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开示 第三讲 第二五偈
 
{返回 圣喜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1

第三讲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三遍)
 
Unnhanen'appamadena
sa¤¤amena damena ca
dapau kayiratha medhava
yau ogho nabhikarata'ti.
 
各位贤明的尊者,世尊在王舍城(Rajagaha)竹林精舍(Veeuvana)为比库们诵出这首偈颂,解释朱腊般他嘎(Culapanthaka)尊者证得阿拉汉果的理由。这首偈颂的含义是:
以精勤与不放逸,以及节制与调伏,
智者自己作岛屿,不被洪水所淹没。

    (第二五偈)
 
大家知道在佛陀时代许多有智慧的男众与女众为了证得增上的成就而出家。他们依循八圣道分(八支圣道)16,按照戒、定、慧的次第而修行。有些人在听法时就证果;有些人循着此正道修行而在短时间内证果;有些人修行了几年之后才证果。我们了解沙利子(Sariputta)尊者在十五天内证得所有道果;目犍连尊者在八天内证得所有道果;摩诃劫宾那尊者一天内就证得所有道果;护国尊者(Ven. Rannhapala)修行十二年之后证果;罗侯罗尊者也修行了数年才证得增上成就。

这首偈颂谈到朱腊般他嘎尊者的情况。他哥哥马哈般他嘎(Mahapanthaka)比他先出家并且证得所有道果。一段时间之后,朱腊般他嘎也随着出家。马哈般他嘎尊者教他背一首偈颂,他背了第二行就忘了第一行,背了第一行就忘了第二行。如 此他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连一首偈颂也学不起来。他的哥哥马哈般他嘎认为他无法依循这个教法,那就应该还俗、回家去,所以就对他说:“弟弟,你没办法了解这深奥的法,所以你还是还俗、回家去吧。”然而,朱腊般他嘎尊者并不想还俗,他喜欢过比库的生活,但是由于哥哥所说的话,即使心里不愿意,他仍然考虑要还 俗。第二天,佛陀从禅定中出来之后就以心力观照世界,察看是否有波罗蜜成熟的人。佛陀见到朱腊般他嘎尊者正要舍戒还俗。

朱腊般他嘎尊者离开自己的住屋而向家里走去。佛陀走到他的前面,问他说:“你要去哪里?”他顶礼佛陀,然后哭着说:“我要回家去。”“你为什么要回家?” “世尊,我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仍然无法学会一首偈颂,所以我的哥哥叫我回家去,然后还俗。”佛陀问他说:“这个教法是谁的?是你哥哥的还是我的?”“世尊, 这个教法是世尊的。”“那么你就依照我的指示,不要依照你哥哥的指示。”“是的,世尊,我很喜欢这样做。”“那么,你就到我的住屋来吧。”佛陀带着他到自己的住屋,交给他一块非常干净的白布,要他一手拿着白布,另一手摩擦白布,并且说:“沾染尘垢,沾染尘垢……”(Rajo haraoau Rajo haraoau) 。 他就如此一面摩擦,一面念诵。不久,他见到原本很干净的白布开始变色、变脏。他的心开始思惟:“为什么这块白布这么容易变脏?它原本是干净的,我的手也是 干净的;它是怎么变脏的呢?”于是他了解必然是有某种污垢从身体出来而将白布弄脏。然后他观照自己的身体里面充满了污垢,他的心透视到身体是丑陋、不净的。透过不净观,他的定力愈来愈深,一直到进入禅那。然后他的心中生起观智17,而能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证得所有道果。

