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篇 理论 1.4.4.1苦的四种形式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5

1.4.4.1苦的四种形式:

1)苦苦(一般肉体上的疼痛——而心知痛——且身痛会引起心苦,只有证到阿罗汉果的人,才是只觉得身痛而不会引起心苦)。

2)行苦(修行在变换姿势时正在变化或止息的疼痛。行苦比苦苦更难体会)。

3)苦相(照见身心的三法印而生起对苦的认知,这是在十六阶智中的第四阶智所体证的——生灭随观智。)

4)苦谛就是认知身心全然是苦,而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事情的真理——这是真正的事实。如:我们无法改变老、病、死。由烦恼而生的苦在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就灭除了,但肉体上的苦只有在死后不受后有的情况下才能灭除的。

苦苦就像医院中的病患。

行苦就像一个不乐于照顾病人的护士。

初学者要先体会苦苦,因为苦苦最容易体会。然后接着就体会到行苦,行苦比苦苦更难体会。而要体会苦相就必须具足实相般若了。

以智慧证得苦谛时,修行者就体会到世间唯苦无乐。而体证了苦谛就圆满了所有四圣谛。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篇 理论 1.4.4.2 佛陀所发现的十一种苦谛
下一篇:第一篇 理论 1.4.4 苦谛
 第二篇 实修 2.3.1 此修法与四圣谛的关系
 第一篇 理论 1.4.2 应用四谛法
 第一篇 理论 1.3.1 四念处
 附录A 与学生的会谈
 第一篇 理论 1.8.1 善恶和无记
 第一篇 理论 1.4.4.1苦的四种形式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1.行舍智
 第一篇 理论
 第四篇 总结
 第一篇 理论 1.3.5 五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劫末火烧时,四禅天以下的众生都去哪里啦?[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用慈悲、智慧和禅定的功夫来修持忍辱(慈成加参仁波切)[栏目:忍辱]
 末法多劫难常念观世音[栏目:传喜法师]
 不负初心,恻隐之至[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福德日记3月23日─「闻」、「思」是修行吗?[栏目:福德日记]
 开放你的胸怀,释放自己的灵魂[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你内在的暴民[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四七八 使者本生谭[栏目:第十三篇]
 比丘尼传 5 梁 闲居寺惠胜尼[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 证道 4 能入佛、能入魔[栏目:元音老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