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经》的要义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99

《心经》的要义

时间:2007年12月21日

藏王松赞干布时,迎请译师翻译般若部的各种经典,包括十万八千诵、八千诵等多种版本。当时即译有《心经》简本,并订定简本代表有关“般若部”法教的精华,应广为持诵。噶当派多位祖师撰作各种注解,加以发扬。我们现在念诵的是梵文版的《心经》,为什么要念诵梵文版呢?这是为了感念印度圣地的德泽。

经中提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以唯心来说,一切色相都是空性的,虽然显现了,但却没有自性,不是固有的实体;由于不是固体的,因此能显现。色相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它的本质是空性的,也就是无中生有,因为无所以有。以空性来说的话,无根、无基,这是一种无的空性。经典中谈到各种不同的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等,也提到各种比喻,例如:如梦、如幻、如泡影等,指出一切都只是因缘和合,不是实有的。一切色法、一切有相,加以观察分析时,都没有自性。透过观察分析,我们开始对物质实有的观念产生疑情,进而了解物质非实有。

以五蕴当中的色蕴为例,这好像容器中的水,若没有容器,就没有容器中的水。五蕴都是如此,都如同水,若没有执着的容器去盛放它,容器中的水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从见道位来说的,指一切都不落二边。“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这是由修道位来说的。从这里一直到“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指一切都是不成立的,能证和所证的智慧都不存在。总之,在圣位时,我们会看到一切都没有世俗谛的显现。因此,菩萨们安住于般若法而到达彼岸,即达到涅槃解脱。

之后,又说了大明咒,因为从凡夫到成就菩提,我们必须升起智慧,因此“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由资粮道、加行道、资粮道到修道,一步步往上进阶。“嘎喋,嘎喋”是资粮道与加行道,“巴惹嘎喋”是见道,“巴惹桑嘎喋”是修道,“菩提索哈”是证得菩提。所以,这咒语时由下道步步往上,让我们的心不断进展,直到最上上道。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提倡环境保护的开示--自身与环保
下一篇:法王藏译中的两首噶举祖师教言--如法行持的五种因缘
 佛诞月开示——「行」的重要性
 一位好上师,要有三德相!
 菩萨戒:我在圣地,成为佛子!
 四共加行 连载四
 持诵度母礼赞文的功德和利益
 智慧的忍辱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开示
 真正的慈悲心
 修持方法的相关开示--噶举传承的见修行口诀
 我们应当成为自己的戒律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修行七支供养的顶礼支,应如何观想?[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