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弟子规另解 第十课
 
{返回 弟子规另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54

第十课

下面共同学习《弟子规》。

我个人来讲,对本论不是很熟悉,不像讲藏传佛教的经论,因为有传承,对内容比较了解,心里也有点把握。而这部《弟子规》,只是觉得内容很殊胜,现在孩子学这样的传统文化很有必要,才倡导你们、包括学院里的出家人共同学习。

讲授的过程中,我可能有理解不对的地方,希望你们根据自己的智慧好好分析。不过这毕竟是人文道德的一部论典,不像密法或其他法,讲错了过失也不太大。况且,共同学习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是见仁见智,只要大家能得一些利益,不一定非要有固定的解释。

我这次的传讲方式,不像有些老师一样完全以儒教思想来解说,而是尽量与佛教教义相结合。其实它的每一句,在佛教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而且如果深入细致地去分析,就会发现佛教中更有超胜的窍诀。因此,在学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凭自己的能力去挖掘其中深意。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缓揭帘,勿有声”:古代的门上都有竹帘,所以在掀开这个帘子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不要特别粗鲁,否则会发出很大声响。

我们现在很少有竹帘,通常都是用布做的门帘、窗帘。拉这些帘子时,同样不能太粗暴,要轻轻地拉。如果用力很猛,窗帘上的钩环就会被拽下来。

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轻柔。如果你很大声,动作很大,不管是自己的东西,还是别人的东西,一下子就弄坏了,那谁都不敢接近你,更不敢把东西借给你。比如,我有个照相机,行为寂静的人若想看一下,我会放心地交给他;但若是个大大咧咧的人,那我就不敢借了,甚至连碰也不敢让他碰,因为他一接触,可能就打烂了、弄坏了。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老师就应该这样教育,让他有一种柔和的行为,否则,长大后很难纠正过来。现在很多父母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别的什么都不管,其实若能让他明白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怎么吃饭,吃完后怎么洗碗……对他会有很大帮助。这种行为虽说只管一生,不像学佛、发菩提心,对生生世世都有利益,可如果懂得一辈子该怎么做人,在生活中能起到很大作用。

父母若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胜过留给他万贯家财。为什么呢?因为光是留给他钱财,却不教他如何做人,他花天酒地乱花一通,一下子就没了。而如果让他通达为人处世的道理,那无论在什么群体中,都能与大家处得好,即便是出了家,在僧团中也会谁都看得惯。

“宽转弯,勿触棱”:走路拐弯的时候,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棱角,以防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走路是如此,开车碰到拐角转弯,更要注意。去年有个司机,他平时技术不错,但行为比较急躁。有次他开一位上师的车,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有点情绪吧,过桥转弯时没有转过来,直接就冲到下面去了。幸好下面有块田,不然就飞到河里了。

所以,我们平时开门、走路等时,尽量要小心谨慎、动作轻柔。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说:“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开门勿粗暴,常喜寂静行。”假如行为非常野蛮,如搬动桌椅板凳时,发出巨大声响,移过来、移过去,就会影响周围的人。

我附近有一个喇嘛,他开门、关门特别响。每次我看书的时候,他“砰”一声就出去了;过一会儿,“砰”一声又回来了。我心里很不舒服,想跟他私下谈一谈,但一直不好意思,拖了很长时间。过段时间,我还是想找个机会,跟他好好谈谈。虽然这不是“国际谈判”,但对我个人来讲,看书、修行或者休息的时候,旁边人若行为粗暴,确实影响比较大。

很多道友可能也有这种体会:邻居如果很寂静,平时交往不复杂,来了客人也很小声,就像他家没人住一样,自己一点也不受干扰。但如果隔壁的声音特别大,自己修行就会受影响。尤其他半夜三更回来时,门使劲一开一关,自己的房子都在震动,让人害怕:“是不是来地震了?”所以,调柔的行为很重要。