那天有人请求供养饮食。马哈般他嘎安排了佛陀与五百位比库去接受供养,而没有将朱腊般他嘎算在内。他们都跟随佛陀到施主家里去。当施主要供养佛陀时,佛陀以手遮住钵口,拒绝接受。他们问:“为什么世尊拒绝接受?”佛陀回答说:“还有一位比库留在寺院里,去带他来吧。”佛陀知道朱腊般他嘎已经证果,并且具备神 通。当施主派人到寺院去时,朱腊般他嘎以神通力变成一千个身体。施主的仆人回来报告说:“尊者,寺院里有一千位比库,我应该带哪一位来呢?”佛陀说:“带 朱腊般他嘎尊者来。”仆人再度到寺院去,问说:“哪一位是朱腊般他嘎尊者?”所有一千位比库都回答说:“我是朱腊般他嘎。我是朱腊般他嘎。”仆人只好回来 报告佛陀说:“一千位比库都说自己是朱腊般他嘎。”佛陀说:“再去那里,抓住第一位回答的比库的袈裟,将他带来。”仆人又到寺院去,问说:“哪一位是周利 盘陀伽?”一千位比库都回答说:“我是朱腊般他嘎。”仆人抓住第一位回答的比库的袈裟,于是一千位比库变成一位,仆人就带着朱腊般他嘎尊者到施主家里。施主供养佛陀及所有比库饮食。

用餐之后必须有一位比库说法,以答谢所接受的供养。佛陀指定朱腊般他嘎尊者说法,而佛陀本人与诸比库则回到寺院去。有些比库怀疑朱腊般他嘎,说:“他花了四 个月的时间连一首偈颂都学不起来,这样能够说法吗?”结果朱腊般他嘎尊者说法说得非常好,所有的施主都听得很欢喜。有些比库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去问佛陀 说:“世尊,朱腊般他嘎尊者花了四个月的时间都无法学好一首偈颂,今天他却能说法说得很好,这是怎么回事?”许多比库都知道佛陀将会开示很好的法,因此都 集合到佛陀的地方来。佛陀为比库们诵出这首偈颂,并且借着解释朱腊般他嘎证得阿拉汉果的事而说了很好的开示。那时有许多比库提升智慧力而证果。有些比库问 说:“为什么朱腊般他嘎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连一首偈颂都学不好?”佛陀回答说:“在迦叶佛的时代朱腊般他嘎是一位比库,那时他嘲笑一位正在学习的比库。这个 业力造成今生他得到如此的果报。”然后他们又问:“为什么他能够借着观照污垢而在几个小时内了悟佛法?”佛陀解释说:“在过去某一生中他是一个国王。有一 次他穿着很干净的衣服,手里拿着一块很干净的布,出外去巡视国家。在路上他流汗,就用那块干净的布擦汗。他见到那块布沾染了肮脏的颜色,并且有了臭味。那时他了解到这个身体里充满肮脏的东西。这个领悟造成他今生能证悟正法。”
在这首偈颂里,佛陀教导我们得到坚强心志的四项必要因素,能使我们如岛屿一般,不被洪水所淹没。

一、勤奋精进(unnhanaviriya)

大家都知道精进的含义。精进的意思是努力地做某件事情,并且策励心,不使心力减退。精进执行这两项任务。佛陀教导我们应当具备四种精进:

(一)努力去除恶念;
(二)努力培育善念;
(三)努力不使尚未生起的恶念生起;
(四)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念生起。

 大家都了解什么是恶念。一切恶念都是因为无明(无知;愚痴)而 生起。无明的心覆盖事物的真相。当我们想着“我是如何如何;你是如何如何;她是如何如何”时,我们使用这些话乃是因为无明的心生起,认为有真实的“人”或 集合体存在。事实上身体只是一堆元素而已,这些元素不断地生起与坏灭,只是无明的心覆盖了真相,所以我们无法如实地了知。同样地,建筑物、黄金、钱币等一 切物品也都只是元素而已,但是我们的心却说它们是人、建筑物、黄金、钱币等,这就是无明的心。由于这个无明,就有许多愚痴的念头会随着生起:我们会贪着某 些目标,厌恶某些目标,我们怀疑某些目标,对某些目标生起掉举……。正因为我们的心不了知实相,所以才会生起这些恶念。我们必须运用正精进,直到克服这些 恶念。

