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四节 声闻学派之我法二空说
 
{返回 厚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88
第二章 部派──空义之开展
第四节 声闻学派之我法二空说(p.92~p.103)
一、前言(p.92)
声闻部派中,有说一切法空的。由于文献不充分,不明了究竟是那些部派,但说法空的部派,确实是存在的。如龙树《大智度论》,说到三种法门;「一者、昆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1。
 
三种法门中的「空门」,有的属于声闻,引声闻三经来说明。
 
又于说「一切法空」时,引六(或七)经,明「三藏中处处说法空」2。
 
《大智度论》又说:「若不得般若波罗蜜法入阿毗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昆勒门则堕有无中」3。
 
这可见,广引声闻经而说一切法空的,不是龙树自己,而是声闻的部派。
 
以下,依《大智度论》所引的经说,可以了解「空门」是怎样解说法空的。
说法空的声闻经典:
 
【(一)声闻三经】
《大空[法]经》:《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2c26〜193a3)所引《佛说大空经》;《杂阿含经》卷12(297经)(大正2,84c11〜85a10)。
《梵网经》:《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a6〜9)所引《梵网经》;
《长阿含经》卷14(21经)《梵动经》(大正1,88b12〜94a13)
《义品》:《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b19〜c1)所引偈《义品偈》;
《经集》《义品》〈波须罗经〉(824〜834偈)(日译南传24,p.320〜p.324);
《佛说义足经》卷上〈勇辞梵志经第八〉(大正4,179c4〜180a12)。
【(二)《大智度论》卷31所引七经(大正25,295b22〜c5)】
《先尼梵志经》:《杂阿含经》卷5(105经)(大正2,31c15~32c1)。
《义品》(强论梵志):《经集》《义品》〈波须罗经〉(824〜834偈) (日译南传24,p.320〜p.324);《佛说义足经》卷上(《勇辞梵志经》第八)(大正4,179c4〜180a12)。
《大空[法]经》:《杂阿含经》卷12(297经)(大正2,84c11〜85a10)。
《罗陀经》:《杂阿含经》卷6(122经)(大正2,40a4〜18)。
《筏喻经》:《中阿含经》卷54(200经)《阿梨咤经》(大正1,764b18〜c14)。
《波罗延经》4:《经集》《彼岸道品》(日译南传24,p.370〜p.436)。
《众利经》:《经集》的《义品》〈第一八偈经〉(796〜803偈)(日译南传24,p.310〜p.312)。
二、《大空[法]经》(p.92)
【(一)举经文】
汉译《杂阿含经》卷12(297经)说:「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死属谁?彼则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5;并与「命即是身」,「命异身异」相配合。
 
【(二)《大智度论》之解释】
依「空门」的见解,这是说法空的,如《大智度论》说:
 
「声闻法中,法空为大空。如《杂阿含》〈大空[法]经〉6说生因缘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见。是人老死,(人不可得),则众生空。是老死,(老死不可得),是法空。」(卷18,大正25,288a)
 
「若说谁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生空。若说是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法空。」(卷18,大正25,193a)
 
生空──众生空,法空,「空门」是成立二空的。
 
经说「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是邪见虚妄的,因而说「是老死,是法空」。这是以无我为我空,无我所是法空的。与《成实论》所说:「若遮某老死,则破假名;遮此老死,则破五阴。」7(破五阴即法空)的意见相合。
 
三、《梵网经》(p.93)
【(一)引经文(p.93)】
如《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a6〜10)说:
 
「《梵网经》中六十二见。若有人言:神常、世间亦常,是为邪见。若言神无常、世间无常,是亦邪见。神及世间常亦无常,神及世间非常亦非非常,皆是邪见。以是故知诸法皆空是为实。」
【(二)略释经义(p.93~p.97)】
《梵网经》是《长阿含经》的一经。8 经说六十二见,是综举印度当时外道们的异见,内容为过去十八见,未来四十四见。9
《论》文所引神及世间常、无常等,是六十二见的前四见。常、无常等四见,在《杂阿含经》中,是十四不可记10的前四见。
 
本来只是世间常、无常等,而《梵网经》作神及世间常、无常等。
神,是我(ātman)的古译。
世间(loka),《杂阿含经》约六根、六境、六识、六触、六受说11,是众生的身心活动。
《长阿含经》分别为神我与世间,那是我与法对举,也可说以众生自体与山河大地相对论,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了。
 
《大智度论》解说「神我及世间常、无常等是邪见,诸法皆空是真实」(p.94)
《大智度论》依「空门」,以神我及世间常、无常等邪见,解说为「诸法皆空,是为(如)实」。依经文,并没有法空说的明文,这经过怎样的理解而论定是空呢?
 