当然,有些人从小没受过这种教育,要他注意也很困难。北京有一位大学教授,他有次讲课时,让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结果这个学生没有复习,根本答不上来,教授只好让他坐下。没想到,这个学生骂骂咧咧,反而对教授特别不满。教授瞪了他一眼,也没批评什么。他却气势汹汹地站起来,在所有师生的诧异目光中,甩门离开了教室。下课后,教授非常失望地说:“现在的大学生,完全不懂尊师重道,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可能也没教过。按理讲,他没有复习功课,应该向老师认错、道歉,可他却反过来对老师发脾气,用力关门以示不满。”所以,如今受高等教育的很多学生,德行差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倘若让道德再这样滑下去,以后真的无法想象。

一个人如果没有德行,本事再大也没有用。据《史记》记载,商朝最后一位国君——纣王,并不是无能之辈。他能文能武,才思敏捷,勇力过人,尤其是颇有辩才,“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即智力足以反驳一切意见,辩才足以掩饰一切过错。但他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稍不高兴就杀人,甚至用成百上千的人作祭祀,把他们活活烧死,以致民怨沸腾,众叛亲离。后来周文王、武王兴仁义之师,联合附近八国讨伐商纣。最终,在牧野之战中,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商纣就全军溃败。纣王见大势已去,便在鹿台上点火,带着他的锦衣珠玉自焚而死,商朝也从此灭亡。周朝建立之后,周王为谋求天下的长治久安,吸取商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确定了“以德治国”的施政纲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德的重要性。

然而现在,失去了德的教育,尤其是一些知识分子的行为,越来越让人看不下去。有个台湾人跟李敖有点像,对许多现象骂得很厉害。他说现在大学生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尤其清华和北大,是两个“大垃圾场”,从教授到学生都是白痴,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历史,里面没出一个人才……对此观点,我不是很赞同,毕竟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分析。这两所学校里,很多老师、学生对人类的贡献不可小觑,不过,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缺“德”。一个人如果没有德行,又该如何立足于世呢?

总之,我们的行为举止,若能按佛经所讲的那样去行持,当然非常好;即便做不到,也应以古人的传统礼节来约束自己,千万不能随随便便,什么事都不在意!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拿着空的器皿,要像拿盛满东西的器皿一样小心。进入无人的房间,要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约束自己。这个颂词要求我们,做人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能过于随便。

“执虚器,如执盈”:很多人提一桶水时,肯定谨慎又小心,唯恐有个闪失,但拿着空桶时,却并不把它当回事。当然,城市里有自来水,不一定注意这些行为,而我们住在山上的,平时提水应该行为如法。有些人拿几个空桶时,晃来晃去,在路上像跳舞一样。虽然这是你的习惯性步伐,可别人看来不一定舒服,而且在古代,这种行为也不文雅。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一抬手、一投足都要有礼节。这方面,汉地很多书里讲得比较详细,佛经论典中讲得更是深入细致。

“入虚室,如有人”:对一般人而言,如果知道主人不在,进了他的空屋子,可能会东看西看,乱碰乱动主人的东西,甚至看见好东西就偷偷拿走。不要说我们,就算是奔公甲格西也曾如此。有一次他到施主家中,当时各位施主出门在外。他看到茶叶袋里有好茶,心里琢磨:“我没有茶叶,不如趁机偷一些,留着以后住山修行时用。”当他把手伸进茶叶袋里,立即提起正念,于是大声呼喊:“这里有个坏人在偷东西,你们快来把他的手砍断。”施主们起先以为是别人,进来一看,小偷正是格西自己——格西产生坏念头的时候,正在对治自己的行为。

的确,一个人到了空室,经常会控制不住自己。有些道友就是这样,当上师道友在场时,行为特别如法,犹如金佛像般一动不动,除了偶尔眨一下眼睛,好像连呼吸都没有;可是一旦周围没人,他马上变成了另一个人,行为上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诸佛菩萨无所不见、无所不知,每个人的所行所想,就像盲人在明眼人面前表演一样,什么都隐藏不了。因此,即便是独处,自己也应小心谨慎,不要觉得:“管他呢,反正又没人看见。”

