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的定义与普遍应用(S.N.Tandon)
 
{返回 著述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26
「法」的定义与普遍应用
 
S. N. Tandon
 
 
 
依据文献记载,dharma〔法〕这个字的使用可以上溯到吠陀时代。这个字更常见的形式是dharman。这两个字都是从字根dhr,1衍生出来的,意思是拥有、维持、维系。
 
根据印度的古老传统,往昔圣贤曾经亲身体证了「法」,而后透过真言(mantras)2传递给未曾亲身体证「法」的人。这意味了圣贤所体证的「法」必定是稀有而不寻常的,不是寻常人所能体证的。
 
在此自然会引出一个问题,圣贤所体证的无价之宝到底是什么。就吠陀经典仔细推敲,他们所体证的似乎是宇宙万物(不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的本质或特质。这形成了他们对于「法」的了悟,之后再透过吠陀真言(Vedic mantras)流传后世。
 
Dharma 和dharman这两个字在印度文献上的使用曾几经变迁。早期,这两个字的意思是「维持、法则、真理、责任、举止、品德或特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开始延伸出其它的意思,例如「宗教、道德、善事、遵奉宗派或世袭阶级的仪式等等」。
 
 
 
「法」在文献上的用法例示
 
研读印度文献可以发现「法」这个字历经世代保留下来两个主要的意义:
 
维系(为其一般性意义,源于字根dhr)和
 
本质或特质(为其特殊意义,源自体悟)。
 
 
 
列举数例:
 
* Mitr±-varuº± tv± paridhatt±½ dhruveºa dharmaº±.3
 
愿Mitra-Varuºa 维系你神圣的特质。
 
 
 
* EŒa dharmo ya eŒa (s³ryah) tapatyeŒa h²da½ sarva½ dh±rayatyeteneva sarva½ dh¥ta½.4
 
烈焰是太阳的特质。太阳的烈焰维持了宇宙的一切。由于它而万物得以维系。
 
 
 
* Dharmeºa sarvamida½ parig¥h²tam.5
 
这一切因其本质而得以维系。
 
 
 
* Dh±raº±d dharmamity±huh.6
 
「法」叫做「法」,因为它维系万物。
 
 
 
*Dharmo vastusvabh±vah sy±t.7
 
「法」意指一个物件的本质。
 
 
 
* "Kusal± dhamm± akusal± dhamm±" ti ±disu sabh±vo attho.8
 
在诸如「善法」和「不善法」的用法中,「法」意指本质。
 
 
 
* Dhatte dharmah praj±h sarv±h.9
 
「法」维系一切生命。
 
 
 
* Sahajo r³patattvañca dharmah.10
 
「法」意指一个物件的本然性质。
 
 
 
* Dharmo’ str² puºya ±c±re svabh±vopamayoh kratau.11
 
「法」为非阴性名词,意指功德、行为、本质、类比和献祭。
 
 
 
* Dharmo’ str² suk¥te s±mye svabh±ve na tu somape.12
 
「法」为非阴性名词,意指善行、平等、本质、简朴。
 
 
 
* Dharmah svabh±vah ±tm± sy±t.13 
 
「法」意指本质和精神。
 
 
 
* Dharmah vastuguºar³pe svabh±ve.14
 
「法」代表事物的品质,事物的本质。
 
 
 
因此,「法」意味着生命或事物的本然情况或状态,其存在法则,使生命得以维系,存在本身就是存在的正当性。
 
 
 
The Vedas吠陀经的局限
 
 
 
毫无疑义,由于吠陀经系根据圣贤对「法」的体悟,而编集成的深奥道理。但是基于下列理由,吠陀经并不能嘉惠于寻常人:
 
语言古老;
 
对于「法」缺少足以引起现代人兴趣的系统化说明;及缺少活人的传承,如同往昔圣贤一样,不能引领追随者去实践「法」。
 
 
 
