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一节 人与人性的剖析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20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一节 人与人性的剖析
 
不离身心谈解脱
  佛法的修学,不论说是为了达到解脱,或者说是为了成佛,都同样必须完成烦恼(苦)的彻底止息。烦恼,是在身心反应中产生的,烦恼的熄灭,也就和身心作用息息相关。这一点,可以从第一次结集,先圣先哲们所集出的〈修多罗〉圣典,将〈五阴诵〉、〈六入处诵〉等,高度重视身心方面的修学,分别编排在第一、第二篇,看出身心如何被重视,而得到印证。我们不能离开身心的种种,来谈佛法的修学,所以,对自己身心的认识,便成了修学佛法的基本认识了。
  人有生理的构造,合并心理的反应,一般常以「身、心」来表示。以身、心两方面来对人作分析,这是通俗的分类,也是简要的分析。在佛法中,则有比身、心的分析,更细腻、更详实的说明,那是分别从「蕴、处、界」三方面所作的剖析。这三方面的剖析,将人从三个不同的面剖开,就像建筑设计里的透视图,让我们得以从多方面的讯息中,更完整的观察自己。这样自我观察的目的,是要从其中,建立起佛法的修学,以完成烦恼的彻底止息[1]。
蕴处界的剖析
  蕴,也译为「阴」,是将同类的集在一起,是「聚集」的意思。处,也译为「入」,是指讯息进入的处所,从这里可以有种种的发展与生成,是「生长门」的意思。界,是以一定特性作为分类,有「种族」的意义[2]。
  如果从性质的不同来作分析,可以将人解析成「色、受、想、行、识」等五类,称为「五蕴」。其中,色,是指有形体、占一定空间、可见的物质类,涵盖了现代所说的皮肤、肌肉、头发、骨胳、五脏六腑等各种器官的生理构造。受,是指心里的感受,包括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中性感受等。想,是指心中的影像与映像,并包括对这影像与映像意义的想象、推敲、思考。行,是指心中的选择、决定,意向与意志力之类的。识,是指内心的分辨了别作用。后面的四类,都是心理层面的作用,是抽象、无形、不可见的。这五种剖析,将生理部分,只以色蕴表示,而心理部分,细地分为其它四类,可以说是一种特别注重心理层面的分析。
  如果从我们接触境界,认识境界的功能来作分析,那么,可以将人解析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类,称为「六入处」,也称之为「六根」。人类的所有认识,都是透过这六根,才能升起的。眼等前五根,是生理上的感官器官,也是五蕴中色蕴的一类,具有物质的特性,但微细不可见[3]。意根,是认识作用中,掌理意念发动、辨别认识、积聚储存、综合统一等等功能的,是属于非物质、抽象不可见的心理作用[4]。这六类的分析,属于生理构造就占了五类,可以说是特别注重生理层面分析的。
  如果以特性来分析,那么,可以将人解析为「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类,称为「六界」。其中,地是指身体中,具有坚固性质的部分,诸如骨胳、毛发、肌肉之类的。水是指身体中的所有液态类,特别强调其凝结的特性,诸如血液、唾液、汗液、尿液等。火是指人体中的温度,包括可以改变温度的各种热量产生与消耗。风是指各种气态类,特别强调其流动的特性,如呼吸的空气就是。引伸来说,地有支撑稳固的静态特性,与风的流动特性相对,虽然相对,但又可以相互循环变化。水有冷凝、凝聚的特性,与火的氧化燃烧、分解成热量的特性相对,虽然相对,但又可以相互循环变化。这四类特性,又称为「四大」,是普遍存在于所有物质类中的[5],当然是不限于人体方面的。空指的是空间,为提供四大存在的场所,也可以是四大中的空隙,例如我们的体腔。识,则是泛指我们觉知的心理作用。这六类的分析,前面五类,都是从物理性质上来分类的,可以说是特别注重物理层面的分析[6]。
  不论是重于心理层面解析的五蕴,或重于生理层面解析的六入处、重于物理层面解析的六界,依早期经典的纪录,佛陀总是教导我们,应当从这样的分析中,依着每一个分析,分别观察其无常、无我。例如,应当从五蕴中的每一蕴,观察到它的变化无常:生理是变化无常的,感受、思考、意向、认知,也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的,虽然它们之中,有某些变化是那么地细微不容易察觉。六入处的观察也一样,从每一处,以及经由每一处升起的各种心理反应(认识发展过程),观察到它们的变化无常。无常的观察,是体会无我的重要基础,而无我,又是进入解脱的重要关键[7],所以,不止观察无常,还可以观察苦、空(由观无常而心乐清净解脱,称之为空)[8]、不得自主的非我(无我)。这样的观察,都称为「正见」[9]。而六界,如佛陀回答他的儿子罗[目+侯]罗尊者说,可以依着地、水、火、风、空、识等每一项特性去分析,观察包括自身,以及外界的一切,看看有没有哪一种特性,可以有绝对的自主性,然后在这样的观察中,体验无我,断除自我的傲慢与执着,而契入解脱[10]。
依食而活