神我是不可得的,所以说我是常是无常等,都是邪见。但「佛处处说有为法,无常、苦、空、无我,令人得道,云何(《梵网经》)言(世间)无常堕邪见?」
在佛的不同教说中,似乎存有矛盾!《大智度论》引经而加以解说,如卷18说:
 
佛告摩诃男:……若(人)身坏死时,善心意识,长夜以信、戒、闻、施、慧熏心故,必得利益,上生天上。12(以上引经,以下解说)
 
若一切法念念生灭无常,佛云何言诸功德熏心故必得上生?以是故知非无常性。
 
问曰:「若无常不实,佛何以说无常?」
[答曰:]「佛随众生所应而说法:破常颠倒,故说无常。以人不知不信后世故,说心去后世,上生天上;罪福业因缘,百千万劫不失。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悉檀,诸法实相非常非无常。
佛亦处处说诸法空,诸法空中亦无无常。以是故说世间无常是邪见,是故名为法空」。(大正25,193a23〜b7)
 
佛指出无常的事实,令众生起厌离心而向于解脱(p.95)
佛说无常,使人得道,这是原始佛教的事实。「诸行无常」的无常,原语为anitya;无常性是anityatā。佛不但说无常,也说无恒、变易、不安隐等。《瑜伽论》依经说:
 
于诸行中,修无常想行有五种,谓由无常性,无恒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变坏法性。13
佛说无常等,不是论究义理,而是指明事实。如四非常偈说:「积聚(财富)皆销散,崇高(名位、权势)必堕落,(亲友)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14。这是要人对这现实世间(天国也在内),不可迷恋于不彻底的,终究要消失的福乐,起厌离心而向于解脱。
 
如实知见「色身」与「心意识」是无常(p.95)
然而,一切凡夫,都是寄望于永恒而恋着这世间的,所以《杂阿含经》卷12(290经)(大正2,81c5〜17)说:
 
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身,厌患、离欲、背舍而非识。所以者何?见四大身有增、有减,有取、有舍,而于心、意、识,愚痴无闻凡夫,不能生厌,离欲,解脱。所以者何?彼长夜于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背舍。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我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小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15。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
 
愚痴无闻的一般人,对于四大色身──肉体,有的还能生厌离心,而对于心识,却不能厌离,固执的执我我所。
 
依佛的意思,对于四大色身,执我我所而不能厌离,多少还可以原谅。因为我们的色身,有的活了十年,二十年,有的能活到一百岁。如将护调养得好,有的还少少超过了一百岁。有这样的长期安定,所以不免迷恋而执着。
 
我们的心意识,是时刻不停的在变异,前灭的不同于后起的,所以说异生异灭。这样的剎那生灭变异,而众生却固执的执为我我所,如一般所说的灵魂,玄学与神学家,称之为真心、真我。这都以为在无常变化中,有生命的主体不变,从前生到今生,从今生到后世。
 
佛针对世俗的妄执,对生死流转中的一切,宣说「诸行无常」。无常,是要人不迷恋于短暂的福乐,而向于究竟的解脱;这是被称为「如实知」与「正见」的。
 
诸行无常是正见,世间无常是邪见(p.96)
说到世间(常与)无常是邪见,无常的原语是aśāśvata,虽同样的译为无常,但与诸行无常不同。邪见的世间无常,是以为:有情世间是一死了事,没有生死流转,是断灭论者,顺世的唯物论者的见解。在佛陀时代的印度,顺世派是少数。
 
诸行无常是正见,世间无常是邪见,在原始佛教里,应该是没有矛盾的。
 
正见的诸行无常,邪见的世间无常,是没有矛盾的。但在佛法法义的论究中,两种无常有点相同,那为什么一正一邪呢?
 