法句经(Dharma-Sutra)及其后的经论
 
直接探讨「法」的最古老经文是法句经(又称为Purva-mimamsa)16。据此,「法」意指依循吠陀的训诫善尽责任。这些人致力于负起世袭阶级及各人生阶段(asramas)所应尽的责任。透过这些工作,我们可以清楚看见,祭司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改变古代的法则,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具影响力。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由于染上派系色彩,往昔圣贤所体证的「法」的普遍特性,开始丧失其价值。
 
 
 
后来关于「法」的经论虽然林林总总17,但是由于下列理由,对于「法」的正确理解并无帮助:
 
这些经论对于「法」的阐述并不一致。
 
这些经论并未立下清楚而循序渐进的步骤,让人得以步上「法」的道路。
 
缺少足以补救以上缺失的活人传承。
 
所有这些经论只能在知识层面上有助于「法」的理解。在「法」的实际体悟上并非必要条件,无法使人如同往昔圣贤般去体证。
 
 
 
Bhagavadgita即一般所知的薄伽梵歌(The Song Celestial),被认为包含了Upanisadic(奥义书)教法的精华。因为立论高超,而广受称道,是出色的极品。这本书对于「法」的各个层面,有清晰的说明,包括实际修行方面。尽管如此,这本书也只能从知识面来欣赏,因为没有活人的传承,可以把书本的内容带到实际修行上来让人理解教法。
 
唯有实际修行「法」,才能克服心中的不净,成为开悟的人。去除心中的无明,就能够了悟所有不同品目的「法」,并透过觉照而明白各种「法」的起因。这时所有的疑惑都止息了,永不再生起18。这正是发生在乔达摩佛陀身上的情形,在达到这个阶段时,乔达摩佛陀惊叹道:「我的双眼打开了,见到了我所从未听闻的「法」(Pubbe ananusut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adi)」。
 
 
 
活人的传承
 
对于佛陀所体悟的各种不同的「法」,三藏经典(Tipitaka)都有详尽的说明。如果没有活人的传承让人在实际体验的层面上了悟这些「法」,仅仅在Tipitaka里记载这些「法」是徒劳无益的,就像把「法」记载在吠陀真言(Vedic mantras)里的情形一样。幸好这样的活人传承依旧存续于今,这要感谢世代相继无私奉献的老师为后代保留了「法」。所有不同根性的人,无论背景如何,都可以从中获益。讨论佛陀所宣说的「法」,也因此才有意义。
 
 
 
佛陀对于「法」的阐述
 
佛陀对于「法」的阐述可以简要陈述如下:
 
1.「法」是不受限的
 
「法」意指拥有、维持、维系20。也意指本质或特质21。因此,「法」拥有其自身的本质或特质。
 
存在有两个领域:世俗的领域与超世俗的领域。
 
整个世俗的领域,从恶道(Niraya-loka)到无色界(Arupa Brahma-loka)都具有无常的特性。同时,五蕴(亦即一切的心物组合)六大(地、火、水、风、空、识),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及六尘),都具有无常的特性。
 
凡是无常的都具有生起、消逝、毁坏、灭去〔生、住、异、灭〕的特性。这个特性导致苦。
 
超世俗的领域,超乎心物的范畴。在本质上是恒常的,具有不生起、不毁坏、永恒、不灭的特性。这个特性导致极乐。
 
没有任何事物是在这两个领域之外。这两个领域各受制于其本质。就这方面而言,「法」是遍及一切的。所以说:Appamano dhammo(「法」是不受限的。) 22
 
 
 
2.「法」是心的对象
 
任何由心中生起的,在其生起的那段时间内,构成了心的「法」。
 
正如同五根 – 眼、耳、鼻、舌、身 – 各自有其对象,色、声、香、味、触,而第六根---心,则以「法」为其对象。
 
心的对象,叫做cetasikas,有五十二种品目。可分为两大类:kusala (善法)和 akusala (不善法)。凡对心的主人有益的「法」,就叫做善法;反之,则叫做不善法。(见图一)
 
