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断无明、得解脱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4

杂阿含经之——断无明、得解脱

第254(203)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耆婆拘摩罗药师庵罗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能断一法者,则得正智,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云何一法断故,乃至不受後有?所谓无明离欲明生,得正智,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时有异比丘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为佛作礼,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无明离欲明生」?佛告比丘:「当正观察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正观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无明离欲明生」。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475(294)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疑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疑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如是内有识身,外有名色,此二缘生六触入处,六触所触故,智者生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何等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愚夫、黠慧,彼於我所修诸梵行者,有何差别」?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彼愚疑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此愚疑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於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陀的悟道
下一篇:不受二箭
 宗镜录 卷一○○
 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一杀戒
 妙法莲华经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一一八七)
 维摩诘经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安般守意经译文
 法句经 14 明哲品
 大乘大义章 3 第四章次问真法身寿量并答
 佛赞难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句经开示 戒香遍法界[栏目:如瑞法师]
 两位老友比丘的故事[栏目:南传法句经的故事]
 法华讲演录 释经文 甲二 正宗分 乙三 明一乘果[栏目:太虚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七)[栏目:杂阿含经]
 觉悟入门—三业修行[栏目:达照法师]
 今天有正常的共修,但是又有发心工作,请问如何处理比较合适?[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舌头舍利的启示[栏目:传喜法师]
 因果可转变[栏目:看开]
 把握人间佛教改革辩证思维的四个坐标[栏目:徐孙铭教授]
 不发无上菩提心,亦不得往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