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7.四梵住
 
{返回 专题经文选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14

四梵住


        “比丘们,在此,一位圣弟子——如此离贪、离嗔、离痴、警觉、坚定——以满怀善意的觉知[俱慈之心],连续朝第一个方向[东方]、又朝第二、第三、第四个方向传送。 如此,他以满怀慈爱的觉知,连续朝上、朝下、周遭,朝包容万物的宇宙各处、各方传送: 充沛、宽广、无量、无敌意、无恶意。
        “他连续以满怀同情[俱悲之心]以满怀同情觉知,朝着第一个方向、又朝第二、第三、第四个方向传送。 如此,他以满怀同情的觉知,连续朝上、朝下、周遭,朝包容万物的宇宙各处、各方传送: 充沛、宽广、无量、无敌意、无恶意。
        “他连续以满怀随喜[具喜之心]以满怀随喜的觉知,朝着第一个方向、又朝第二、第三、第四个方向传送。 如此,他以满怀随喜的觉知,连续朝上、朝下、周遭,朝包容万物的宇宙各处、各方传送: 充沛、宽广、无量、无敌意、无恶意。
        “他连续以满怀平等[俱舍之心]以满怀平等(舍)的觉知,朝着第一个方向、又朝第二、第三、第四个方向传送。 如此,他以满怀平等的觉知,继续朝上、朝下、周遭,朝包容万物的宇宙各处、各方传送: 充沛、宽广、无量、无敌意、无恶意。”

——AN3.65(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返回 专题经文选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8.十善业道
下一篇:26.佛陀教导布萨八戒
 40.如何报答父母
 2.为何众生在仇恨中生活?
 14.佛陀对有我还是无我?”之问的应对
 10.趋向觉悟的最重要的内在与外在原则
 25.佛陀对五盖的比喻
 37.镇伏嗔恨的方式
 38.人生短暂
 39.逐步止息
 33.四种修持模式
 15.此心明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会读诵本 38.毗尼日用切要[栏目:法会读诵本]
 Neither coming nor going[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惟觉老和尚)[栏目:忍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