  除了蕴处界的剖析以外,还有一项普遍性,那就是:人的生存需要依赖食物。不仅是人类,一切众生,都要依赖食物而生存[11]。食物的种类很广,佛陀依其性质的不同,分为四大类:一、粗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12]。第一类的粗抟食,是指物质类的食物,饭菜、汤水属之。这类食物,供给人体热量与营养,提供生理机能正常运作的需求。我们每天都需要这类的食物,物质食物的需求,引发人类的经济活动。人们的经济活动,则常常超过基本生理的物质需求很多,以至于变得麻烦与复杂,不但影响到精神生活,也影响到佛法的修学。即使只是单纯的基本生理物质需求,如果没有获得适当的供给,那么,生理机能就难以正常运作。生理机能在无法获得正常运作下,必定也会影响到心智功能,而障碍佛法的修学。例如,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的苦行,当觉悟苦行无益于解脱时,心想「不可以此羸劣之体,求于上尊之道」[13],于是,重新接受了足够的食物,来调理生理,才有体力在菩提树下修禅观,智证解脱。又如,经中说,「有漏从用断」,这是说,除了饭菜饮食之外,诸如医药、住处、衣物等日用品,都与烦恼(漏)的断除有关:当使用这些日用品时,常要自我警惕,不可以为了名闻利养,也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高贵,而是为了维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是为了不障碍佛法的修学[14]。
  第二类细触食,指的是对境界的认识(触识),所生起的感受、思想、抉择、喜爱……等,种种心理反应,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滋养,类似于近代所说的精神食粮。第三类意思食,指的是活下去的希望(目标)与意愿。第四类识食,是指统摄身心的识。这个识,从一期生命的形成(识入母胎),到身心的成长(识缘名色),乃至于在一期生命结束之前,都需要依靠识的统合。识有这样强力的统摄特性,应该与强烈自我感下的爱染有关,所以,经中以「攀缘」来形容识,说识必定在色、受、想、行四个地方攀缘、安住、成长[15]。即使当生命中的色、受、想、行任一蕴败坏死亡了,也还不会停止这样强烈的执取力,所以会继续去攀缘、聚积、统摄其它诸蕴,以形成下一期生命。因为识具有这样强烈的执取力,所以又称之为「有取识」。
  在这四类滋养我们生命的食物中,前面三类,大致上现代的医学界与心理学界,也能有所涉入,但是第四类的识食,则很难被他们接受,因为以他们的能力,没有办法对识作出明确的定量与定性,即使作现象的观察记录,都有困难。缺少了对识食的理解,现代科学界对生命的认识,总会是少了那么一大块。
自我中心的情爱世界
  从识食的特性引入,让我们继续来剖析人性。识食的识,有攀缘、执取的特性,这样的特性,是来自于一般人随时都存在的自我感(我执),所以,一旦离开了自我感,识的攀缘、执取动力消失了,识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没有攀缘、执取的作用了。从这自我感出发,人性中充满着占有的爱:当下,爱自我,然后延展到爱自己喜欢的我所,不仅当下爱,还要在无限的未来中,期待(爱)自我能以各种型态长远地延续,也期望现在所有的,于未来继续长远地拥有[16]。例如,爱惜自己的身体与名声,爱我的家园,爱我的国家,乃至于保护生态爱地球,就是不会去爱跟自己毫不相关的,这些,都没有离开以这种自我(人类)为中心的爱。人们在这样的贪爱中,有着欢笑喜悦(合我意时),也充满着忧悲恼苦(不合我意时)。不论是欢笑或忧恼,总是在这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感)的情爱中,这是人性中最普遍的通性。
  另一种爱,是起于受人生忧悲恼苦逼迫的反动,对人生升起强烈的厌恶感,想摆脱生命以脱离苦迫,希望死后尘归尘,土归土,消散无余。这种以否定自我所表现的爱,经中称为「无有爱」[17]。这是不能真正觉悟自我感的错误,没有正确把握苦迫的根源,仍然存有自我感的厌世,还不离爱的范畴,所不同的,只是以否定的形式来表现罢了。
毅力、记忆与思惟
  除了自我感的爱染通性外,经中说,人类有「勇猛强记」的特性,能造业,能修行,能成佛[18],这也是人性中的另类特性。勇猛,就是有坚强的毅力,可以令人不屈不饶,坚守着自己立下的誓言,或抉择的目标。人类的这个特性,如果用于向善、向正道,就是一种可贵的精进力量,如果用于恶行、邪道,就成了助纣为虐的邪恶力量,所以,正见的建立,就显得格外地重要。强记,是指人类有很强的记忆力,过去所经历过的,即使经过长时间,仍然可以历历在目。记忆力有助于人们经验的累积,各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当然也包括智慧的增长。例如,经中说,要听闻正法,不仅听,还要「能持」[19],能持就是记忆,要记得住,才能继续作观察思惟,成就智慧。此外,过去的经验,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当我们经由感官接触到境界时,过去经验的比对,便成了当下认识的基础。如果发现现在所接触的境界,是过去记忆中的经验所没有的,那就成了一个新的经验。人们通常对一个新的事物,不知道如何反应,此时,会从记忆中,去寻找过去类似的经验,以为认识的参考。所以,可以说,我们是没有办法不活在过去的经验里的。活在过去经验里,有其正面的意义,例如,得以快速的判断反应,驾轻就熟,但也容易因而陷于执着成见的错误中。
  能作思惟,是人类的另一个特点。从生理结构来看,人类脑部的皮质构造,是所有动物中最独特的部分,它有着思惟的功能,让人类可以不只是凭着过去的经验来作反应。经中说,听闻正法后,还要能「内正思惟」[20],就是在心中作思惟观察,将道理彻底地融会贯通,知其然,也知所以然。往后,再经由思惟观察,人们可以从记忆中,检讨过去的错误与失败的经验,改正自己错误的认知,等到下一次行动时,才有如法导正的可能。所以,思惟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原动力;向善、向上、向解脱的推手。
人性中的善与恶