(1)世间无常,是前灭而以后没有了,犯了中断(uccheda)的过失。
(2)诸行无常,是有为生灭的。
如经上所说,心是时刻不住的生灭,前前与后后不同。论究起来,即使是最短的时间──剎那,也是有生灭的,这就是「念念生灭无常」。
四大色身,不是十年、二十年……百年没有变异的,也是年异、月异、日异,即使一剎那间,也是生灭无常的。
这样的剎那生灭,前剎那没有灭,后剎那是不能生起的。如前剎那已灭,已经灭了,也就不能生起后剎那。如所作的善恶业,也是剎那灭的,业灭而成为过去,又怎能招感未来,也许是百千万亿劫以后的善恶报呢?
因果相续的诸行无常,由于「剎那生灭」,前灭后生的难以成立,就与世间无常的中断一样,那为什么一正一邪呢?
 
 
诸行剎那生灭,如何成立因果前后相续(p.97)
(1)〔说一切有部〕为了剎那生灭而又要成立前后相续,说一切有部依三世有16说,法性恒有,灭入过去而还是存在(有)的,所以能前后相续而起。
 
 
(2)〔经部〕 经部依现在有说,灭入过去,是成为熏习而保存于现在,所以能前后续生。
但部派的意见不一,不是大家所能完全同意的。
 
(3)〔说法空的部派〕 说法空的部派,以为「佛处处说无常,处处说不灭」17(不灭就是常),「佛随众生所应而说法」。
说诸行无常,为了破常颠倒,一切法「非实性无常」,不能说是灭而就没有了。
说「心去后世,上生天上」18等,为了破断灭见,并非说心是前后一如的。这都是随顺世俗的方便,如论究到诸法实相(实相是「实性」的异译),是非常非无常的。空性也是非常非无常的,是超越常无常等一切戏论执见的,所以佛说十四事不可记(不能肯定的说是什么,所以佛不予答复19),六十二见是邪见,正表示了一切法空的正见。
四、《义品》(p.97~p.98)
【(一)引偈颂(p.97)】
如《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b19〜c1)说:
佛说《义品》偈:
各各谓究竟,而各自爱着,各自是非彼,是皆非究竟。
是人入论众,辩明义理时,各各相是非,胜负怀忧喜。
胜者堕憍坑,负者堕忧狱,是故有智者,不随此二法。
论力汝当知!我诸弟子法,无虚亦无实,汝欲何所求!
汝欲坏我论,终已无此处;一切智难胜,适足自毁坏。
如是等处处声闻经中说诸法空。
【(二)《义品》的异译本(p.98)】
《义品》一六经,巴利藏编入《小部》的《经集》20,与《义品》相当的,有吴支谦所译的《佛说义足经》,二卷,一六品21。法藏部称此为「十六句义22」或「句义经」23。句是pada的义译,有足迹的意义,所以译为《义足经》的,可能是法藏部的诵本。
 
【(三)《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等引用《义品》明法性离言空寂(p.98)】
《大智度论》一再引用《义品》:
 
如上引五偈明法空。(《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b19〜c1)
又明第一义悉檀,引《众义经》24三偈。
明无诤法,引《阿他婆耆经》25(《阿他婆耆》是《义品》的音译)三偈。
引《利众经》(利众即众利,利是义利的利),明不取着一切法──法空26。
引《佛说利众经》27二偈,明如实知名色。
《瑜伽师地论》也引《义品》,明一切法离言法性。28
 
《义品》的成立很早,《杂阿含经》(「弟子记说」)已经解说到了29。
 
从《大智度论》与《瑜伽论》的引用,可见《义品》对大乘法性空寂离言的思想,是有重要影响的。
 
上文所引的五偈,是论力(《义足经》作勇辞30,勇辞是论力的异译。《经集》《义品》作波须罗31)梵志举外道的种种见,想与佛论诤谁是究竟的。佛告诉他:人都是爱着自己的见解,以自己的见解为真理,自是非他的互相论诤,结果是胜利者长憍慢心,失败者心生忧恼。
 