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就讲过要恒常谨慎的三种法:一是“众中出言当谨慎”,在众人中说话要谨慎,不能随便说他人过失,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二是“独处行为当谨慎”,独自一人的时候,行为一定要警惕审慎,不能偷东西、干坏事;三是“平常观心当谨慎”。

我们作为佛教徒,应时时刻刻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己的威仪。关于威仪的具体要求,戒律中讲得非常详细,真正学过戒的人,别人看他的走路、说话就会一目了然。其实,不仅佛教戒律中有这些,古代也有许多这方面内容。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的《新书》中,专有一篇《容经》,里面就提到了立容、行容、坐容、趋容、跪容、拜容等,即站时怎么站,走时怎么走、坐时怎么坐、跑时怎么跑、跪时怎么跪、礼拜时怎么礼拜……所有行为都讲得清清楚楚。

我遇到一些年纪大的人,他们的举止有礼有度,非常有学问、有涵养。可现在有些孩子,包括一些知识分子,很让人看不惯,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都肆无忌惮、随心所欲,想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很危险。就像在十字路口,不管红灯还是绿灯,直接就过马路一样,是很容易出事的。

在古代,君子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具备九容,正如《礼记》中所说:“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

1、足容重:脚步要稳重从容,不能匆匆忙忙、慌慌张张。

2、手容恭:手势要端庄,无事可做时也不要乱动。对人合掌行礼时,要有恭敬的姿态,不能只是随便一甩。

3、目容端:眼睛要直视,不要斜眼、偷看或盯视。如果眼睛看得很高,说明这个人十分傲慢、目中无人;如果眼睛一直盯着脚,不看别人的脸,说明他很自卑。包括有些修行人,跟上师问候时畏畏缩缩,只听到一个小小的声音——“上师啊,您好!”根本看不到他的脸,这也没有必要。所以,与人交往时应该直视。当然,直视并不是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否则,对方也会很尴尬。

4、口容止:嘴巴要紧闭,除了吃饭和说话外,不要乱动嘴。有修养的人该说话时会说,不该说时,绝不会喋喋不休、啰里啰唆。

5、声容静:声音要平和寂静、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又唱又闹。可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懂这些道理。

6、头容直:头要摆正,不要东看西看、摇头晃脑。

7、气容肃:呼吸要轻柔均匀,不气喘吁吁,也不能气势汹汹。

8、立容德:站姿要端正,保持中立,不倚不靠。

9、色容庄:脸色要庄重。关于脸色,孔子在《论语》中说:用衣食孝养父母比较容易,但经常保持和颜悦色,这是最难做到的,故称之为“色难”。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如果没有内在修养,外表的行为随时都会改变。

以上讲了古人从头到脚的行为规范。其中,眼神是最为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行为和语言可以假装,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往往能流露出内心的所思所想,这是无法欺骗人的。孟子也说过:“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眼睛更好的办法了。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浊暗。所以说,“人与物接之时,其神在目”。

现在许多人应聘面试时,短短十几分钟里,口才的好坏可从交谈中发现,而他的修养内涵,只有观察眼睛了。平时我找一些发心人员,也是先看他的眼睛,假如眼睛一直咕噜噜地转,我就觉得有点问题,虽然他讲得很好,但我还是不太信任;有些人虽然讲得一般,但眼神沉稳,我就会比较放心。所以,人想要掩饰自己也很困难。

去年办奥运会时,北京要求“微笑服务”,当时这方面出现了两种观点:一部分专家认为,微笑要“笑不露齿”,否则就不叫微笑了,所以一颗牙齿也不能露;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这样的笑容过于含蓄,不太符合西方的审美观念,会在全世界面前显得愁眉苦脸,所以要露出六颗或八颗牙齿。