  人性中,有着深固自我感的爱染,这会是引发向下沉沦的恶行的。又有着能反省检讨,自我改正的思惟能力,这是能引发向上升华善行的。再加上不同程度的勇猛坚毅,意念强记的强化力量,使得人性中,有着复杂的善与恶交错。古人有认为「人性本善」的,也有认为「人性本恶」的,还有折衷说「不善不恶、亦善亦恶」的,其实,从佛法缘起的观点来看,「本际不可得」[21],推想人性「最初」的本质如何如何,其实只是个虚幻不实,没有实质意义的想象而已。不过,人性中,确实有着善恶交错的聚积。
  顺着自我感的爱染发展,就有顺境中的贪,逆境中的瞋,以及不知不觉执着沉迷的痴。贪、瞋、痴,可以说是涵盖了所有的烦恼与恶行了,尤其是瞋,从瞋心引发,小自对他人的冷漠与伤害,大到战争与破坏,不但造成自己的暴戾不祥,也使得他人陷于恐怖不安中,可以将长久以来所累积建立的情谊,毁于一旦,那真是赤裸裸的恶。能反省检讨,自我改正的思惟,就是惭愧心了。经中说,由于人有惭愧心,才能维持人伦,使人类有别于畜生,也才能有益于清净解脱的修学[22]。惭是从思惟、仰慕先圣先贤的德行中,对自己所做的罪过与不足,产生羞耻心,因而改过向上,这是主动发自于自己内心的向善力量。愧是在社会伦理道德的舆论、修行团体戒律的约束下,对违反制约的恶行,产生羞耻心,因而改过向上,这是来自于外在约束的向善力量[23]。如果能够善用人性中的善,多发扬人性中的惭愧特质,减少自我感的爱染发展,就是向善、向上,向于解脱的修学了。
 
注解 
[1]「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云何三种观义?比丘!若于空闲、树下、露地,观察阴、界、入,正方便思惟其义,是名比丘三种观义。」《杂阿含第四二经》 
[2]「所知境中,或说名蕴,或名处界,由蕴、处、界三义别故。别义者何?颂曰: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论曰:积聚义是蕴义,生门义是处义,种族义是界义……」《顺正理论》(大正二九‧三四三中)。又如《俱舍论》说:「心、心所法生长门义,是处义。」(大正二九‧五上) 
[3]「佛告彼比丘:眼是内入处,四大所造净色,不可见,有对。耳、鼻、舌、身内入处,亦如是说。」《杂阿含第三二二经》 
[4]「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杂阿含第八0经》 
[5]「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杂阿含第六一经》 
[6]「我们的身心自体,释尊分别为:重于心理分别的是五蕴pan~ca-skandha;重于生理分别的是六处s!ad!-a^yatana;重于物理分别的是六界s!ad!-dha^tava。身心自体,不外乎蕴、界、处。」《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二页,印顺法师着。另在《佛法概论》中作:「蕴观,详于心理的分析;处观,详于生理的分析;界观,详于物理的分析。」 
[7]「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杂阿含第二七0经》 
[8]「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杂阿含第三二二经》 
[9]「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见。……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杂阿含第一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切无常。云何一切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若眼触因缘生受──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彼亦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阿含第一九五经》 
[10]「佛告罗[目+侯]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目+侯]罗!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若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是名断爱缚、诸结,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杂阿含第四六五经》 
[11]「所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杂阿含第四八六经》 
[12]「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粗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杂阿含第三七一经》 
[13]「尔时,我复作是念:不可以此羸劣之体,求于上尊之道。多少食精微之气,长育身体,气力炽盛,然后得修行道。当食精微之气,时五比丘舍我还退:此沙门瞿昙性行错乱,以舍真法而就邪业。」《增一阿含三一品第八经》 
