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佛之道 8 大乘不共法 禅波罗蜜
 
{返回 厚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12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

伍、禅波罗蜜(p.313~p.334)

释厚观(2002.11.6)

一、禅定阶位(四禅八定):


                    ┌─未至定
        ┌初  禅──┤
        │          └─根本定
        ├───────中间定
        │          ┌─近分定
        ├第二禅──┤
        │          └─根本定
四禅──┤          ┌─近分定
        ├第三禅──┤
        │          └─根本定
        │          ┌─近分定
        └第四禅──┤
                    └─根本定
                    ┌─近分定
        ┌空无边处─┤
        │          └─根本定
        │          ┌─近分定
        ├识无边处─┤
        │          └─根本定
四无色定┤          ┌─近分定
        ├无所有处─┤
        │          └─根本定
        │            ┌近分定
        └非想非非想处┤
                      └根本定

二、依九种定引发无漏慧

(一)《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7c9~10:

「九地无漏定:四禅、三无色定、未到地、禅中间,能断结使。」

(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61,大正27.816c29~817a5;818a19~b16;《俱舍论》卷28,大正29.149b~c;《成佛之道》(增注本)p.205)

(二)为何「初禅以上的近分定」无法引发无漏慧?

众贤造《顺正理论》卷78,大正29,765b15~19:

唯初近分亦通无漏,皆无有味,离染道故。上七近分无无漏者,于自地法不厌背故。唯初近分通无漏者,于自地法能厌背故;此地极邻近多灾患界故;以诸欲贪由寻伺起,此地犹有寻伺随故。

三、(p.313)定与慧

(一)从修习成就来说:定与慧,在修习成就的声闻、菩萨行中,是相应不离的,称为「止观双修」,「定慧均等」。也就因此,声闻及菩萨法中,每以禅及三摩地等定,来称那与慧相应的禅定。声闻法中,如空三摩地,胜义禅1等;大乘如首楞严三摩地2,如来禅3等。

(二)从下手学习,及定慧的特殊性能来说:定与慧二者是有分别的。所以声闻法的三增上学,心增上学以外,有慧增上学;大乘法的六波罗蜜多,禅波罗蜜多以外,有般若波罗蜜多。

四、(p.314)定与慧是大乘行果的心髓,也是声闻行果的要目。

菩萨的修行,虽重在菩提愿,大悲心,回向等功德,但如没有定慧,这一切都是不能成就的。对于定、慧──止、观的尊重修习,为修学大乘行的要着。

五、(p.314)「止与观」、「定与慧」

(一)止:梵语奢摩他(Zamatha),译义为止,《经》说止是「心一境性」(《解深密经》

卷3,大正16,698b);「内心相续」(《解深密经》卷3,大正16,698a)。所以止是安心一境而不散动的。

定:是「平等持心」的意思。

(二)观:梵语毗钵舍那(vipaZyanA),译义为观,《经》说观是:「正思择,最极思择,

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解深密经》卷3,大正16,698a)。

慧:是以观察抉择为特性的。

有人以为明了就是观慧,这是不合经义的。

※止→定:平等持心。

观→慧:以观察抉择为特性。

六、(p.315)修习止观之次第

(一)「修习止观者,应先修习止;止成观乃成,次第法如是。」

1、止与观不同,若修习止观,就应先修止。这不是说:把定修好了,再来修习观慧。

2、事实上,止与观有互相助成的作用。在没有修止成就以前,也是有散心观察慧的。

那怎么说先修止呢?在止与观的修习过程中,一定先修止成就;止成就了,然后才能修观成就。如定心不成就,那观慧也是不会成就的。依这个意思,所以说先修止。经中说到止观,定慧,禅慧,也总是先定而后慧的。这是修习的必然次第。

(二)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1-12

定与慧,要修习而成。分别的说:修止──奢摩他可以得定,修观──毗钵舍那可以成慧。止是住心于一处,观是事理的观察,在修持上,方法是不相同的。但不是互不相关,而是相互助成的,如『杂阿含经』卷17(大正2,118b)说:「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依经说,有先修止而后成观的,有先修观而后成止的。一定要止观双修,才能得(浅深不等的)种种解脱界。

『增支部』分为四类:一、修止而后修观;二、修观而后修止;三、止观俱修;四、掉举心重的,在止观中特重于修止。(《增支部》「四集」,日译南传18册,p.276;《杂阿含经》卷21,大正2,146c-147a)

这可见,止与观,定与慧,可以约修持方法而分别说明,而在修持上,有着相成的不可或缺的关系。

所以『大毗婆沙论』引『法句』说:「慧阙无静虑(禅),静虑阙无慧;是二具足者,去涅槃不远。」(卷134,大正27,693b)

(三)《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4(福智之声出版社,p.344-346;佛教书局,民国70年7月,p.377-379)

[问:]......观前修止为何耶?