同样地,一些其他的用语也广受使用,例如:
 
puñña dhamma (使心纯净的「法」);
 
p±pa dhamma (使心不纯净的「法」);
 
sukka dhamma (使心光明的「法」);
 
kanha dhamma (使心黑暗的「法」);
 
ariya dhamma (使心高尚的「法」);
 
anariya dhamma (使心低贱的「法」);等等。
 
 
 
3.「法」是善心因素之所依
 
谨慎的人会让自己的心是向善的、有益的、有利的心。这显然是为了一己的好处。因此,「法」这个字也专门用来指良知,反之,则为「非法」。
 
 
 
4. 「法」是人所当行
 
适合放在心上的,应该也适合像尽本份一样地执行。反之,不适合放在心上的,也不适合像尽责任一样去执行。因此,毋须将心中的邪恶意念去尽责的执行。所以,「法」被叫做本份,而「非法」(adharma)叫做非本份。
 
 
 
佛陀对于「法」及「非法」都有开示24。他要人了解什么是善法或不善法,什么是该谴责的或不该谴责的,什么是该追求的或不该追求的等等。他总是劝诫人要努力弃绝不善法,并学习善法25。
 
 
 
5.「法」是普遍通用的真理
 
「法」意指普遍通用的真理26。这指的是自然法则或法则的本质(dhamma-niyamata)。在吠陀经(Vedas)里叫做rta 27。所有的自然法则都具有恒常不变的本质。
 
 
 
自然法则
 
佛陀宣说过的自然法则有:
 
三法印(存在的三种特性)
 
「无论开悟者是否在世间,这是牢固不变的事实,坚实不易的法则: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
 
因果法则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29。」
 
缘起法则
 
「若无明生起,习性反应则生起〔无明缘行〕;若习性反应生起,心识则生起〔行缘识〕;若心识生起,心和身则生起(识缘名色);若心和身生起,六根则形成〔名色缘六处〕;若六根生起,接触则发生〔六处缘触〕;若接触生起,感受就发生〔触缘受〕;若感受生起,贪爱、瞋恨则产生〔受缘爱〕;若贪爱、瞋恨生起,执取则产生〔爱缘取〕;若执取生起,未来的存有则形成〔取缘有〕;若未来的存有形成,生则开始〔有缘生〕;若有了生,则有老、死、愁、叹伤、身心之苦、忧以及恼〔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如是大苦蕴聚生起了30。
 
这是「顺转」。「逆转」则显示出整个苦蕴聚要如何止息。
 
物质世界是不坚实的〔器世间无常〕
 
整个世界着火了,
 
整个世界正被烧毁,
 
整个世界正在燃烧,
 
整个世界正在动摇31。
 
在某些场合下,一些古老原则也会被提起,像是「仇恨只会产生仇恨,仇恨只能以爱心化解」32或是「真理无疑地是不朽的训诫」33。这样的法则称为「相续法」〔sanatana 世代相传的法〕。
 
 
 
佛陀对于「法」的亲身体悟
 
以上所述「法」的各个层面,并非佛陀由于猜测、听信传闻、或传统信仰,而提出的学说。佛陀彻底探究了心物现象,并亲身体证了超越心物现象的真理。因此「法」的每一个层面都曾经由佛陀体证过。巨细靡遗地观察过真理后,佛陀跨越了世俗的和超世俗的领域及特性,然后他才宣称「法」包含了这两个领域,「法」是不受限的。
 
同样地,佛陀发现心总是会拥有一些内涵,无论是怒意、恨意、恶意,或是慈心、悲心、好心等等。他把这些心的内涵称为「法」。另外佛陀体悟到心的内涵诸如怒意、恨意、恶意等,有染污心的特性,使人悲苦。佛陀也体悟到心的内涵诸如慈心、悲心、好心等,有净化心的特性,使人喜悦。他把这些心的内涵叫做不善的(akusala)或善的(kusala),这并不是出于盲信,也不是仅仅为了竖立权威。
 