但我想,只是注重外在形象,也不一定很成功。若像佛教中所讲的那样,把全世界的人都当作母亲,见到他们时发自内心地欢喜,那么微笑自然会挂在脸上。否则,即使表面上拼命地训练露牙齿,到时候会成什么样子也不好说。所以,礼节如果只是人为地造作,不一定让人感到诚意,只有内心中有恭敬心、欢喜心,行为才能真正打动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做事情不能急急忙忙,否则就会越来越紧张,到最后完全没有头绪,错误百出。做事还要有不畏困难的精神,包括修行在内,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停滞不前,而应发起勇猛心勇往直前。当然,一味畏难不好,但太小瞧一件事情也不合理。

像这次学《弟子规》,个别人觉得内容很难,没办法做到,所以不敢学。其实这没有必要,它毕竟是一种学问,别人能学,你为什么不能?而有些人又觉得太过简单:“堪布应该讲甚深的法,像我这样的大学生,了解《弟子规》有什么用?”实际上,讲这个还是有必要,即使你学得比我好、表达得比我清楚,但行为不一定做得到。所以,求任何学问、做任何事情,既不能畏缩,也不能轻视。以前上师如意宝讲《文殊大圆满》时说过,有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甚深的法门修不成,简单的法门又不愿修,这样一来,最后只能一无所得,空手而返。

“事勿忙,忙多错”:做任何事情,要先有一个计划,不能等到最后关头,才匆匆忙忙去做,这样急于求成很容易出错。尤其是成办一些大事,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说,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时间短了不行。比如我们修建尼众大经堂,若要求一年内必须完工,这绝对不可能,即使有人答应,质量也不会好。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不然的话,肯定会忙中出错。

民间有这样一则故事:胖嫂生了个可爱的小宝宝,不久她收到母亲的来信,拆开一看,信中说:“我生了重病……”还没有看完,胖嫂就心急如焚,立刻抱着宝宝要去看母亲。结果宝宝的小被子一时不见了,她翻箱倒柜找到之后,抱起宝宝连夜赶路。

路过一片西瓜地,胖嫂被瓜蔓绊倒了,手中的宝宝也飞了。黑灯瞎火的,她忍着痛,到处摸,摸到“宝宝”后继续赶路。

终于来到母亲家,结果大门紧锁,胖嫂觉得好像出事情了,就拍门痛哭。结果她母亲正好从外面回来,她一看母亲很健康,忙翻出那封信再看,原来信后面还有一句:“现在病已经好了,不要挂念。”

母亲想瞧瞧自己的外孙,打开襁褓一看,外孙不见了,竟然是个大西瓜。她们马上到瓜地里找,结果拾到一个枕头。她们又赶紧跑回家,发现小宝宝被扔在家里,因为睡得特别香,滚到床底下了。

虽然这只是民间故事,但却有很深的寓意。有些人性子很急,这样任何事都做不好,因为心态对做事很有影响。对我而言,平时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或遇到重要的事情,首先看能不能挽救,如果不能了,就先让心平静下来:“不要紧、不要紧,慢慢来。”比如,人都已经死了,着急也没有用,那去看的路上,我会让司机慢慢开,毕竟很多意外是在匆忙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我们要养成一种沉稳的习惯,否则,遇到一点点小事,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修行同样也不能太急。有些人想解脱的心很迫切:“我现在已皈依了,一个月要把五十万加行全部修完,修不完,我实在是睡不着。”“我非常非常着急,您可不可以马上给我灌顶、传个窍诀?否则,我心里一直不安。”还有些人一下子观想很多,一会儿观金刚萨埵,一会儿观上师瑜伽,“我马上要成就,马上要成就”……这样过不了多久,肯定会出问题的。