这意味着:真理是不能在思辨论诤中得来的,引向法性离言空寂的自证。
 
五、《大智度论》卷31引六(或七)经说法空(p.98)
说法空的声闻学派,引了《大空经》、《梵网经》、《义品》──三经,并说「处处声闻经中说诸法空」。
《大智度论》在说「一切法空」后,又简略的引述了声闻藏的六(或七)经,如《论》卷31说。
 
【(一)《先尼梵志经》(p.99~p.100)】
《大智度论》卷31:
「有利根梵志,求诸法实相,不厌老病死,着种种法相,为是故说法空,所谓先尼梵志,不说五众即是实,亦不说离五众是实」。(大正25,295b22〜25)
六经中第一,仙尼梵志事,见《杂阿含经》32。佛与仙尼的问答,是:色(等五阴)是如来?异(离)色是如来?色中有如来?如来中有色?
 
如来(tathāgata)是我的异名33,如如不动而来去生死的如来,不即色,不离色,如来不在色中,色不在如来中34──这就是一般所说的:「非是我,异我,不相在」35。《论》文所说「不说五众(五阴)即是实,亦不说离五众是实」,「实」就是如来,无实即无如来──我。这是二十句我我所见,而法空说者,依四句不可说是如来,解说为法空。
 
《先尼梵志经》,可能是法空派所诵本,文句略有出入。
 
《般若经》的原始部分,曾引先尼梵志的因信得入一切智,是继承声闻法空派的解说,集入《般若经》36为例证的。
 
【(二)强论梵志(《义品》)】
「复有强论梵志,佛答:我法中不受有无;汝何所论?有无是戏论法,结使生处。」(大正25,295b25〜27)
第二,强论梵志,如上面《义品》所说的37。「强论』就是「论力」,《义足经》是译为「勇辞」的。
 
【(三)《大空[法]经》】
「及《杂阿含》中,《大空经》说二种空,众生空、法空。」 (大正25,295b27〜28)
第三,《大空[法]经》,已在上文38说过。
 
【(四)《罗陀经》】
「《罗陀经》中说:色众破裂分散,令无所有。」(大正25,295b28〜29)
第四,《罗陀经》,见《杂阿含经》(122经),如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39
 
五阴的散坏消灭,或依此立「散空」40。
 
【(五)《筏喻经》(p.100)】
「《筏喻经》中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大正25,295b29〜c1)
第五,《筏喻经》,见《中阿含经》的《阿梨咤经》41。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经意是:佛说的一切法(九分教或十二分教42),善巧了解,目的是为了解脱。所以闻思法义,对解脱是有用的,是有必要的;但为了解脱,就不应取着(诤论)文义,因为一有取着,就不得解脱。如一般所说:「渡河须用筏,到岸不用船」。
 
从此可见,如来说法,只是适应众生说法,引导众生出离,而不是说些见解,要人坚固取着的。无边法门,都不过适应众生的方便。「法(善的正的)尚应舍,何况(恶的邪的)非法」,表示了一切法空。
 
【(六)《波罗延经》、(七)《利众经》(p.101)】
「《波罗延经》,《利众经》中说:智者于一切法不受不着,若受着法,则生戏论,若无所依止,则无所论。诸得道圣人,于诸法无取无舍,若无取舍,能离一切诸见。如是等三藏中处处说法空」。(大正25,295c1〜6)
第六,《波罗延经》是《经集》的《彼岸道品》43。《众利经》是《经集》的《义品》。长行略引二经的经意,明智者于一切法不受不着,不取不舍。与《义品》的「第一八偈[经]」44相当。
 
六、结说(p.101)
声闻的法空学派,引声闻经以说法空的,主要的理由是:
 
无我所。
五阴法散灭。
不落二边──四句的见解。
佛法是非诤论处。
智者不取着一切法。45
法空的学派,与阿毗昙门的辨析事相,是不同的。这是着眼于佛法的理想,方便引导趣入、修证的立场。
 
注解
^1
《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2a28〜193c1):
 
「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门?一者昆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
 
问曰:云何名昆勒?云何名阿毗昙?云何名空门?
 
