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一章 序说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81
《如来藏之研究》
 
自 序˙第一章 序说(12/12/2004 Rev.0)
 
 
〈自序〉研读参考:
 1.写作动机:连同过去写的《唯识学探源》(1940/35岁)、《性空学探源》(1944/39岁),本书的完成(1981/76岁),完成了「探求大乘三系的渊源」的心愿。
 2.叙述本书内容之摘要:
  a)如来藏的原始说,是真我。
  b)由「法身遍在」,「涅槃常住」的信仰,通过法法平等(法华经)、法法涉入(华严经)的初期大乘经说而引发出来。
  c)是西元三世纪以后的后期大乘思想。
  d)与教界(原始、部派、初期大乘)公认「依空无我得解脱」的教说不同。
  e)没有忘却释尊教法的大乘者,对于如来藏我,起来给以合理的解说(抉择):
   —以「真如空性」、「缘起空」来解说如来藏。
   —以佛的「自在」来解说如来藏「我」。
   —众生位上的如来藏,被解说为「无我如来之藏」。
   —以「当有」取代「悉有」来解说「一切众生有佛性」。
 
第一章 序说(建议先读第3节,再读第1、2节)
1-1.〈第一节 如来藏学在佛教中的地位〉研读参考:
 1.如来藏说兴起与兴盛的时代:约于西元三世纪兴起,西元四、五世纪中兴盛。《中观》没提到如来藏说,但提婆的弟子罗[目+侯]罗跋陀罗已有以常乐我净解说「八不」的传说,四世纪以来大乘佛教的经论,包括推崇弥勒菩萨的瑜伽派,都不能不对如来藏说有所说明(p.147/-5)。
 2.如来藏说富有「真我论」的特色,如《大般涅槃经》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与中观的「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不同;也与瑜伽的依虚妄分别阿赖耶识为「所知依」不同。
 3.如来藏学在各个时空佛教中的地位:
  —在印度,中观与瑜伽都说如来藏说是不了义的,但其教说通俗而又切要,终究成为后期大乘(经)的主流。
  —在西藏,实际上虽以如来藏思想为主流,但因为其重论书的风气,表面上只承认大乘的「中观见」与「唯识见」,而不承认以经典为主的「藏性见」存在,然觉曩巴派以如来藏十经为后*轮,是了义经,透露了实际状况。
  —在中国,中国佛教是重经的,如来藏、佛性法门均以经典呈现,受到中国佛教高度的赞扬与尊重,如贤首的「说性起」、禅宗的「说性生与如来藏禅」、天台的「说性具」,近代太虚大师也以此为宗本(赞为「法界圆觉」)来说明或融贯一切。如来藏说,可说是中国佛学的主流!
 
1-1.问题思考:
 1-1-1.如何推断「如来藏说的兴起,约在西元三世纪」?
 1-1-2.试举例说明如来藏说为明、清以后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想。
 1-1-3.如来藏说成为西元五世纪后印度佛教的主流思想了吗?为什么?
 1-1-4.如来藏说成为西藏佛教的主流思想了吗?为什么?
 
1-2.〈第二节 与如来藏有关的经论〉研读参考:
 1.中国传译宣说如来藏的经典共有16部(287~680年译出),论典共有3部(508~691年译出)。
 2.《究竟一乘宝性论》与《无上依经》这「一经一论」,在印度佛法演化史中是值得重视的,也是秘密大乘佛教的先声。
 
1-2.问题思考:
 1-2-1.《究竟一乘宝性论》是诠释哪部经的?
 1-2-2.如来藏说与藏识(阿赖耶识)合流的典型经典是哪一部?
 
1-3.〈第三节 如来藏的名称与意义〉研读参考:
 1.「如来」与「藏」都是印度固有的用词。
 2.「如来」的二个意义:
  a)佛陀的果德,十号之一,意指「悟入真如(不变的真理)而来成佛」者。
  b)众生流转生死不变主体(我)的别名。
 3.「藏」有三义:
  a)胎藏:虽未出生,但已具足血统(德行)。此与《梨俱吠陀》创造「生主神」的「金胎」说有关,也与种姓有关。胎藏的意义,是「藏」义中最重要者。
  b)界藏:虽未出现,但已具足此性,如从金矿炼金。
  c)摄藏:指被烦恼所覆藏。
 4.如来藏是如来在胎藏中,也就是众生(因)位的如来。从「如来常住不变」的思想,而理解出众生本有如来体性。
 
1-3.问题思考:
 1-3-1.试从「如来」一词说明佛法与神教的根本不同。
 1-3-2.试解说十四无记的内容。
 1-3-3.如来藏说有可能与哪些世俗思想融合呢?
 1-3-4.为何印顺法师说后期大乘的如来藏说是「从博返约」?
 1-3-5.试列出您所读到的如来藏之种种异名。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来藏之研究 第二章 如来藏思想探源
下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八章 归依与受戒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一节 人与人性的剖析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二节 缘起法下的三法印与空..
 阿含字典(3)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二节 我们的认识发展过程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流传人间的佛法 第一节 佛陀的初转*轮--四圣..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三节 业力的形成与展现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一节 佛陀之所以为佛陀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一节 菩萨行与大乘佛教的开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苑谈丛 第三章 佛教的仪式(一)日常行事[栏目:法苑谈丛]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一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四三四 鸳鸯本生谭[栏目:第九篇]
 修行是要在心地上做功夫[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礼佛拜佛 相貌圆满[栏目:宣化上人]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八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修行就是发慈悲心、菩提心,还债消业的过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宗镜录卷第二十一[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法演~闲田地[栏目:禅诗三百首]
 东方精神(川端康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