在声音而已,不会引发嗔心。有时,可能会有轻微的苦受生起,但正念一加注意,马上就会消失。随著观智的穿透力加强,能察见各种念头、感觉如电流般迅速生灭,念头如在大海中成群的三文鱼般,虽然不会觉知每条鱼的形象,但会觉知有无数的念头,方生方灭,代谢不绝。审察智在解脱道因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6.8行舍智 (Knowledge of equanimity about formations)

「行」即一切因缘和合的现象,包括身和心之现象。一般人对这些现象不是贪便是嗔,又或者是痴,因此产生了业,也不能观察到其三相,因而产生执著。「舍」即平等心,对一切诸缘都不迎不抗,有如大地,不论人们放甚么在其上,依然不迎不抗(见译注二十一、三十八)。随著行者的审察智的成熟,一切现象在正念的观照下,都好像气泡一样生灭,行者照见诸法实相後,自然不会现起乐相和苦相,因此能轻易做到无执。即能对一切现象保持不动心,达到心的宁静(见《不动利益经》中部、第一零六经)。

此时,其心境正如刚从四禅出定一样,非常清晰,能觉知一切现象包括身心现象,由於其观智锐利,故此感受、思想等经常不及形成便会消失,正念能感受到全身所有的幼细感觉,整个身体好像空了一样,身体的边界消失,包括观察者在内,一切都好像变成气泡一样。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不再是概念,而是亲证的经验。由於行者能於一切现象中保持不动心,故慢慢一切现象会寂静下来。是为「一切法不动,有为法归於寂静。」

修习行舍智还须更进一步观察一切身心现象中的无我相,将在坏灭智中所破的个体实体性(compactness)深化,即证诸法的空相(voidness)。行者於观诸法时特别注意此法:1、不是自我。2、诸法不属於自我。3、没有其他的自我(他我)。4、没有物属於他我。这点大师在书中已有充分指导,请用心跟随。

现以一譬喻来说明证得行舍智之境界。未证行舍智前,就如看一部正常的电视画面。证得行舍智後,如看一放大的电视画面,不见形态,只见有很多颜色点不停跳动。哪一幅才是实相?当然是後者了。但一般人只见前者,因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执著。後者只见不停跳动之颜色点,因此毫无执取。行舍智修习成功後,虽然看的是颜色点但行者绝不会感到不耐烦,反而会感到无执之下的清净心,因为由观智而见一切现象的三相,加以厌离,心因此能安止於舍心。所以,如果行者感到烦躁,那代表了他的这个行舍智是「想」出来,乃是走上了邪道,应从审察智起观。

根据明昆三藏持者长老所著《南传菩萨道》的说法,假如行者曾於过去生作意欲证「佛果」智、「辟支佛果」智或「上首弟子」智,需要累积多劫的波罗密,不能尽早解脱,因为需圆满此愿力所致,所以会於行舍智止步,不能再深化内观,直至累积足够的波罗密。但假若该行者未曾获佛陀授记将证得上述任何其中一果,可以发愿舍弃以往之愿力,重新发愿证阿罗汉果。阿迦曼尊者便是此例。

5.6.9随顺智 (Conformity knowledge)

如行者确定发愿证解脱道,那么此时将抱著此一愿心,反覆修习以上的各个观智,使之成熟,自发。并而引发下一刻的出世间道心及果心。行者这时的观智日渐成熟,於观照时其态度毫无障碍,一观即达,一切现象之三相显得清晰无比。正如某餐厅的常客,一到达餐厅便走到常坐的座位,理所当然地点了喜欢的菜,无须看餐牌一样,其间毫无障碍,毫无怀疑。未得随顺智的行者如某人到了一所新的餐厅,虽然也能找到座位,也能点菜,但就少了那股理所当然的气势,这是因为五力不足所致(见第四章导读)。

行者证得行道智见清净後,由於觉知一切诸法之实相,以生灭智乃至坏灭智证无常相,以怖畏智乃至欲解脱智证苦相,以坏灭智及行舍智证无我相,并以随顺智下定决心,走上解脱道,生起不动摇的解脱心,完成所有为出世间道准备的道,是为行道智见清净。


{返回 哪个是我的自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哪个是我的「自我」9 道及果
 哪个是我的「自我」5 二、三禅
 哪个是我的「自我」3 抵销五盖
 哪个是我的「自我」6 四禅
 哪个是我的「自我」10 “道与果”导读
 哪个是我的「自我」2 守护根门:正念与正智
 哪个是我的「自我」1 持戒:修行的起点
 哪个是我的「自我」9 道及果
 哪个是我的「自我」7 五、六禅
 哪个是我的「自我」4 初禅
 哪个是我的「自我」8 七八九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十三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110.清凉文益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第四册 佛教史 第二课 经典的结集[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四册]
 《集量论》略解 九 B[栏目:因明学讲记]
 戒为无上菩提本[栏目:体慧法师]
 相应1经 梵天劝请经[栏目:相应部 6.梵天相应]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23[栏目:智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