[答:]如《解深密经》说:若以观慧而修思择,最极思择,乃至未起身心轻安,尔时但是毗钵舍那相应作意,生轻安已乃名妙观。故先未得止者,仅以观慧而修思择,终不能发身心轻安所有喜乐。若得止已,后以观慧思择而修,轻安乃生,故观须止因,下当广说。故若非仅由住一境,即以观慧思择之力,若能引发轻安之时,乃是成办毗钵舍那。虽缘空性为境,若但由其住一所缘引生轻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非此即毗钵舍那。

又未得止者,先求了解无我之义,次缘此义数数思择,由此思择不能得止。若不思择安住而修,由此为依虽可得止,然除修止之外而无修观之法,更须修观,故仍未出先修止已次修胜观决定次第。若不以思择引发轻安建立为观者,则先修止,次乃修观,全无正理。若不如是次第而修,亦不应理。《解深密经》说要依奢摩他乃修毗钵舍那。又「依前而生后」说六度中静虑与般若之次第,及依增上定学而生增上慧学之次第,皆先修止而后修观。

又如前引〈菩萨地〉文,〈声闻地〉亦说当依奢摩他而修毗钵舍那。《中观心论》及《入行论》、《修次三编》、智称论师、寂静论师等,皆说先修奢摩他已后修胜观。故印度少数论师,有说无须别求正奢摩他,最初即以观慧思择,亦能引生毗钵舍那者,违诸大辙所造论典,非诸智者可凭信处。

又此止观次第,是就新生之时应如是修;若先已生,则无决定次第,亦可先修毗钵舍那,次修奢摩他。

[问:]何故《集论》说有先得胜观而未得止,彼应依观而勤修止耶?

答:此非说未得第一静虑未到定所摄之止,是说未得第一静虑三摩地以上之止。此复是说证四谛已,次依此观而修第一静虑以上之止。《本地分》云:「又已如实善知从苦至道,然未能得初静虑等,于此无间住心,更不择法,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又为便于立言说故,于九住心通说为止,思择等四通说名观。然真实止观如下所说,要生轻安乃可安立。

七、(p.316)修定之目的

(一)《成佛之道》(增注本)p.316

声闻人大乘行人

1、得现法乐住1、引发身心轻安。

2、得殊胜知见2、引发神通等功德。

3、得分别慧3、能深入胜义。

4、得漏尽解脱4、作饶益众生的种种事业。

(二)《大智度论》卷47,大正25.400a5~8

如佛说有四修定:一者、修是三昧,得现在欢喜乐;二者、修定得知见,见众生生死;三者、修定得智慧分别;四者修定得漏尽。

(三)《俱舍论》卷28,大正29.150a16~18

契经复说四修等持:一为住现法乐、二为得胜知见、三为得分别慧、四为诸漏永尽修三摩地。

※参见:《法蕴足论》卷8〈修定品第14〉,大正28,489b-491b。

(四)印顺导师:《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p.11~19(摘录)

1、得现法乐住:「现法乐」是现生的,不是来生的。修习禅定者,能得到现生的禅定乐,不但是心的明净、轻安,身体也随定而得轻安。

2、得殊胜知见:得胜知见,又可分三类:

(1)修光明想:在修定中,如修光明想,能依光明相而见天(神)的形色,与天共会、谈论,进而知道天的姓名,苦乐,食,及天的寿命等。修光明想成就的,能见天人,生于光天4、净天5。