答曰:昆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栴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昆勒门论议则无穷。……
 
云何名阿毗昙门?或佛自说诸法义,或佛自说诸法名,诸弟子种种集述解其义。……
 
空门者,生空、法空。……如是等处处声闻经中说诸法空。」
 
参见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137~p.138。
 
^2《大智度论》卷31(大正25,295b22〜c5);详见《空之探究》p.98~p.101。
^3
(1)《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4a24〜b1):
「若人入此三门则知佛法义不相违背,能知是事即是般若波罗蜜力,于一切法无所罣碍。若不得般若波罗蜜法,入阿毗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昆勒门则堕有无中。」
(2) 《印度佛教思想史》p.138:
阿毗昙分别法的自相、共相,因而引起一一法实有自性的执见,所以堕在「有」中。
 
空门说法空,如方广道人那样,就是堕在空「无」中。
 
昆勒是大迦旃延所造的论,依真谛的《部执异论疏》说:大众部分出的分别说(玄奘译作「说假」)部,是大迦旃延弟子:「此是佛假名说,此是佛真实说;此是真谛,此是俗谛」。分别的说实说假,说真说俗,很可能堕入「有无」中的。
 
这种种论议,都渊源于佛(《阿含》)说,只是偏执而以对方为「乖错」。如得般若波罗蜜,也就是通达缘起即空即假名的中道,那可说部派异义,都有其相对的真实性,于一切法门无所碍了!
 
^4 《大智度论》卷4亦引用了《波罗延经》:「菩萨得无生法忍故,一切名字生死相断,出三界不堕众生数中。何以故?声闻人得阿罗汉道,灭度已尚不堕众生数中,何况菩萨?如《波罗延经》〈优波尸难中偈〉说:『已灭无处更出不?若已永灭不出不?既入涅槃常住不?唯愿大智说其实!』佛答:『灭者即是不可量,破坏因缘及名相,一切言语道已过,一时都尽如火灭。』如阿罗汉一切名字尚断,何况菩萨能破一切诸法,知实相、得法身而不断耶?」(大正25,85b4~11)此偈颂与《经集》《彼岸道品》第1075~1076颂相似(日译南传24,p.406〜p.407)。
^5 《杂阿含经》卷12(297经)(大正2,84c16〜25):「缘生老死者,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死属谁?彼则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无明故有行。」
^6 《杂阿含经》卷12(297经)(大正2,85a1〜9):「诸比丘!若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老死?老死属谁者?老死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生?生属谁?乃至谁是行?行属谁者?行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大空法经。」
^7 《成实论》卷12(大正32,333a21〜27):「又《大空经》中说:若人言此老死,某老死。若人说身即是神,若说身异神异。此言异而义同,若有此见,非我弟子,非梵行者。若遮某老死,则破假名,遮此老死,则破五阴。又说生缘老死名为中道。当知第一义故,说无老死;世谛故,说生缘老死。」
^8 《长阿含经》(21)《梵动经》(大正1,88b12〜94a13)。《长部》(1)《梵网经》(日译南传6,p.15〜p.68)。
^9
《长阿含经》(21)《梵动经》:「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入六十二见中。……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十八见中。……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四十四见中。……」(大正1,89c23〜93c11)
 
过去世十八见:(1)世间常存论︰四种。(2)世间半常半无常论︰四种。(3)世间有边无边论︰四种。(4)异问异答论(诡辩论)︰四种。(5)无因而有论︰二种。
 
未来世四十四见:(1)世间有想论︰十六种。(2)世间无想论︰八种。(3)世间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4)众生断灭无余论︰七种。(5)现在生中涅槃论︰五种。
 
^10
(1)《杂阿含经》34卷(962经)(大正2,245c10〜19):
佛告婆蹉种出家:「若作是见:世间常,此则真实,余则虚妄者,此是倒见,此是观察见,此是动摇见,此是垢污见,此是结见,是苦、是阂、是恼、是热,见结所系。愚痴无闻凡夫,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生。婆蹉种出家!若作是见:世间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无边,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此是倒见,乃至忧悲恼苦生」。
(2)《相应部》(33)〈婆蹉种相应〉(日译南传14,p.418〜p.419)作十见:
婆磋种出家者白世尊言:「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世间为有边、世间为无边,命即是身,命与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世尊言:]「婆磋!于色无知故,于色集无知故,于色灭无知故、于顺色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婆磋!依此因、依此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11
(1)《杂阿含经》卷9(231经):「佛告三弥离提:危脆败坏,是名世间。云何危脆败坏?三弥离提!眼是危脆败坏法,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一切亦是危脆败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说危脆败坏法,名为世间。」(大正2,56b14-19)。
 