修行是重大的事情,不可能一两天就完成,所以务必要循序渐进,依照次第来。学院有些道友真的很好,修行非常有次序,时间也安排得很合理,自己最初所发的愿,遇到任何违缘也不会退,慢慢完成就可以了。比如你打算一年完成的事,只要提前计划安排好,中间就不必太着急。像我的话,前前后后想了很长时间,才决定用两三年来讲《大圆满前行》,如果没有其他违缘,你们不用急,我也不用急。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任何困难也不会退,不可能刚过两天就觉得“这事不重要,算了,放弃吧,另外再找更重要的事”,不会这样,而是会一直很认真地对待。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勿畏难”: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遇到任何违缘,心都要有一种力量。古人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一次就学通的,我花上百次的功夫,也一定能学通;别人十次能掌握的,我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如果真能这样去做,即使再笨的人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勿轻略”:当然,有些事不能看得太难,但也不能看得太简单,进而轻视它。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隔行如隔山”,外行看一件事情,似乎轻而易举、易如反掌,但真正去做的时候,有些地方并不像想象得那样容易。比如,你觉得辅导一点也不难,但让你去讲的话,可能不是那么回事。因此,对待任何一件事情,应详细观察有经验的人怎样操作,虚心好学、认真对待,不要感觉很简单就不重视。

有些人也许是智慧不够,不管是讲什么、学什么,都习惯于轻视:“这个很简单,对我来说没什么;那个也不难……”很多法被略视了。但我不是这样,以前在上师面前得了那么多法,深法也好、浅法也好,每一部都乐于接受,认真学习。这一点,现在我也随喜自己。

如今正在同时传讲三部论典[25],原本我担心大家接受不了这么多,就要求三部论分开报名,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结果大多数人都报了三个,并一直坚持在学,对此我心里很高兴。但也有人抱怨:“太难了!三部论典同时在学。”那也不怪我,这是你自己选的。不过,实在太难的话,你少学一个也可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容易发生争斗的场所,千万不要去;邪恶、偏颇的事情,尽量不要过问。

《亲友书》讲过损害名声的六种法:赌博、看聚会、懒惰、依止恶友、饮酒、夜间入村落[26]。其中,看聚会、到赌场,就是有损德行之事。现在世间上,这样的非法场所很多,如夜总会、歌舞厅、网吧、酒吧、妓院、赌场……这些地方能够引生贪心、嗔心,比较容易起争斗、犯罪,让人不知不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慢慢就会令人堕落。

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里也说:“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然而,现在大城市里的人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这些地方全部都应该去:玩乐之处应该去,怨仇争处应该去,众人聚处应该去,打架斗殴应该去,杀生吃火锅应该去……造恶业的地方统统要去。

所以,现在世间人很可怜。那天有个人说:“一想起以前在社会上的行为,我就特别厌恶,那时的生活没有一点价值!”的确,人在不懂佛法、不懂因果取舍时,很多行为都没有意义。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那种环境中跟世人混在一起,渐渐就适应了,到时候想改也很难了。比如一个人原本修行很好,在寂静地呆了很长时间,后来以偶尔的机会,到了不清净的场所,刚开始他会很难受、很不适应,但慢慢地,就感觉不到了。

孔子说过:“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是,在种植芝兰、香气扑鼻的屋子里,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到了卖鲍鱼那种腥臭的地方,时间久了也闻不到臭味。有些道友的房子建在厕所旁边,刚进去时觉得臭气冲天,但过段时间也就适应了,反而很舒服、很安逸。

同样,有些人刚接触恶劣环境时,尚能提起正知正念:“我是个修行人,这怎么行啊!”但用不了多久,就完全习惯了,甚至开始与他们同流合污。反过来说,有些人从城市来到佛学院,刚到清净的道场,感觉特别殊胜,但生活一段时间后,就没有那么大信心和清净心了。有个人就跟我讲:“我初来学院时信心特别大,觉得这里像天堂一样,但现在好像没感觉了,是不是我出毛病了?”其实也不是。就像你住高级宾馆,第一天觉得非常舒服,但第二天便习惯了,为什么?因为对环境已经适应了。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那么不该去的地方,千万不能去。否则,一旦养成了不良的嗜好,想摆脱就难如登天了。