(2)修净想:也就是「净观」,如「白骨观」,或如「十遍处」6中的「前八遍处」──地遍处,水,火,风,青,黄,赤,白遍处,都是净观。如地遍处是观大地的平正净洁,没有山陵溪流;清净平坦,一望无际的大地,于定心中现前。水,火,风,也都是清净的。观青色如金精山,黄色如瞻婆花,赤色如赤莲花,白色如白雪,都是清净光显的。净观是观外色的清净,近于清净的器世间。光明想与净色的观想,是胜解作意(假想观),而不是真实观。是对于定心的增强,烦恼的对治,而不是引向解脱的胜义观慧。如专在色相──有情(佛也在内)与国土作观,定境中的禅心明净,色相庄严,与禅定的「现法乐」相结合,不但远离解脱,更可能与见神见鬼的低级信仰合流。

(3)发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等五通。

3、为得分别慧:修学禅慧的,依佛法说,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学。深入禅定而定心明净的,出定以后,有定力的余势相随,似乎在定中一样,这才能语默动静,往来出入,触处历历分明,不妨说语默动静都是禅了。这是修定者所要得到的;在初学进修中,这就是「守护根门」、「饮食知量」、「觉寤瑜伽」、「正知而住」的「正知而住」了,如《瑜伽师地论》(大正30?414a-417a)说。

4、为得漏永尽:生死的根源是烦恼,所以只有净除一切烦恼,才能证无学,得究竟的解脱。

八、(p.316) 『依慈住净戒』,为修定所不可缺的资粮。

《成佛之道》(增注本)p.118-119:

修习禅定,不可不先有两项准备,否则可能会弊多于利。

一、依于慈心:修定,不是为了好奇,不是企图满足无限的欲乐,延寿长生,或者为了引发神通来报仇;要存着慈念,就是利乐众生的意念来修定。有慈心,心地就柔和,容易修习成就。成就了,也不会利用定力通力来娆乱众生,如聚众作乱等。

二、住于净戒:必须受持净戒(十善等),身口有善良的德行。如行业不端,修定就会招魔着邪。成就定力,也是邪定,结果是成为魔王眷属,自害害人。

九、(p.316)调身、调息、调心

《成佛之道》(增注本)p.120:

调摄的对象,有三事──身、息、心,如《小止观》等说。

调身:身体要平稳正直,舒适安和,不得随便动摇,也不使身体有紧张积压的感觉。闭目,闭口,舌抵上颚,也不可用力。

调息:呼吸,要使之渐细渐长,不可有声,也不可动形,似有似无,但也要渐习而成,不可过急。

调心:使心系念缘中,不散乱,不惛沉,不掉举,心意集中(归一)而能平正,自然安定。

三者有相互关系,以心为主,在身体正常的安静中,心息相依,而达定境。

十、修定之前方便:

(一)《成佛之道》(增注本)p.192-199:

1.密护于根门(守护六根)。

2.饮食知节量。

3.勤修寤瑜伽。

4.依正知而住。

5.知足。

6.心远离。

※(1、2、3、4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3-24,大正30,406b-417a)

(二)《成佛之道》(增注本)p.199-202:

1.离五欲:(1)色、(2)声、(3)香、(4)味、(5)触。

2.弃五盖:(1)欲贪盖 ---- 修不净想。

(2)瞋恚盖 ---- 修慈悲想。

(3)惛沉睡眠盖 -- 修光明想。

(4)掉举恶作盖 -- 修止息想。

(5)疑盖 ----- 修缘起想。

(三)《天台小止观》二十五方便(《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46,462c-466c)

1、具五缘:(1)持戒清净、(2)衣食具足、(3)闲居静处、(4)息诸缘务、

(5)得善知识。

2、呵五欲:(1)色、(2)声、(3)香、(4)味、(5)触。

3、弃五盖:(1)贪欲盖、(2)瞋恚盖、(3)睡眠盖、(4)掉悔盖、(5)疑盖。

4、调五事:(1)调节饮食、(2)调节睡眠、(3)调身(4)调气息、(5)调心。

5、行五法:(1)欲、(2)精进、(3)念、(4)巧慧、(5)一心。

(另参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2,大正46,484a-490c)

※《大智度论》卷17 →十五方便:(1)呵五欲、(2)弃五盖、(3)行五法。

※有关修定之前方便,另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2~卷25,大正30,401c-423b;《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4:福智之声出版社,民国78年,p.346-347;佛教书局,民国70年,p.379-380。