佛陀从不宣说他不曾在内心最深层亲证的事物。在这方面,他就像往昔圣贤一样,他们也是亲身体证「法」并传给后代。佛陀也因此被称做大圣人(a Great Sage:mahesi).35。
 
「法」的亲身体悟不再是往昔圣贤所独有。佛陀所传授的内观方法(亦可散见于吠陀经36)是了悟真理的主要工具。目前内观是人人都接触得到,因为有活人的传承把内观带到我们跟前。
 
 
 
「法」的定义
 
经过上述的讨论,「法」可以定义为自然法则或法则的本质。经由觉照而了悟到「法」,可以引导人逐步趋向完全解脱的目标。
 
 
 
三项基本要素
 
上述定义包含下列三项「法」的基本要素:
 
自然法则或法则本质的关键点在于它跨越了一切宗派。
 
这些法则或其本质必须透过亲身体验加以觉照后方能了悟。也因此不会使「法」降格成知性的游戏。
 
人应该感觉到被引向完全解脱的究竟目标,才能在「法」的道路上精进不懈。
 
 
 
定义的延伸
 
上述定义隐含以下意涵:
 
基于「法」的实用性质,可以清楚地将「法」和宗教加以区分,宗教不过是信仰神或圣人的宣示37。
 
基于「法」的内省要素,人不会发展出盲信,永远想要以自己的直观智慧为试金石,去检验「法」38。
 
人将会了悟到仪式或仪轨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甚或是全然无益的39。
 
人开始了悟到当下的「法」的果实40,而在变化无常的人生中保持心的平静则是最珍贵的果实41。
 
透过「法」的应用而收获日丰,人将会真正感受到以「法」为皈依处的迫切需要42。
 
人将不再感觉有紧跟着一位上师的必要43。
 
人将开始能够领略经文、古谚及箴言的真正用意44。
 
 
 
「法」的独具特征
 
如前所述,「法」的独具特征为,必须是能够透过觉照,经由体验而证悟,并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除非「法」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否则就像是一朵看起来美丽的花朵,却不能散发芬芳45。
 
正确地应用「法」在日常生活中,必定会获得令人惊异的成果。当这情形开始出现时,人会很快了悟到「法」的应用只不过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让人在一切处境下都能保持快乐满足。
 
 
 
「法」的普遍应用
 
虽然「法」是普遍通用的,与宗派完全无关,但是宗派即「法」这错误观念在印度盛行已久。甚至在佛陀的时代,有人会使用这样的词汇,例如「我的法」和「他人的法」。
 
他们宣称自己的「法」是圆满的,而他人的「法」是不圆满的。因此你争我辩,认定自己所言为真46。
 
为了让人不受这些纷纭众说所困扰,佛陀给了羯腊摩(Kalamas)村民们清楚而简洁的开示,因为这些村民也曾在某些场合中,为了类似的言论而感到困惑。佛陀说:
 
「听着,羯腊摩村民们,不要被传说、传统或道听途说所误导;不要因熟读某部经典、或因逻辑推理、或因深思并且认同某些学说而被误导;也不要因为某些看法迎合了自己的喜好、或出于对某位老师之威望的尊敬而被误导。而是,当你自己心中确知:这些事情是不善的、这些事情是该斥责的、这些事情是智者不取的;做了会导致损害与悲苦的事情,你们应当坚拒。而如果不管何时你自己心中确知:这些事情是善的、这些事情是智者称誉的;做了会导致幸福与快乐,那么,羯腊摩村民们,在你们亲身体验之后,应当坚守。」
 
 
 
因此,上一段强调的是为了自己的福祉,要自己去体悟48。这类体悟是透过佛陀所教导的实修方法---内观的修习而实现。这是能完完全全普遍通用的方法,只需要有道德的实践(戒;sila)、心的控制(定;samadhi)、和觉照(慧;pañña)
 
 
 
阿育王(Emperor Asoka)的弘法
 
在佛陀去世约两个世纪后,阿育王为了他人民的心灵提升,试行过这个普遍通用的方法,结果十分成功。他因此在历史上留名。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尔斯(H.G. Wells)曾有如下赞辞:
 