“邪僻事,绝勿问”:邪恶、不正当的事要少去打听,切勿因一时好奇而坠入险坑。

有些人喜欢追根究底,听到道听途说的是非,就睁大眼睛,兴致勃勃地问:“真是这样吗?那你给我讲一下。”一听对别人的诽谤或不如法的行为,耳朵就变得长长、大大的,而听到佛法的道理,耳朵又慢慢缩回去了。人的性格真的差别很大:有些人对流言蜚语极有兴趣,想方设法了解之后,又通过不同途径传给别人;而境界比较好的人,平时只关注闻思修行,跟佛法有关的有益语言,他会欣然接受,至于其他没意义的,连听都不想听。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些人爱说“神通”,明明没有任何境界,却故意给人说“你的气血被吸走了”、“不要接触某某人,他故意害你”、“有个附体在你身上,我看见了”……这些人整天神神道道,到处迷惑别人,在我们学院是要被开除的,在其他佛教团体中也是不赞叹的。倘若你真有慧眼、真能看到什么,可以到我这里来考个试,考试及格后,我会帮你宣传:“这里来了有慧眼的人,他能说神通,你们可以去问。”除此之外的胡言乱语,希望大家不要去听,也不要去问。

愚痴的人,嘴里什么语言都编得出来。有德行的人根本不关心这些,尤其造恶业的语言,他问都不问。可是没有修行的人,一提到闻思修行,他就“禁语”了,而说起这样那样的坏事,他就醒过来了,这样没有必要。尤其是色情、暴力等不如法方面,最好不要去了解,否则,凡夫人很容易上当,到时候烦恼难以控制,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大家平时要以正知正念摄持相续,多了解诸佛菩萨有加持的教言,多看显密高僧大德的传记,让这些在心里好好串习,如此人生才有意义。

不过,末法时代往往有一种规律:没有德行、没有智慧的人,轻易能骗取众人的信任,这是值得警惕、注意的。在居士或出家人中,常有人说些不符合实际的语言,愚笨的人偏偏深信不疑,不但给修行带来了违缘,而且平日里坐立不安,时时处于恐慌、犹豫、痛苦中……因此,大家要擦亮眼睛,不要去盲目追求这些,应该追求智慧、追求悲心!


第十课思考题

40、掀帘子不要大声、拐弯不要撞到,这些似乎人人都懂,学习有什么必要?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大学生?

41、主人不在时,你如果进了他的房间,会做些什么?你如何教育身边的孩子?

42、什么叫九容?请具体解释。明白这些道理,你有哪些收获?

43、你怎么理解“勿畏难,勿轻略”?无论做事还是修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假如做不到,想过如何去调整吗?

44、为什么说环境的影响很重要?既然如此,那应该远离什么环境?你是怎么做的?

45、为何不能打听“邪僻事”?你喜欢打听吗?能改吗?


[25] 《前行广释》、《藏传净土法》、《般若摄颂浅释》。

[26] 《亲友书》云:“赌博以及看聚会,懒惰依附恶劣友,饮酒夜晚入村落,断毁名誉之六法。”


{返回 弟子规另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下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二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三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64.钦山文邃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三宝分这么多到底有几种性质呢?[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人间巧喻 水月身心 序[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如来禅与祖师禅[栏目:方立天教授]
 五百罗汉 142、善调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自由发展的可怕 The Dangers of a Permissive Upbringing[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中国近代的佛教女众教育(何建明)[栏目:佛教与教育]
 流行的奴隶[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软性尚礼与硬性尚法的对抗——地铁打斗与江南style[栏目:明贤法师]
 相应50经 支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