十一、(p.316)禅定之障碍及其对治方法→依八断行灭五过失。

八断行五过失│《成佛之道》页数│《菩提道次第广论》页数

1欲─┐│ │

2精进├─A对治懈怠│ p.317-318│ p.349-350【p.383】

3信│││

4轻安┘││

5正念──B对治忘圣言│ p.318-326│ p.350-365【p.384-400】

6正知──C治惛沉掉举│ p.326-327│ p.365-368【p.400-403】

7思───D对治不作行│ p.327-328│ p.367-372【p.403-407】

8舍───E对治作行│ p.328│ p.373【p.408】

※参见:

1、世亲:《辩中边论》卷中(大正31,471b-c)

2、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4-15(福智之声出版社,未载明出版年,p.349-375;

【】所示者为:佛教书局,民国70年7月,p.381-410)

十二、(p.317) 依「1欲、2精进、3信、4轻安」→对治第一种过失「懈怠」。

「懈怠为定障,信勤等对治。」

┌ 4身心轻安────────无疲厌、懈怠尽除。

(一)│ 2精进修学禅定─────引生身心轻安。

│ 1强烈愿欲修学禅定──方能起精进修学禅定之心。

└ 3于禅定功德生坚信心─方能起希求愿欲修学禅定之心。

(二)3信(欲之因)→1欲(勤之所依)→2勤(能依)→4轻安(勤果)→对治懈怠(信为欲依,欲为勤依)。

(三)深信禅定功德:

a、得现法乐住,身心轻安,于善所缘心随欲而转。

b、息灭颠倒散乱,诸恶行皆不得生,随所修善皆强而有力。

c、由止为依,能引神通变化。

d、由止为依,能生毗钵舍那(观),能速断生死根本。

(四)《菩提道次第广论》p.349-350;【p.383】:

若不能灭不乐修定,乐定障品所有懈怠,初即于定不令趣入,纵一获得亦不能相续,速当退失,故灭懈怠为初切要;若能获得身心轻安,喜乐增广,昼夜行善能无疲厌,懈怠尽除。然生轻安,须于能生轻安之因妙三摩地恒发精进。然生精进,须于正定具足恒常猛利希欲;欲乐之因,须由观见正定功德生坚信心─故应先思正定功德,数修信心。此等次第修者,观之极显决定,故应认为最胜宗要。《辨中边论》云:「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所依谓欲勤所依故,能依谓勤或名精进,欲因谓信深忍功德,勤果谓轻安。

此中所修正定功德,谓由获得奢摩他已,现法乐住,身心喜乐及由获得身心轻安,于善所缘心如欲转。

又由息灭于颠倒境散乱无主,则诸恶行皆不得生,随所修善皆有强力。

又止为依能引神通变化等德。

尤由依止能生通达如所有性毗钵舍那,速疾能断生死根本。

若能思惟此诸功德,则于修定增长勇悍,生勇悍故恒乐修定,极易获得胜三摩地,得已不失,能数修习。

十三、(p.318) 依「正念」对治第二种过失「忘圣言」(住所缘时应如何修)

「正念曾习缘,令心不余散,明记不忘念,安住而明显。」

(一)正念 = 使心安住于同一境相,不令散乱(于所缘令心不散)。

(二)圣言 = 圣者所开示的法义,在此指修止(禅定)的所缘。

(三)曾习缘 = 曾经惯习了的所缘境。

※以「正念」为主、「正知」为助来修习,使心能明白的记忆所缘┬─安住。

└─明显。

(参见:《菩提道次第广论》p.350-365;【p.384-400】)

十四、(p.320)所缘(修禅定时心所住的对象)之二大原则

「圣说是所缘,能净惑障者,或顺于正理,能向于出离。」

(一)能净治惑障:(五种净行所缘)

1、不净观:对治贪欲。(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6,大正30,428c-429c)

2、慈悲观:对治瞋恚。(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6,大正30,429c)

3、缘起观:对治愚痴。(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0a)

4、界差别观:对治我执(我慢)。(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0c)

5、数息观:对治寻思散乱。(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0c-433c)

(二)契顺于正理:(五种善巧所缘)

1、蕴善巧。(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3c3-434a3)

2、界善巧。(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a3-11)

3、处善巧。(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a11-22)

4、缘起善巧。(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a22-b6)

5、处非处善巧。(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b6-12)