「历史洪流中,无数帝王挤身其间,彼等威仪摄人、仁慈宽厚、安祥尊贵,其中唯有阿育王之名璀璨耀眼,犹若一颗孤星」.49。
 
 
 
阿育王曾在诏书中说明50,他如何能够超越历代先王,成就的功业。根据他的说法,在古老的时代,其他君王也曾想要透过「法」的充分发扬,来提升他们的人民。他也满怀类似的愿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跟他的历代先王一样,提供人民一些的舒适的环境场所,但是后来证明并无益处。然后他劝诫子民遵行一些「法」的修持方法,以便培养慈悲、好施、信实、纯净、温和、善良等美德。为了这个目的,他采取两种方法:发布「法」的宣言和深入内省的修持(nijhati)。
 
事实上,劝诫子民遵行「法」的修持,证明鲜有益处;透过深入内省所获成果则较为丰硕。一根四十三英尺高的石柱,矗立在德里一座三层楼高的费里欧兹王 (Sultan Firioz Shah 1351–1388 A.D.)的城堡上,铭刻了此一成果。立此石柱以兹证明深入内省的成功,内省能陶冶人向善的性格。
 
阿育王朝的字,nijhat相当于三藏经中的巴利文nijjhatti 51,在该处是「力量」、「毅力」的意思。亦即「深入内省」或「觉照」,也就是内观。因此,根据阿育王的说法,在当时「法」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他把内观教导给他的人民。为了这个目的,他的方法完全不具宗派意识。他指派一批官员(Dharma-Mahamatras),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去宣扬「法」,没有任何歧视。他们为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每一个宗派而努力。
 
 
 
宣言与实践之比较
 
今日的印度试图效法阿育王的理念:采用了他刻在石柱上的公告宣言,这些石柱在印度境内随处可见,向其他国家传播和平、善意,甚至在面临挑衅时抗拒战争的诱惑,试图以宽容去面对宗教狂热主义。因此建立了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尽管如此,太平和睦的目标依旧渺不可见。
 
缺失是显而易见的。阿育王领悟到要改善人民的命运,他的早期做法仍有缺失。他承认单单公告宣言并无益处。唯有人民实际修持「法」,才能带来预期的结果。今日的印度或任何国家,要提供人民便利的设施,去实际修持「法」,才能让人民快乐和睦,拥有光明的前景。只有在人民本身培养出慈悲、好施、信实、纯净、温和、善良的美德时,真正的快乐和睦才会降临。阿育王透过内观的实际修持,成功地把这些美德灌输给他的人民。今日印度如果能够排除上项缺失,也会有同样成效。
 
 
 
内观法小史
 
内观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包含了佛陀在世时实修和施教的精髓。当时,有许多印度北部的人由于实修内观,挣脱了「苦」的桎梏,并在生活各领域中获得了极高的成就。随着时代的推移,内观传布到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和其他邻近国家。在这些国家中,内观同样发挥了提升人心的效果。
 
五个世纪后,内观这项伟大的遗产从印度消失了。内观的纯净教法在其他地方也消失了。幸好在缅甸,内观由一连串尽心奉献的老师不间断地保留下来。代代相承,历经二千余年,尽心尽力地保存了这个方法的原始纯净。
 
在我们这个时代,葛印卡老师得到缅甸著名的内观老师乌巴庆老师的授权,重新将内观引进印度和其他八十余个国家。印度自1969年起开办内观十日课程,其他国家则始于1979年。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在全世界成立了将近三十个内观中心,纯粹用来帮助人们修习内观。因此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有机会学习这项生活的艺术,它能够为各行各业的人带来持续的平静和快乐。
 
 
 
