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篇 理论 1.4.4.1苦的四种形式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92

1.4.4.1苦的四种形式:

1)苦苦(一般肉体上的疼痛——而心知痛——且身痛会引起心苦,只有证到阿罗汉果的人,才是只觉得身痛而不会引起心苦)。

2)行苦(修行在变换姿势时正在变化或止息的疼痛。行苦比苦苦更难体会)。

3)苦相(照见身心的三法印而生起对苦的认知,这是在十六阶智中的第四阶智所体证的——生灭随观智。)

4)苦谛就是认知身心全然是苦,而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事情的真理——这是真正的事实。如:我们无法改变老、病、死。由烦恼而生的苦在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就灭除了,但肉体上的苦只有在死后不受后有的情况下才能灭除的。

苦苦就像医院中的病患。

行苦就像一个不乐于照顾病人的护士。

初学者要先体会苦苦,因为苦苦最容易体会。然后接着就体会到行苦,行苦比苦苦更难体会。而要体会苦相就必须具足实相般若了。

以智慧证得苦谛时,修行者就体会到世间唯苦无乐。而体证了苦谛就圆满了所有四圣谛。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篇 理论 1.4.4.2 佛陀所发现的十一种苦谛
下一篇:第一篇 理论 1.4.4 苦谛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7.过患随观智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8.厌离随观智
 第二篇 实修 2.3.5 定
 第二篇 实修 2.4 结论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图]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2.随顺智
 第一篇 理论 1.4.5 集谛(第二圣谛)
 第一篇 理论 1.3.7 八正道
 附录C 巴利文索引
 第二篇 实修 2.2 实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