「处

<lb n="0434b07"/>非处善巧,当知即是缘起善巧差别。此中差

<lb n="0434b08"/>别者,谓由处非处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

<lb n="0434b09"/>平等因果道理,则善不善法有果异熟。若诸

<lb n="0434b10"/>善法能感可爱果异熟法,诸不善法能感非

<lb n="0434b11"/>爱果异熟法。若能如是如实了知,名处非处

<lb n="0434b12"/>善巧。」(《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b6-12)</p>

※出世断惑的总相所缘: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性空。(p.321)

十五、(p.321)《瑜伽师地论》谈到的四种所缘

《瑜伽师地论》卷26-27,大正30,427a-435b:

(一)遍满所缘┬─ 1、有分别影像。(观)

│2、无分别影像。(止)

│3、事边际性┬─ a尽所有性。7

│└─ b如所有性。

└─ 4、所作成办。(止与观的修行成就)

(《瑜伽师地论》卷26,大正30,427a-428c)

(二)净行所缘┬─ 1、不净。

│2、慈愍。

│3、缘性缘起。

│4、界差别。

└─ 5、阿那波那念。

(《瑜伽师地论》卷26-27,大正30,428c-433c)

(三)善巧所缘┬─ 1、蕴

│2、界

│3、处

│4、缘起

└─ 5、处非处

(《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3c-434b)

(四)净惑所缘┬─ 1、世俗道净惑所缘┬─ a、厌下地 - 粗、苦、障。

│└─ b、欣上地 - 静、妙、离。

│(《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b-c)

└─ 2、出世间道净惑所缘 - 苦、集、灭、道四圣谛。

(《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c-435b)

十六、(p.322)念佛法门之类别

(参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54-868)

(一)称名念佛

(二)观相念佛┬─ a念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色身相。

└─ b念佛五分功德法身、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法身相。

(三)唯心念佛

(四)实相念佛

十七、(p.322)念佛之功能

(一)浅一些,念佛有忏业障,集善根的功能。(戒)

(二)深一些,就缘相成定,更进而趣入证悟。(定、慧)

十八、(p.322)在大乘五净行中,早就有以「念佛」来替代「界分别」。

(一)《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之五净行所缘:1、不净;2、慈愍;3、缘性缘起;4、界差别;5、阿那波那念。

(二)大乘之五净行所缘:1、不净;2、慈愍;3、缘性缘起;4、念佛;5、阿那波那念。

十九、(p.322)大乘定学之特色:(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212)

(一)菩提心相应(萨婆若 = 一切智)

(二)方便力→入禅而不为禅力所拘。

(三)大悲心→教他人入禅。

(四)无所得般若相应→「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波罗蜜」、「不见法若乱若定」。

※《大品般若经》卷5,大正8,250a:

云何名禅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自以方便入诸禅、不随禅生;亦教他人入禅;以无所得故。

二十、(p.323) 念佛法门应注意事项

(一)「念佛由意念,真佛非像佛。」

1、《成佛之道》p.323 ~324:

系念佛为所缘而修习时,应知这是由意念的。一般散心的称名念佛,也还要重在意念,何况缘佛相而修止?……

修止成定,是定中意识,不是属于五识的。所以如眼识取色相而修,就是心『由外门转』,这是怎么也不会入定的。……在修时,应觉得所念的是「真佛」,并非木石等「佛像」。这才能修习成就时,佛现前住,放光说法等。如作为佛像而修,就失去这些功德了。

2、《菩提道次第广论》p.357-358;【p.391-392】:

「所缘处非是现为画铸等相,要令现为真佛形相。以三摩地非于根识而修,要于意识而修。妙三摩地亲所缘境即是意识亲所缘境,须于意境摄持心故。」

(二)初修念佛时必须专一所缘,切勿念此念彼随易变更所缘。

初取佛相而修习时,勿急求明显,勿急求微细,否则反成定障。

※(参见《成佛之道》p.324;《菩提道次第广论》p.358-359;【p.391-393】)

(三)意识所现起的佛相,必须与原来之所缘因果相应。

1、显色相应→若欲修黄,而现为红则不相应。

2、形色相应→若欲修坐,而现为立则不相应。

3、数量相应→若欲修一,而现为二则不相应。

4、形体相应→若欲修大,而现为小则不相应。

二一、(p.324)数息观

(一)(p.325)息依缘身心而转。

《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0c5~26: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

入息出息有二所依。何等为二?一身;二心。所以者何?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若唯依身而息转者,入无想定、入灭尽定、生无想天诸有情类彼息应转。