同时我们也必须培育善念:在世俗谛18方面,我们应当培育对佛、法、僧的信仰,修行不净观、死随念、慈心观等。在胜义谛19方面,我们应当观照身体的组成元素为无常、苦、无我,因为所有元素都是一生起之后就立刻坏灭;我们也应当培育正念,观照自己的心,能够分辨善心与不善心,能够了知针对一个目标有多少个心所20生起作用。我们应当如此以正精进来培育善念。

有些烦恼虽然现在没有生起,但是可能会在未来生起。我们应当以正精进来避免烦恼生起,例如我们可以想像到当我们提升定力达到能够入禅那的阶段时,心中可能生起我慢的念头,认为我的定力比别人好;有智慧的人会精勤地守护自己的心,不使尚未生起的恶念生起。
有些善念我们现在还没有培育,未来可能会培育,例如了知身体不净、了知名法(精神)与色法(物质)的观智。这些上等的心念可能会在未来生起,我们应当以正精进来修行,促使它们生起。

二、不放逸(appamadena)
智者应当时时培育对身、受、心、法的正念:我们走路的时候应当有正念地走;吃饭的时候应当有正念地吃;同样地,喝水、思惟、谈话等每一个动作都应当有正念地做。如此正念得以提升,而能轻易地培育必要的心念,使我们能透过佛陀的教法而达到真正的安乐。

三、节制诸根(sa¤¤amena)
当 我们看的时候,不要去贪着或厌恶所看到的。当我们听的时候,不要去贪着或厌恶所听到的。当我们闻的时候,不要去贪着或厌恶所闻到的。当我们尝的时候,不要 去贪着或厌恶所尝到的。当我们触的时候,不要去贪着或厌恶所触到的。如此就能节制自己的心,并且能很容易地经由定与慧而达到真正的安乐。

四、调伏心(damena)
未被调伏的心无法专注;已被调伏的心则很容易专注。因此智者善于控制自己的心,以正确的方式来训练自己。这样就能获得定力与坚强的心力,不被烦恼击败,就像岛屿不被洪水淹没一样。

朱腊般他嘎尊者能够培育精勤、不放逸、节制诸根与调伏自己的心,所以能证得所有道果及神通。

我们应当思惟自己、反省自己,如此才能了解自己的弱点,乃至渐渐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培育善法、去除恶法及透过更深的定力而得到安乐。

大家应当了解有定力的心是什么情况。在那样的心中没有贪爱、也没有愤怒。若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削弱贪爱与愤怒。慢慢地,我们的心会开始专注,而且专 注力愈来愈深。有些人认为“获得定力之后能削弱贪爱”──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削弱贪爱之后能获得定力”──才是合乎实际的想法。因此我们应当去除没有 用的心念,培育有用的心念。这样我们就能培育起像朱腊般他嘎那样的心力。
祝大家都能培育那样的心力,直到证得最后的成就。
 
                        (2001.10.28讲于斯里兰卡 .龙树林僧寺)
 


{返回 圣喜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开示 第四讲 第七九偈
下一篇:法句经开示 第二讲 第八偈
 法句经开示 第五讲 第三五偈
 法句经开示 第三讲 第二五偈
 法句经开示 第四讲 第七九偈
 安宁心地
 心调得安乐
 不如活一日 持戒与禅修
 五法伏魔
 法句经开示 第一讲 第四偈
 以智败魔
 法句经开示 第六讲 第一一二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Buddhadharma Is in Practice, Not in Talking[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217.苏东坡居士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大庄严论经卷第十二[栏目:马鸣菩萨]
 真忏悔(宣化上人)[栏目:忏悔业障]
 三世因果的论证[栏目:刘嘉诚博士]
 法华经品题略解—法师功德品第十九[栏目:张秉全居士]
 Chapter 23 - The Former Deeds of Medicine King Bod..[栏目:The Wonderful Dharma Lotus Flower Sutra]
 梦中梦因果问答 88 曾外祖母以及外公往生后,转世到什么境界?[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栏目:净界法师]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栏目:陈大惠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