不具宗派意识的修持方法
 
虽然内观是由佛陀再度发现及教导的,但是并不能称为佛教。佛陀从来不曾称呼他的跟从者为佛教徒,他称呼他们为「法」的行者(dhammattha)53。这个方法完全不带有宗派意识的性质,任何背景的人都可以接受并应用。这个方法的基础是体认到所有的人类都面对着相同的问题,而能够根除这些问题的一个实用的方法,适用于每个人去实修。
 
内观课程开放给所有真心想学这个方法的人,不分种族、阶级、信仰、或国籍。印度教徒、回教徒、锡克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徒,都曾经成功地上完内观课程。除了永久性的中心以外,内观课程也曾经在中小学、大专院校、大学宿舍、图书馆、panchayatwadis, dharmasalas、寺庙、清真寺、教堂、女修道院、viharas, upasrayas, asramas、旅馆、监狱等举办54。练习过内观的各种不同背景的人,都觉得他们的品格提升了。
 
这些成果让印度政府印象深刻,最近决定将内观引进监狱。1994年,在亚洲收容受形人最多的监狱,德里的提哈监狱举办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内观课程,有超过一千个受刑人参加。在许多地方证明了这次课程十分值得注意。监狱受刑人公开承认这次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十分独特的经验,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模式有明显的改善。类似的课程目前也在其他监狱举办,这类课程的需求正持续增加。
 
现在,内观开始被认定为处理当今社会各种病状的可靠工具。内观被视为提升人类的方法。「法」历经每个时代也一向被视为提升人类的可靠工具。在这方面,内观和「法」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事实上差别在于可以从内观得到所有的好结果,却不能从「法」得到这些。这是因为「法」已经丧失其普遍通用的特质,沦为宗派之见。只要「法」恢复普遍通用的特质,「法」亦将开始发挥预期的好处。
 
 
 
内观或「法」的普遍通用特质
 
内观或「法」的普遍通用特质在于,开悟者所宣扬的「自我内省」。
 
「所有在过去净化了身体、言语、意念行为的人,是由自我内省(paccavekkhana)而达成。所有将在未来净化身体、言语、意念行为的人,也唯有透过自我内省才得以实现。
 
所有在现在净化身体、言语、意念行为的人,也唯有透过自我内省才能实现55。」
 
 
 
愿众生快乐 BHAVATU SABBA MANGALAM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Dharma (masc. & neut.) - from dhr + man (suffix) [dharati lokan, dhriyate punyatmabhiriti va] (Halayudha-kosa, ed. Jayasankara Josi) Also, "dharanat dharma" (Sayana on Rgveda, 3.17.1)
 
2.   "saksatkrtadharmana rsayo babhuvuste ‘varebhyo’ saksatkrtadharmabhya upadeœna mantran sampraduh" (Nirukta by Yaska)
 
3.   Maitrayanu samhita (4.9.1)
 
4.   Satapatha-brahmana (Madhyandiniya) (14.2.2.29)
 
5.   Taittiriya- aranyaka (10.62.1)
 
6.   Mahabharata (Santiparva, 108/11)
 
7.   Jain Laksanavali
 
8.   Itivuttaka-aµµhakatha, ed. Dr Nathamal Tatia (p. 47)
 
9.   Brahmanda-mahapurana, ed. Dr K.B. Sharma (p. 19)
 
10. Abhidhana-cintamani, ed. Pt. Hargovind Sastri
 
11. Medini-kosa, ed. Pt. Jagannatha Sastri
 
12. Vaijayanti-kosa, ed. Pt. Hargovind Sastri
 
13. Halayudha-kosa, ed. Jayasankara Josi (782)
 
14. Sabdastoma-mahanidhi
 
15. Majjhima-nikaya, Vol. I (PTS edn.) (p. xix)
 
16. The difficult nature of these texts can be visualized from the Preface appearing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Sutras: "The translator knows how difficult it was to understand the Mimamsa in interpreting the Vedic rituals of the ancient Aryans and is still not sure whether he has correctly explained them." (Mimamsa Sutras of Jaimini; pub. Motilal Banasidas.)
Obviously Dharma expounded in texts, which are not even intelligible to scholars, can be of little use to ordinary people.
 