若唯依心而息转者,入无色定、生无色界,彼息应转。

若唯依身心而转非如其所应者,入第四静虑、若生于彼诸有情类,及羯罗蓝、頞部昙、闭尸8等位诸有情类,彼息应转,然彼不转,是故当知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

(二)(p.325)六妙门:

1、数:以息为所缘,如念佛的捏念珠一样,使心在息──所缘上转,不致于忘失。以做到一息一息的不加功力,忆念分明为限。

2、随:久久心静了,不再会忘失,就不必再数,只要心随于息,心息相依,随息而上下,觉息遍身等。这样,连记数的散乱,也离去了。

3、止:久久修息渐成,心与息,如形影的不离。忽而心息不动,身心泯然入定,也就是修止成就。

4、观。

5、还。

6、净。

(参见《六妙门》,大正46,549a~)

(三)(p.326)错误的出入息:

1、风:息出入时,如风的鼓荡一样,出入有声。

2、喘:虽然出入无声,但不通利(艰濇),如刀刮竹一样,一顿一顿的有形可见。

3、气:虽然通利了,但口鼻仍有气入的感觉。

正确的出入息:

4息:离此风相,喘相,气相,微密匀长,『若存若亡』,才合于息相的标准。

二二、(p.326)以「正知」对治第三种过失「惛沉、掉举」(住所缘后应如何修)

「觉了沉与掉,正知不散乱。」

(一)抉择惛沉、掉举之相:

1、掉举:掉举是贪所摄,是染着可爱境、心不自在、引起心的外散。

2、惛沉:惛沉是痴所摄,是身心沉重,引起摄心所缘的力量低弱,不大明显。

(二)生起觉了沉、掉正知之方便:

1、如在修习中,觉得影像不安定,不明显,或觉得心力低弱,不能猛进,这就是微细沉、掉存在的明证。

2、只要「正念」安住,相续忆念、绵密的照顾就能生起「正知」。

(三)生起正知:

1、惛沉、掉举生已,能立刻生起正知,如实了知。

2、惛沉、掉举未生将生,能以正知,预为觉了。

(参见:《菩提道次第广论》p.365-368;【p.400-403】)

二三、(p.327) 以「思」对治第四种过失「不作行」

「为断而作行,切勿随彼转。」

(一)「不作行」:虽以「正知」觉了惛沉、掉举,但若以为此惛沉、掉举微劣短促不能造业、放纵它而不加以断除,此即称为「不作行」。

(二)「思」:以「正知」觉了惛沉、掉举之后,以强烈之意志力欲断去惛沉、掉举,此种作意(意志力)即称为「思」。

(三)去除惛沉、掉举之方法

A、去除惛沉之方法:

1、如惛沉不太严重的,那么沉相现前,就举心而使他明了有力;或修观察。

2、如沉没重的,应作意诸可欣事。(如观佛功德,思惟三宝及菩提心之胜行。)

3、修光明想。9

4、读诵惛沉、睡眠过患之经论。

5、以冷水洗面。

B、去除掉举之方法:

1、如掉举不太严重的,那么掉相现前,那就下心而使他舒缓;或专修安住。

2、如掉举重的,应作意诸可厌事。(如思惟无常等。)

C、若惛沉太浓厚或数现起,若掉举太猛烈或太延长:应暂舍正修先求对治,待沉、掉除已,后乃修习。

(参见:《菩提道次第广论》p.368-372;【p.403-407】)

二四、(p.328)以「舍」对治第五种过失「作行」

「灭时正直行,断于功行失」

(一)「作行」:灭除惛沉、掉举之后,仍如前策励而修是谓「作行」。

(二)「舍」:惛沉、掉举已灭之后,不加功用,让心在平等正直的情况下自由进行。

┌ 1、受舍 - 不苦不乐受。(三受之一)

※舍┤ 2、无量舍 - 舍无量心。(四无量心之一)

└ 3、行舍 - 不加功用、任运而转。

(此处以舍对治作行之「舍」为「行舍」)

(参见:《菩提道次第广论》p.373;【p.408】)

二五、(p.329)九住心(从初学的摄心到成就正定的修习过程)

