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篇 理论 1.11 隐蔽三法印的因缘法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7

1.11隐蔽三法印的因缘法

三法印是指身心一直是无常、苦、无我的,但为什么我们无法从自己的身心上体验到三法印呢?因为三法印被某些因缘所隐蔽住了。

1)无常。隐蔽无常真相的是:妄执身心是相续的邪见。身心迅速的生灭,让我们产生一种以为身心是相续的错觉,但事实上,身心每一剎那都在不断地生住异灭。

2)苦。隐蔽身苦真相的是:没有清楚觉察身体的姿势。

3)无我。隐蔽身心无我真相的是-坚实。

我们修行的时候如何「看破」这三种遮蔽事实真相的因缘呢?

1)相续。身心的生灭是如此迅速,以致于难以见到它的生灭的现象,因此使我们误认为身心是连续的,就像屏幕上的电影看起来好像是连续的,事实上是由许多静止不动的照片所组成的。因此身心看起来像坚实而永恒的,是因为我们无法见到这种不断生灭的真相(注1)。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快速的生灭现象(因为这是事实),但修行者必须以精进和觉照来引发实相般若,实相般若生起时就可以体会生灭之间的空档。实相般若可以破除妄执身心是相续而隐蔽无常真相的错觉。

身的无常是可以由思慧体验到的,然而心的无常就更微细而很难体会。改变姿势时,例如,从坐的色身变到站的色身,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坐的色身是无常的,这也是为什么钝慧的修行者必须要观身念处的原因。

2)不觉照姿势。不觉照身姿我们就无法认知色身是苦的。苦是指无法保持相同的状态。(这是实相:自然的真实状态,这是无法改变的)。改变姿势的时候,苦苦早已存在旧的姿势当中,但如果缺乏「如理作意」观照旧姿势的话,明觉就无法起作用而察觉到苦苦了。

(注1:当然身心的生灭是远比电影画面的闪动快速--快好几千倍。)

持续以明觉观照各种姿势时,要如理作意来防止烦恼,使内心不会生起喜欢和不喜欢,如此修行者就可以见到每一种旧姿势中的苦苦了。而因此新姿势也无法再隐蔽苦的真相了。

例如:坐的色身疼痛时,如果没有“如理作意”,我们会认为是「我们」苦,而产生厌恶的感受,然后不能以明觉观照而又起厌恶心——不喜欢旧姿势。如果修行者是因为自己想站而站起来的话,这样又会对新姿势起贪爱心。因为新姿势隐蔽了旧姿势的苦,因此无法从旧姿势中体会到苦苦。(这是解释不觉照身姿为什么会隐蔽苦的一个好例子)

明觉起作用的时候很容易体会到旧姿势中的苦苦,但行苦(变换到新姿势所残留的苦)却很难体会得到——因为新姿势通常令人觉得舒服。如果修行者要体会新姿势的苦,就要保持「如理作意」,因为对新姿势通常会产生贪爱或喜欢——就像不喜欢旧姿势一样。

贪爱会喜欢乐而不喜欢苦。因此要断除贪爱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实相般若去体证苦。因此佛陀以苦的体证来描述灭除贪爱的智阶。

修行要体会四种苦:

1.觉察旧姿势的苦苦。

2.觉察变换到新姿势的行苦。

3.觉察苦相(也就是身心是无常、苦、无我)。要到第四智——生灭随观智照见生灭现象时才能体会苦相。

4.体证苦谛要在第十一阶智——行舍智时才能证得苦谛。然后接着就是智慧猛利的第十二阶智——随顺智(体证四圣谛)。

如果修行不以智慧(内观)来体证苦的话,就不是正确的修法,不是中道法(亦即八正道)。唯有体证苦才能使你脱离轮回——因为体证苦才会厌离五蕴而导致灭苦。

如果没有证得厌离随观智(第八阶智),就无法证得离染(无执:离欲、离贪),也就无法灭苦。以智慧体证身心的无常、苦、无我,就会对身心生起厌离,这就是清净之道。

因此,要觉察新姿势的苦,修行者就必须保持「如理作意」。他也必须知道每一次改变姿势的原因,用如理作意改变姿势会有什么利益(可以引发实相般若),和不以如理作意改变姿势有什么过患(会与烦恼相应)。通常初学者并不知道改变姿势的原因,因为他会认为是他想改变的,事实上是苦迫使他改变的。知道正确的原因并一再反复练习,他就能体会苦并且体会到新姿势并不比旧姿势好,因此也不会再喜欢新姿势而讨厌旧姿势了。这样可以启发智慧认知身心是无法控制的,无我、非男、非女——而这就是实相:自然的真实状态。

体会实相之后,厌离心就会生起,烦恼就会变得薄弱,而毅力、意志力更强。然后就可以成就四念处智而断除对五蕴的贪和瞋。

3)坚实身心的坚实是实法或现在法——实相,但即它是事实却让我们误认为自己是男、是女或以为有我的邪见,因此我们会妄执身心是常和乐的,坚实隐蔽了身心的实相——无我。

修行者必须以「如理作意」将身和心分开,这样身和心看起来才不会像一个单独的个体。如果没有「如理作意」,我们就不知道那一样是身,那一样是心。而且每一种色身都是不同的:坐的色身不同于站的色身,站的色身不同于行的色身等等。六组毘婆奢那慧地(基础,原理)对于分离身和心的观照是很有用的。他们是:

1.五蕴。

2.十二处。

3.十八界。

4.二十二根。

5.四圣谛。

6.十二因缘(缘起)。

以五蕴为例,我们知道身蕴在坐,而识蕴(用其它三蕴——受、想、行)(注1)知道身蕴在坐。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将身和心分开(识别)。

(注1:这里的受、想、行(通常讲蕴)的作用像心所,再组合成识蕴。)

修行要看破坚实仍然是观照身心(不要做特别的尝试去识别身和心),修行者要了解「知道坐的色身的心」和「知道站的色身的心」是不同的;而且甚至于坐的色身不同于站的色身。所以用平常的方式修行,直到破除坚实所生的邪见为止。如同看破执无常为相续以及观照身姿而看破身苦一样,要看破坚实也只是观照身心而知道什么是什么罢了。破除坚实所生的邪见就证得第一阶智,名色分别智(即见清净——清净的知见和内观),如果没有证得第一阶智,是无法成就后面其它的阶智了。

修行看破隐蔽三法印的因缘法,并不是必须证得全部的三法印,而只要证得三法印其中的一相即可,假设说如果你看破了隐蔽无常的真相,你就证得了苦和无我。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篇 理论 1.12 十二因缘(缘起)
下一篇:第一篇 理论 1.10 色和心
 第一篇 理论 1.10 色和心
 第二篇 实修 2.2.4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修法对或错
 附录C 巴利文索引
 第二篇 实修 2.3.4 检查身心
 第一篇 理论 1.3.5 五力
 第二篇 实修 2.1.1 四种姿势
 第一篇 理论 1.6.1 实相(自然的真实状态)
 第一篇 理论 1.3.1 四念处
 第一篇 理论 1.5 毘婆奢那
 第二篇 实修 2.1.2 我们观照所需的工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烦恼寂灭心地净明[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五讲[栏目:南亭法师]
 敦煌写卷所揭“弥勒禅”之初探——北京图书馆藏月091(7119)号卷子解读之一[栏目:宗舜法师]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栏目:雪漠]
 死刑的因果[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降伏其心 三 见地的重要性[栏目:万行法师]
 了缘禅师[栏目:拈花说禅]
 一三一、堕胎是重罪[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The Five Spiritual Faculties[栏目:Bodhi Bhikkhu]
 洛阳城内伽蓝记卷第一(杨炫之)[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