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灭苦手册 第二篇 人类价值
 
{返回 阿姜李·达摩达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6

第二篇: 人类价值

        世上人人希求公道。为了给世界公道,我们大家——无论种族国籍——需要在自己的内心拥有人类价值。人类价值并非是一种教条或者宗教。当人们出生到这世界当中时,他们就有希求公道的本能。他们有时得到,有时得不到。这是因为有的时候,他们让非人的价值干扰了人的价值。在这种情形下,那些非人的价值就妨碍他们得到所希求的公道。
        因此,我想指点一条道路,帮助全世界的人,使自己的心与人类价值保持一致。即使我们间或出现失误,只要能够尽量长时间保持不出错,我们仍然将做得很好。

        1. 于人于事的好恶,要有节制感。不要让自己耽溺到狂热的地步,导致你对人对物的行为超出界限。这种失足,在操行层次上可以损害你的名声。在心的层次上,可以导致你受到迷惑和欺骗。你得到的果报将会是伤害心的悲苦,这都是因为缺乏节制这个人类价值。
        2. 在人事交往中,不要让自己耽于嗔怒。即使人们的行为不可取,或者来你这里的东西非你所愿,你仍然应当停下来考虑一下,那些人是否至少拥有某些优点,那些东西也许至少对你有一些用处。当你能够以这种方式对自己的心有所制约时,你就能从愤怒与不快的紧攫中把自己松脱出来,使得慈心善念能够代之升起。果报将是,那些人会成为你的朋友与同盟; 你所得到的东西将会以其它方式为你所用。比方说,假定你想要一把凿子,却得到了一枚钉子。这意味着你的愿望没有实现,但即使如此,那枚钉子将来可以对你有其它的用处。
此外,慈心善念能够培育持久的镇静和心的安宁。因此,这个人类价值应该是我们全世界人 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
        3. 在你的一切交往之中,要保持正直与直接,对待他人时身前身后要保持一致。即使面临恐吓,仍应当使你的心有一定程度的无畏。过度的无畏会导致伤害,过度的胆小也同样有伤害性。比如说,你在商业交往中若是让自己被恐吓压倒,你的生意就会受损。如果你过于卤莽、放胆,也会使你在工作中出现疏失。因此,你应当有一种节制感和分寸感,使你与世间的人和种种事物的关系能够正当进行。只有那时你才算有了人类价值。
        4. 在世间的人事交往之中,无论你在意、语、行中做什么,应当首先检查自己的动机。只有当它们可靠合理时,你才能听从它们、付诸行动。这将会防止你在痴迷的影响下出动。你必须拥有审慎的念住与理性的明辨这个人类价值。能够以此种方式行事的人,无论参与哪个社会团体,都会有朋友。他们将会给自己经手的事物带来增益与发展,给自己和社会带来进步——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求的。

 


        我们所住的世间,在我们当中任何人出生之前早就存在了。即使我们的种种教说与宗教,也都是在世间存在很久之后才逐渐产生的。人类世界的历史上,有时候世间在物质与精神层次上两者都高度发达,给大家带来福利; 有时候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如此退化,它几乎沉到了海底。有时候精神层次上高度发达,人们生活在和平与安定之中,而物质方面却未发达。
        当人类内心拥有人类价值时,物质上的进步能够给大家带来幸福与安乐。当人们缺乏人类价值时——当他们滥用力量与影响,践踏人类价值时——物质上的进步有可能摧毁全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安乐。当人们品行不端时,哪怕好的物品也会给人们带来伤害; 当人们品行端正、公道时,即使本身有害的物品也可以有益,这是一条基本的真谛。
        当世间的所有人都在人类价值中牢固地确立起来时,那就仿佛我们都是朋友与亲戚。假如人们的内心没有人类价值,哪怕家庭也会给破坏,朋友变成敌人——当小范围的关系是这种情形时,大规模的战争将不可避免。我们怎么能够逃脱得了?
        因此世上每个人都应当培养人类价值,使我们都可以相互当成是朋友,在我们的行为中体现出善意与仁慈的态度,为了世界的公道与公正。
        我到此为止所阐述的,是适用于全世界的共同原则。即使信守不同宗教的人,也应当相互帮助。我们应当记得我们共同的人性,在人的层次上相互帮助。佛陀赞扬那些基于共同人性而帮助他人者; 至于其它宗教,我自己曾经遇见过几位罗马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当他们来到我国时,有礼貌、有教养、有很好的人类价值。例如,他们有些人捐款帮助造寺院。这使我对他们的宗教好奇,我问他们时,他们说自己是基督徒。那时我觉得他们有充足的人类价值,因此在人生当中进步得远。至于佛教的教导,有一条佛陀的教诫是,当我们与教外人士交往时,应当考虑我们共同的人性,不要使宗教成为障碍。否则,它将造成伤害。
        这种情形下,那些熟悉人类价值的人,将完全可以适应任何社会,能够在相互之间缔造牢固的友谊。
        因此我请一切读了本文的人,运用自己的明辨,思考这个问题。

 


{返回 阿姜李·达摩达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灭苦手册 第三篇 佛教之道
下一篇:灭苦手册 第一篇 解脱苦痛
 从少做起 清净与透明
 从少做起 蛇、火、与大盗
 解脱的技能 禅定之初
 解脱的技能 教与学
 从少做起 就位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禅定开示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基本功
 从少做起 三股绳
 从少做起 持久的法则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附录 词汇表 英译者后记 福德回向诵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山法宝鬘论 总论[栏目:引路明灯]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六章 虚极静笃[栏目:法界法师]
 做佛做鬼在一转[栏目:宣化上人]
 种善因得善果 (第四讲)[栏目:因果原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六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07-027入悲智之门[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伏虎 明镜[栏目:阿康仁波切]
 禅修手册 易定及不易定[栏目:禅修手册]
 释迦牟尼佛[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误用阶石地狱受苦 律师附身传信[栏目:破戒果报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