┌─ a安住所缘的过程┬─1、内住────┐

││2、续住(等住)┴─力励运转作意

││3、安住──┐

(一)─┤└─4、近住│

│b降伏烦恼的过程┬─5、调顺├───有间缺运转作意

││6、寂静│

│└─7、最极寂静┘

│┌─8、专住一趣────无间缺运转作意

└─────────└─9、等持──────无功用运转作意

※参见:《成佛之道》p.329-331。

《瑜伽师地论》卷30,大正30,450c-451b。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6,p.376-380;【p.411-416】。

(二)九住心之定义《成佛之道》(增注本)p.329-331

1、内住:就是要收摄此外散的心,使心住到内心所缘上来,不让他向外跑。

2、续住:心住内境,相续而住,不再流散了。

3、安住:虽说相续而住,但还不是没有失念而流散的时候。但修习到这,能做到妄念一起,心一外散,就立即觉了,摄心还住于所缘中。

4、近住:这是功夫更进了!已能做到不起妄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了,先为制伏。这样,心能安定住于所缘,不会远散出去,所以叫近住。

☆前四住心,是安住所缘的过程。

5、调顺:色、声、香、味、触──五欲,贪、瞋、痴──三毒,加男、女为──十相,这是能使心流散的。现在心已安住了,深知定的功德,也就能了知『欲』的过失。所以以静制欲,内心柔和调顺,不会因这些相的诱惑而散乱。

6、寂静:十相是重于外境的诱惑,还有内心发出的『不善』法,如不正寻思──国土寻思、亲里寻思、不死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等。五盖──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对这些,也能以内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他,免受他的扰乱。到这,内心是寂静了。寂静,如中夜的寂无声息一样,并非是涅槃的寂静。

7、最极寂静:上面的寂静,还是以静而制伏寻思等烦恼,还不是没有现起。现在能进步到:寻思等一起,就立即除遣,立刻除灭。

☆从五到七,就是降伏烦恼的过程。

8、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动乱,临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阶段。就此努力使心能专注于同一,能不断的,任运的(自然而然的)相续而住。

9、等持:这是专注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修习止而到达这一阶段,就是要得定了。

(三)九住心与六种力、四种作意(《瑜伽师地论》卷30,大正30,450c18-451b8)

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1、云何内住?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

2、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粗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

3、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

4、云何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

5、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

6、云何寂静?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

7、云何名为最极寂静?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

8、云何名为专注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是故名为专注一趣。

9、云何等持?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

当知此中由六种力,方能成办九种心住: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忆念力,四正知力,五精进力,六串习力。

初由听闻、思惟二力,数闻数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于内境住,及即于此相续方便澄净方便等遍安住。

如是于内系缚心已,由忆念力数数作意,摄录其心令不散乱安住、近住。

从此已后由正知力调息其心,于其诸相诸恶寻思诸随烦恼不令流散调顺、寂静。

由精进力设彼二种暂现行时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由串习力,等持成满。

即于如是九种心住,当知复有四种作意:一力励运转作意,二有间缺运转作意,三无间缺运转作意,四无功用运转作意。

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

于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

于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

于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四)由六力成办九住心《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6,p.377-378;【p.413】。

由六力成办。力有六种: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忆念力;四、正知力;五、精进力;六、串习力。此等能成何心者?

一由听闻力成内住心,谓唯随顺从他所闻,于所缘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内境,非自数思数修习故。

由思惟力成续住心,谓于所缘先所住心,由数思惟将护修习,初得少分相续住故。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近住二心,谓从所缘向外散时,忆先所缘于内摄录,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从所缘境不令散故。

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谓由正知了知诸相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流散过患,令于彼等不流散故。

由精进力成办最极寂静、专注一趣,虽生微细诸恶寻思及随烦恼,亦起功用断灭不忍,由此因缘,其沉掉等不能障碍妙三摩地,定相续生。

由串习力成等住心,谓于前心极串习力,生无功用任运而转三摩地故。

二六、(p.331)止成就

(一)一直到第九住心,能无分别,无功用的任运,还只是类似于定,不能说已成就定。

(二)要生起身心的轻安乐,引发身心精进,于所缘能自在,有堪能,才名为止成就,也就是得到第一阶段的『未到地定』。

(三)发定时,起初顶上有重触10现起,但非常舒适,接着引发身心轻安:由心轻安,起身轻安。这是极猛烈的,乐遍身体的每一部分,彻骨彻髓。当时内心大为震动,被形容为『身心踊跃』。等到冲动性过去,就有微妙的轻安乐,与身相应;内心依旧无功用,无分别的坚固安住所缘,这才名为得定。