(2)《相应部》(35)〈六处相应〉(日译南传15,p.64;p.86〜p.87)。
 
^12
(1)《杂阿含经》卷33(930经):
「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终时,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大正2,237c2〜7)
(2)另印顺法师着《成佛之道》p.73:
大名长者问佛:「我平时念佛,不失正念。可是,有时在十字街头,人又多,象马又多,连念佛的正念也忘了。我想,那时候如不幸而身死,不知道会不会堕落?」
 
佛告诉他说:「不会堕落的。你平时念佛,养成向佛的善习,即使失去正念而死,还是会上升的。因为业力强大,不一定与心相应的。如大树倾向东南而长大的,一旦锯断了,自然会向东南倒的。」所以止恶行善,能造作重大的善业,当然很好;最要紧的,还是平时修行,养成善业的习性,临终自然会因业力而向上。
 
^13 《瑜伽师地论》卷86(大正30,778b23〜29):「于诸行中,修无常想行有五种:谓由无常性,无恒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变坏法性故。此中剎那剎那坏故无常;自体系属有限住寿故无恒;外事劫后决定无住故非久住;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乃至尔所时住,于其中间不定安乐故变坏法。」
^14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20(大正24,299c1〜3):「如有颂言: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皆别离,生者咸归死。」
 
另参考印顺法师着《成佛之道》(p.4〜p.8)。
 
^15参照《相应部》(12)〈因缘相应〉(日译南传13,p.136〜p.138)。
^16参见印顺法师着《中观今论》p.105。
^17参见印顺法师着《中观今论》p.172〜p.180。
^18 《大智度论》卷18:「佛随众生所应而说法:破常颠倒,故说无常。以人不知不信后世故,说心去后世,上生天上;罪福业因缘,百千万劫不失。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悉檀,诸法实相非常非无常。佛亦处处说诸法空,诸法空中亦无无常。以是故说世间无常是邪见,是故名为法空。」(大正25,193b1〜7)
^19印顺法师着《中观今论》p.141 ~ p.142:
「外道问佛:「我与世间常,我与世间无常,我与世间亦常亦无常,我与世间非常非无常」等──有边无边、去与不去、一与异等十四不可记事,佛皆默然不答。不但外道所问的神我,根本没有而无从答起;外道兼问法,如所云「世间」,佛何以不答?佛的默然无言,实有甚深的意义!有人谓佛是实际的宗教家,不尚空谈,所以不答。此说固也是有所见的,但佛不答的根本意趣,实因问者异见、异执、异信、异解,自起的分别妄执熏心,不达缘起的我法如幻,所以无从答起,也无用答复。答复它,不能信受,或者还要多兴诽谤。佛陀应机说法,缘起性空的意义甚深,问者自性见深,答之不能令其领悟,不答则反可使其自省而自见所执的不当。佛陀默然不应,即于无言中显出缘起空寂的甚深义趣。」
 
