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为何众生在仇恨中生活?
 
{返回 专题经文选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1

为何众生在仇恨中生活?

        世尊许可之后,帝释天王向他发出第一问:“众生尽管心想‘愿我们远离敌对、远离暴力、远离争斗、远离恶意、远离有敌意者',然而亲爱的世尊, 诸天、人类、阿修罗、龙族、干踏婆等众生是受何等束缚, 仍生活在敌对、暴力、争斗、恶意、有敌意者之中?”
        如此, 帝释天王向世尊发出了第一问, 世尊受问后, 答:“诸天、人类、阿修罗、龙族、干踏婆等各类众生, 受嫉妒与吝啬的束缚,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尽管心想:‘愿我们远离敌对、远离暴力、远离争斗、远离恶意、远离有敌意者 ',——却仍生活在敌对、暴力、争斗、恶意、及有敌意者之中。”
        世尊在帝释天王发问之后, 如此作答。帝释对世尊之言随喜、赞叹:“是这样啊, 世尊, 是这样啊, 善逝者。谛听世尊的解答, 如今我的疑惑断除了, 我的不解克服了。”
        接着, 帝释天王随喜、赞叹世尊之言后, 再对他发问:“不过, 亲爱的世尊, 什么是嫉妒与吝啬的因, 什么是它们的缘、什么生起它们、什么是其由来? 当什么存在时它们才出现? 当什么不存在时它们也不见?”
        “嫉妒与吝啬以爱厌为因, 以爱厌为缘、从爱厌而生、以爱厌为由来。当爱厌存在时它们就出现。当爱厌消失时, 它们也不见。”
        “不过, 亲爱的世尊, 什么是爱厌的因、什么是它们的缘、什么生起它们、什么是其由来? 当什么存在时它们才出现? 但什么不存在时它们也不见?”
        “爱厌以欲求为因、以欲求为缘、从欲求而生、以欲求为由来。当欲求存在时它们就出现, 当欲求消失时它们也不见。”
        “不过, 亲爱的世尊, 什么是欲求的因、什么是它的缘、什么生起它、什么是其由来? 当什么存在时它才出现? 但什么不存在时它也不见?”
        “欲求以设想为因、以设想为缘、以设想为由来。当设想存在时它们就出现, 当设想消失时它们也不见。”

——DN21 (长部, 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返回 专题经文选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3.见的过患
下一篇:1.为何相争?
 2.为何众生在仇恨中生活?
 21.如来宣说的此法
 6.如何护卫真理
 31.七类人
 40.如何报答父母
 16.法句经第一句
 18.佛陀说世界: 定义,起源,止息
 24.自观其业
 10.趋向觉悟的最重要的内在与外在原则
 17.一法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流浪者群歌 佛陀的一生 第三章 降魔与成道[栏目:流浪者群歌]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十一章 净土与念佛法门[栏目:印顺法师]
 佛识慧集 <三八>自性弥陀[栏目:佛识慧集]
 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八[栏目:因明与辩经]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栏目:昂旺朗吉堪布]
 粉色山果[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2[栏目:照光法师]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栏目:妙祥法师]
 读书札记·“著了袈裟事更多”(徐麟研)[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三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