[14]「云何有漏从用断耶?比丘!若用衣服,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蚊虻风雨寒热故,以惭愧故也。若用饮食,非为利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断、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隐无病故也。若用居止房舍、床褥卧具,非为利故,……但为疲倦得止息故,得静坐故也。若用汤乐,非为利故,……但为除病恼故,摄御命根故,安隐无病故。若不用者,则生烦恼忧戚,用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用断也。」《中阿含第十经》 
[15]「离色界贪已,于色意生缚亦断。于色意生缚断已,识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受、想、行……。」《杂阿含第六四经》 
[16]「云何食集如实知?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杂阿含第三四四经》
 爱自性者,略有三种:一、后有爱,二、[喜+心]贪俱行爱,三、彼彼喜乐爱。如是三爱,略摄为二:一者、有爱,二者、境爱。后有爱者,是名有爱。喜贪俱行爱者,谓于将得现前境界,及于已得未受用境,并于现前正受用境所有贪爱。彼彼喜乐爱者,谓于未来所希求境所有贪爱。当知此中由喜贪俱行爱故,名爱结系;由后有爱及彼彼喜乐爱故,名爱锁系。」《瑜伽师地论》(大正三0‧七八二上)
 「此自体爱与境界爱,如约现在、未来二世说,即四爱:爱,后有爱,贪喜俱行爱,彼彼喜乐爱。前二为自体爱,后二为境界爱。」《佛法概论》第八七页,印顺法师着。 
[17]「复有三法,谓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长阿含第九经》
 「无有爱云何?答:欣无有者,于无有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着爱染,是谓无有爱。此复如何?如有一类,怖畏所逼、怖畏所恼,忧苦所逼、忧苦所恼,苦受触故,作是念言:云何当令我身死后断坏无有,永绝众病,岂不乐哉。」《集异门足论》(大正二六‧三八二中) 
[18]「佛告比丘:阎浮提人,有三事胜拘耶尼人。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长阿含第三0经》 
[19]「精勤方便,随时往诣沙门,专心听法,闻则能持……。」《杂阿含第九二九经》 
[20]「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杂阿含第八四三经》 
[21]「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中论》(大正三0‧一六上) 
[22]「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浑乱,如畜生趣。……世间若无有,惭、愧二法者;违越清净道,向生老病死。世间若成就,惭、愧二法者,增长清净道,永闭生死门。」《杂阿含第一二四三经》 
[23]「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崇重贤善,羞耻过恶,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谓依世间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羞耻过罪,对治无愧,息诸恶业。羞耻过恶,是二通相。」《成唯识论》(大正三一‧二九下)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二节 我们的认识发展过程
下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流传人间的佛法 第三节 佛教思想史概观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一节 菩萨行与大乘佛教的开展..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流传人间的佛法 第三节 佛教思想史概观..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二节 无我下的轮回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二节 对治与调伏
 阿含字典(2)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一节 人与人性的剖析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三节 业力的形成与展现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八章 归依与受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行为平坦的道路[栏目:星云法师]
 保持无所得的心态就拥有圆满人生[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乙酉冬起七法语[栏目:明海法师]
 怎样才能使布施、持戒等善法成为解脱成佛之因?[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五讲[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梦参老和尚略谈不净观[栏目:梦参法师]
 法海集一 第三部分:福德与智慧 2 以佛子行礼赞文明福智双[栏目:法海集]
 七支供第一支:顶礼[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