另参见《大智度论》卷2,大正25,74c15-75a19。
 
^20《经集》〈义品〉(日译南传24,p.295〜p.370)。
^21吴支谦译《佛说义足经》(大正4,174b8〜189c24)。
^22 《四分律》卷39(大正22,845c23〜25):「尔时世尊作是念:善哉比丘!十六句义,不增不减不坏经法,音声清好,章句次第了了可解。」
^23 《四分律》卷54(大正22,968b24〜26):「《优婆提舍经》、《句义经》、《法句经》、《波罗延经》、《杂难经》、《圣偈经》,如是集为杂藏。」
^24 《大智度论》卷1(大正25,60c13〜61a3):「如《众义经》中所说偈:各各自依见,戏论起诤竞,若能知彼非,是为知正见。不肯受他法,是名愚痴人,作是论议者,真是愚痴人。若依自是见,而生诸戏论,若此是净智,无非净智者。此三偈中,佛说第一义悉檀相。」
^25 《大智度论》卷1(大正25,63c12〜64a11):「如说《阿他婆耆经》,摩犍提难偈言:「决定诸法中,横生种种想,悉舍内外故,云何当得道?」佛答言:「非见闻知觉,亦非持戒得,非不见闻等,非不持戒得,如是论悉舍,亦舍我我所,不取诸法相,如是可得道。」摩犍提问曰:「若不见闻等,亦非持戒得,非不见闻等,非不持戒得,如我心观察,持哑法得道。」佛答言:「汝依邪见门,我知汝痴道,汝不见妄想,尔时自当哑。复次,我法真实,余法妄语,我法第一,余法不实,是为鬪诤本,今如是义,示人无诤法。」
^26 《大智度论》卷31(大正25,295c1〜6):「《波罗延经》《利众经》中说:智者于一切法不受不着,若受着法则生戏论,若无所依止则无所论。诸得道圣人于诸法无取无舍,若无取舍能离一切诸见。如是等三藏中处处说法空。如是等名为一切法空。」
^27 《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9b23〜28):「复有一切法所谓名色,如《佛说利众经》中偈:若欲求真观,但有名与色,若欲审实知,亦当知名色。虽痴心多想,分别于诸法,更无有异事,出于名色者。」
^28 《瑜伽师地论》卷36(大正30,489a23〜b7):「又佛世尊《义品》中说:世间诸世俗,牟尼皆不着,无着孰能取,见闻而不爱。云何此颂显如是义,谓于世间色等想事所有色等种种假说,名诸世俗,如彼假说于此想事有其自性,如是世俗牟尼不着。何以故?以无增益损减见故,无有现前颠倒见故,由此道理名为不着。如是无着谁复能取?由无见故,于事不取增益损减,于所知境能正观察,故名为见。听闻所知境界言说,故名为闻。依此见闻,贪爱不生,亦不增长,唯于彼缘毕竟断灭安住上舍故名不爱。」
^29《杂阿含经》卷20(551经):
「如世尊《义品》答摩揵提所问偈:断一切诸流,亦塞其流源,聚落相习近,牟尼不称叹。虚空于五欲,永以不还满,世间诤言讼,毕竟不复为。」(大正2,144 b2〜8)
 
「是故世尊说《义品》答摩犍提所问偈:若断一切流,亦塞其流源,聚落相习近,牟尼不称叹,虚空于诸欲,永已不还满,不复与世间,共言语诤讼。」(大正2,144c11〜16)
 
另参见《相应部》(22)〈蕴相应〉(日译南传14,p.13〜p.14)。
 
^30《佛说义足经》卷上(《勇辞梵志经》第八)(大正4,179c4〜180a12)。
^31《经集》《义品》〈波须罗经〉(824〜834偈) (日译南传24,p.320〜p.324)。
^32《杂阿含经》卷5(105经)(大正2,31c15~32c1)。
^33 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394:「如来是佛陀的别号,梵语多陀阿伽多。本有三个意思:如法相而说;如实相法的原样而悟解;证觉如实法相而来的。平常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就是如来的解释。虽有三说,通常都直译如来。然如来,外道也有这个名字,但是作为梵我的异名看的。如如不变,来往三界,这就是神我了。」
^34 《杂阿含经》卷5(105经)(大正2,32a27~b6):「复问:云何?仙尼!色是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识是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非色.非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
^35印顺法师着《空之探究》p.227:
又如〈观如来品〉说:「非阴非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观我(我与如来,在世俗言说中,有共同义)与五阴,「不即、不离、不相在」,是《杂阿含经》一再说到的。即阴非我,离阴非我,这是一、异──根本的二边;不相在是我不在阴中,阴不在我中。这四句,如约五阴分别,就是二十句我我所见。
^36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537c10〜24):「若色无受则非色,受想行识无受则非识,般若波罗蜜亦无受。菩萨应如是学行般若波罗蜜,是名菩萨诸法无受三昧广大无量无定,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何以故?是三昧不可以相得。若是三昧可以相得,先尼梵志于萨婆若智不应生信。先尼梵志以有量智入是法中,入已不受色,不受受想行识,是梵志不以得门见是智,不以内色见是智,不以外色见是智,不以内外色见是智,亦不离内外色见是智,不以内受想行识见是智,不以外受想行识见是智,不以内外受想行识见是智,亦不离内外受想行识见是智,先尼梵志信解萨婆若智,以得诸法实相故得解脱。得解脱已,于诸法中无取无舍,乃至涅槃亦无取无舍。」 参见《大品般若经》卷3(大正8,236a8〜b11);《大智度论》卷42(大正25,368c21〜25)
^37 《空之探究》p.97〜p.98;《佛说义足经》卷上〈勇辞梵志经第八〉(大正4,179c4〜180a12);《经集》《义品》〈波须罗经〉(824〜834偈)(日译南传24,p.320〜p.324)。
^38《空之探究》p.83〜p.85;p.92~p.93。
^39
《杂阿含经》卷6(122经)(大正2,40a4〜18):「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佛告罗陀:「我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苦尽者我说作苦边。譬如聚落中诸小男小女嬉戏,聚土作城郭宅舍,心爱乐着,爱未尽.欲未尽.念未尽.渴未尽,心常爱乐.守护。言:我城郭,我舍宅。若于彼土聚爱尽.欲尽.念尽.渴尽,则以手拨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罗陀!于色散坏消灭爱尽,爱尽故苦尽,苦尽故我说作苦边。」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另参考《相应部》(23)〈罗陀相应〉(日译南传14,p.300)。
 
