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如镜
 
{返回 开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2
佛法如镜
 
自修学佛法以来,深刻的感受到佛法精神的体验,不来自于谁,也不自何处来,它只是将如实的真理转化为自心的印证罢了。有些人以为:用现代的用语来描述真理,也许可以用抽象或哲理的概念来形容它的存在。然而,印顺导师却说:「从世谛法相的立场去观察共相──共通的法则公式等,即是缘起,不可说一,不可说异。不但不是意识概括的抽象产物,也不是隐蔽于诸法之后或超越于诸法之上的什么东西。」(《中观今论》页154)
 
不过,客观的真理,绝不能离开主观的观察──相互依缘而成,换句话说,虽则言正法不以假想观来评鉴世间的无常无住性──实由客观的真实来修正无始无明的常断二见,但主客观的相依相缘,是因缘观的内外原素──「时间的相续无常性,空间的仗缘无我性」,唯有离去内外、过现未等的彻底执着,才能豁然开启那难以言喻的觉性。
 
    世尊曾言「佛法如镜」,如《瑜伽师地论》卷98的明镜喻:「复次、譬如有人执持明镜,为观自面净不净相。如是如来诸圣弟子,执持微妙证净明镜,为如实观自身所有染净诸相。」此意味着学佛者要有一项认知就是:在修学浩瀚如海的三藏教法之中,切莫遗忘运用所学所行的佛法来破除我执。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佛法异于世间的学问,其目的乃在于从淡化自我到彻底破除自我为结果,相对的,也可以说「佛法如镜」实能道出佛法的真实义涵。
 
  不论是自修或是化他,莫不从反省惭愧中洗涤烦恼而超脱自我的。佛法如镜,说明了佛法虽然可以含容一切,但无非还是为了解决众生轮回的问题,没办法用佛法让自己从烦恼大海中警觉到无明的无孔不入,无始我执的深细难断,我想还称不上有学到佛法的精髓。
 
  学佛修行不是为名为利,度众生更不该有门户之见,要知道,正见绝非但对外道而说,其根治的其实就是每位众生的我执,在学习的当中、在度人的当下,不能有一念的放逸,否则到头来徒为轮回添柴薪而已。
 
  佛法如镜,告诉了我们世间现象及宇宙万有的真实,不过,若只停留在了解的阶段是绝对不够的,所以世尊才会说「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出世间的解脱不是盲修瞎练的结晶,它是从彻底根治我执中来,而我执的生起,又必然不离根境识的和合而生,故假如没有高度的自觉性及强烈的反省力,往往只是理想崇高而行为可耻的自我陶醉而已。
 
  佛教的兴盛虽然是举凡有心者迫不及待的理想目标,但护卫的过程不能隐藏着我执在作祟,付出是全心的付出,修行又是空心的学习,这方有办法做得到世尊教法中「佛法如镜」的教诲,让正法因为修行者而绵绵不断,也让每一众生真正能从佛法的修学中净化自心,净化社会,完成人间的净土。
 
 

{返回 开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下一篇:法水长流
 拾人牙慧
 观察力的培养
 放下
 金刚经梵汉对照本
 「佛法概论」简介(总论及法宝)1
 修行这条路
 劝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依印顺导师科判所编
 攸关《佛法概论》在家与出家角色的疑虑
 心甘情愿(现代版之慈心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九)[栏目:杂阿含经]
 宗镜录卷第九十七[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二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印度逻辑——因明底基本规律(虞愚)[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六祖坛经 第二二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中广电台]
 佛法需要居士护持——温州居士林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我们在家可以在家放蒙山吗?可能请不走的话...[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