17. For example, those of Manu, Yajñavalkya, Kasyapa, Baudhayana, Narada, Harita, Usanas, Angiras, Yama, Atri, Samvarta, Daksa, Satatapa, Sankha, Katyayana, Gautama, Brhaspati and so on.
 
18. "Yad± have p±tubhavanti dhamm±,
±t±pino jh±yato br±hmaºassa;
athassa kaªkh± vapayanti sabb±
yato paj±n±ti sahetu-dhamma½" (Ud±na-p±li, 1.1.2)
 
Sa½yutta-nik±ya, 12.4.5
 
"dh±ret²ti dhammo"
"dhamma-saddo pakati-pariy±yo." (Mah±vagga-µ²k± on D²gha-nik±ya 1.17.17)
Aªguttara-nik±ya, 4.7.7
 
"manañca paµicca dhamme uppajjati viññ±ºa½, manoviññ±ºa½ tveva saªkha½ gacchati." (Majjhima-nik±ya, I.38.2.5)
"dhamma½ ca vo, bhikkave, desess±mi, adhamma½ ca." (Aªguttara-nik±ya, 10.14.5)
"±raddhaviriyo viharati akusal±na½ dhamm±na½ pah±n±ya, kusal±na½ dhamm±na½ upp±d±ya." (Majjhima-nik±ya, II.35.5.25)
"saccapariy±yo hi ... dhamma-saddo." (P±thikavagga-µ²k± on D²gha-nik±ya, 10.331)
 
"¥tasya dh²tirv¥jin±ni hanti" (Thought of Eternal Law removes transgressions.) (®gveda, 4.23.8)
 
"upp±d± v± tath±gat±na½ anupp±d± v± tath±gat±na½ µhit± va s± dh±tu dhammaµµhitat± dhammaniy±mat± idappaccayat±... ‘sabbe saªkh±r± anicc±’ ti; ‘sabbe saªkh±r± dukkh±’ ti; ‘sabbe dhamm± anatt±’ ti." (Aªguttara-nik±ya, 3.14.4)
 
"iti imasmi½ sati ida½ hoti, imassupp±d± ida½ uppajjati; imasmi½ asati ida½ na hoti, imassa nirodh± ida½ nirujjhati." (Sa½yutta-nik±ya, 12.21.22)
 
"avijj±-paccay± saªkh±r±; saªkh±ra-paccay± viññ±ºa½; viññ±ºa-paccay± n±mar³pa½; n±mar³pa-paccay± sa¼±yatana½; sa¼±yatana-paccay± phasso; phassa-paccay± vedan±; vedan±-paccay± taºh±; taºh±-paccay± up±d±na½; up±d±na-paccay± bhavo; bhava-paccay± j±ti; j±ti-paccay± jar±-maraºa½-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y±s± sambhav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handhassa samudayo hoti." (Majjhima-nik±ya, I.38.3.9)
 
"sabbo ±d²pito loko... sabbo loko pakampito." (Sa½yutta-nik±ya, 5.7.7)
 
"na hi verena ver±ni, sammant²dha kud±cana½; averena hi sammanti, esa dhammo sanantano." (Dhammapada, 1.1.5)
 
"sacca½ va amat± v±c±, esa dhammo sanantano." (Sutta-nip±ta, 3.3.49)
 
"dhammoti sanantano paveº²dhammo." (S²lakkhandhavagga-abhinavaµ²k± 2.2.162)
 
Abhidh±nappad²pik±, ed. Waska¹uwé Subh³ti, Colombo (2.1033)
 
for example, "yo viœv±bhi vipaœyati bhuvan± sa½ ca paœyati, sa nah parŒadati dviŒah." (Atharva-veda, 6.34.4)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Religion: 1. Belief in the existence of God or gods, who has/have created the universe and given man a spiritual nature which continues to exist after the death of the body. 2. Particular system of faith and worship based on such a belief, the Christian, Buddhist and Hindu religions."
 