^40《大智度论》卷31:
「散空者:散名别离相,如诸法和合故有,如车以辐辋辕毂众合为车,若离散各在一处则失车名;五众和合因缘故名为人,若别离五众,人不可得。」(大正25,291c21〜24)
 
「如经中说:佛告罗陀!此色众破坏散灭,令无所有。余众亦如是,是名散空。
 
复次,譬如小儿,聚土为台殿、城郭、闾里、宫舍,或名为米,或名为面,爱着守护;日暮将归,其心舍离,蹋坏散灭。凡夫人亦如是,未离欲故,于诸法中生爱着心;若得离欲,见诸法皆散坏弃舍,是名散空。」(大正25,292a17〜24)
 
^41
《中阿含经》卷54(200经)《阿梨咤经》(大正1,764b18〜c14);《中部》(22)《蛇喻经》(日译南传9,p.247〜p.248)。
 
《中阿含经》卷54(200经):「世尊告曰:如是,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欲令弃舍,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者,当以舍是法,况非法耶!」(大正1,764c12〜14)
 
^42
九分教:修多罗、祇夜、记说、伽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
 
十二分教:修多罗、祇夜、记说、伽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因缘、譬喻、论议。有关九分教及十二分教,详见印顺法师着,《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九分教与十二分教〉p.493〜p.621。
 
^43《经集》〈彼岸道品〉(日译南传24,p.370〜p.436)。
^44 《经集》《义品》〈第一八偈经〉(796〜803偈)(日译南传24,p.310〜p.312);《佛说义足经》卷上(大正4,178a〜c)。
^45《空之探究》p.128:
法空说的主要理由,上文(p.101)曾归纳为五项。除「无我所」为法空外,都与涅槃空有关。「五阴散灭」,是行者灭五阴,爱尽苦尽而作苦边际。「不落四句」,涅槃正是不能以四句──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来说明的。「非诤论处」,这是言说所不及,超越于名言的。「智者不取着一切」,正由于涅槃智的自证。法空说,是从涅槃空(或佛证境)来观一切法的。一切法空,所以修行者随顺、趣向、临入于「无对」(绝对的)的涅槃。

{返回 厚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五节 常空、我我所空
下一篇: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三节 无来无去之生灭如幻
 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三节 空与心解脱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五节 空之解说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八节 空为三三昧先导
 自利 利他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上)
 成佛之道 4 五乘共法
 成佛之道 5 三乘共法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五节 常空、我我所空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九节 三三昧•三触•三法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狮子出征[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4.从西藏佛教学派兴衰的演变说到中国佛教之建立[栏目: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
 意外的人生[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罗汉的现象界—唯见四大种性[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四节 心性思想内涵的调整互补[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