二七、(p.332)通遍的定德

(一)明显:心极明净,所缘于心中现,也极为明显,如万里无云,空中的明月一样。

(二)无分别:心安住而自然任运,了了分明。→但有人误以为是无分别智的证悟。

(三)微妙身心轻安乐:于欲境自然不起染着。→但有人误以为是断烦恼了。

(出定后,定的余力相随)→但有人以为是动静一如,常在定中。

二八、(p.333)「定」依「观慧」而成差别

(一)得未到定后,如修欣上厌下的六行观11-→世间的色、无色定。

(二)以无常为观门,渐入无我、无我所观--→声闻乘的定。

(三)观法性空、不生不灭,与大乘般若相应-→大乘禅定。(三轮体空的禅波罗蜜)

1 胜义禅、真实禅,参见:《杂阿含经》卷33(926经),大正2,235c27-236b11;印顺法师《杂阿含经论会编》(下),p.616-618。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79-284;p.636-637;p.1213。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80-83。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41-42。

2 参见:《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大正15,631a18-632a9;《大品般若经》卷5〈问乘品(摩诃衍品)第18〉,大正8,251b13-14;《大智度论》卷47,大正25,398c27-399a2。

3(1)《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大正16,492a13-24:

「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

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

[01]行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2)印顺法师《华雨集》(三)p.185-188。

4 光天:二禅天有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极光天)。

5 净天:三禅天有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6 十遍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遍处。

7印顺法师《学佛三要》p.172:「如所有性:是一切诸法平等普遍的空性,或称寂灭性、不生不灭性。尽所有性:即尽法界一切缘起因果、依正事相的无限差别性。」

8羯罗蓝,译作凝滑。指受胎后之七日间。

頞部昙,又作阿部昙。意译为疱、疱结。指受胎后第二个七日间。

闭尸,又作蔽尸、萆尸。意译为凝结、肉段。指受胎后第三个七日间。

9 《菩提道次第广论》p.370;【p.404-405】:

《声闻地》说:「威仪应经行善取明相,数修彼相及念佛、法、僧、戒、舍、天六中随一,或以所余清净所缘策举其心,或当读诵显示惛沉睡眠过患之经论,或瞻方所及月星等,或以冷水洗面。」若沉微薄或唯少起,励心正修;若沉浓厚或数现起,则应暂舍修三摩地,如其所应,修诸对治,待沉除已后乃修习。若心所取内外所缘相不明显,内心黑暗随其厚薄,若不断除而修习者,则其沉没极难断除,故应数数修能对治诸光明相。《声闻地》云:「应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净俱心,无暗俱心,修习止观。汝若如是于止观道修光明想,设有最初胜解所缘相不分明,光明微小;由数修习为因缘故,于其所缘胜解分明,光明转大。若有最初行相分明,光明广大,其后转复极其分明,光明极大。」此说最初所缘分明者,尚须修习,况不分明!应取何等光明之相?即前《论》云:「应从灯明,或大火明,或从日轮取光明相。」

10 有关禅定的「触」,参见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5,大正46,509b23-511a9。

11 六行观:厌下:苦、麤、障。欣上:静、妙、离。

 


{返回 厚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佛之道 9 大乘不共法 念佛观
下一篇:成佛之道 7 大乘不共法 大乘菩萨行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三节 无来无去之生灭如幻
 成佛之道 17 大乘不共法 佛果功德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上)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一节 引言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八节 空与一切法
 成佛之道 14 大乘不共法 虚妄唯识系(补充资料)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四节 声闻学派之我法二空说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三节 大乘《般若》与《阿含经》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八节 空为三三昧先导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五节 常空、我我所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泰国迎请佛足印 殊胜的因缘[栏目:传喜法师]
 成佛的心要[栏目:慧光法师]
 南传法句经 第八:千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文言版]]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三十二卷[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0)[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03-078母爱.人性的路[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梦醒时分[栏目:达真堪布]
 大手印[栏目:卡卢仁波切]
 一念孝心,扭转定数[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入菩萨行论 序言 著述者简介 第一章、胜译前义 第二章、胜着本文义[栏目:贡噶旺秋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