"dhammoti paññ±" (Sumaªgala-vil±sin², III.5.150)
Refer to Aœoka’s Rock Edict IX.
 
"sandiµµhiko-ak±liko’ (D²gha-nik±ya, 2.3.159)
 
"phuµµhassa lokadhammehi, citta½ yassa na kampati" (Khuddaka-p±µho, 5.11)
 
"dhamma-saraºo" (D²gha-nik±ya, 2.3.165)
 
"atta-saraºo" (D²gha-nik±ya, 2.3.165)
 
for example, "±rogya-param± l±bh±, nibb±na½ parama½ sukha½" (Health is the highest gain, Nirv±ºa is the highest bliss.) (Majjhima-nik±ya, II.25.2.10-14)
 
 
"yath± pi rucira½ puppha½, vaººavanta½ agandhaka½; eva½ subh±sit± v±c±, aphal± hoti akubbato." (Dhammapada, 4.51)
 
 
"saka½ hi dhamma½ paripuººam±hu,
aññassa dhamma½ pana h²nam±hu;
eva½ pi viggahya viv±dayanti,
saka½ saka½ sammutim±hu sacca½." (Mah±niddesa-p±¼i, 1.13.139)
 
 
"Etha tumhe, k±l±m±, m± anussavena, m± parampar±ya, m± itikir±ya, m± piµakasampad±nena, m± takkahetu, m± nayahetu, m± ±k±ra-parivitakkena, m± diµµinijjh±nakkhantiy±, m± bhabbar³pat±ya, m± samaºo no gar³ ti. Yad± tumhe, k±l±m±, attan± va j±neyy±tha—ime dhamm± akusal±, ime dhamm± s±vajj±, ime dhamm± viññu-garahit±, ime dhamm± samatt± sam±dinn± ahit±ya dukkh±ya sa½vattant²’ti, atha tumhe, k±l±ma, pajaheyy±tha......yad± tumhe, k±l±m±, attan± va j±neyy±tha—’ime dhamm± kusal±, ime dhamm± anavajj±, ime dhamm± viññuppasatth±, ime dhamm± samatt± sam±dinn± hit±ya sukh±ya sa½vattant²’ ti, atha tumhe, k±l±m±, upasampajja vihareyy±tha." (Aªguttara-nik±ya, 3.7.5)
 
"paccatta½ veditabbo hi dhammo." (D²gha-nik±ya, 2.8.354)
 
The Outline History of the World, by H.G. Wells
 
 
Delhi-Topra Pillar Edict VII
 
Paµisambhid±magga, 2.9.1.2; 2.9.2.16
 
 
Delhi-Topra Pillar Edict VII
 
"dhammassa gutto medh±v², dhammaµµho ti pavuccati." (The intelligent one protected by Dharma is called "dhammaµµho".) (Dhammapada, 19.257)
54. Sayagyi U Ba Khin Journal, V.R.I. (p. 295–303)
55. Majjhima-nik±ya, II.11.2.6
 
 

{返回 著述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内观入门(葛兰姆·甘比)
下一篇:正法在当前社会问题中的任务(莎莉·麦唐劳)
 上座部及大乘佛教的共同信条(罗侯罗法师)
 阿姜查《我们真正的归宿》读书会(释果灯)
 《慈悲经》简介(梁国雄)
 巴利名相
 一乘清净道(罗睺罗法师)
 「初果」续言(陈慈兰)
 三皈五戒(上座部)
 初探南传佛教兴盛之因(净因法师)
 何谓政治?(罗睺罗法师)
 工作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徒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圣严法师)[栏目:佛教与经济]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 The Marvel of the Dhamma[栏目:Maha Boowa]
 瑜伽师地论(51卷-55卷)[栏目:弥勒菩萨]
 无死的金刚心 第1章 逆行菩萨[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Right Meditation[栏目:Buddhism for Children]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上 3[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直观自心[栏目:创古仁波切]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心有智慧是坦途[栏目:达真堪布]
 老年人病重时之助念应予推广[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