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篇 实修 2.3.2 各种苦的四念处修法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10

2.3.2各种苦的四念处修法

  苦苦(身体的疼痛、难过)

色身

  行苦(正在变化或对治的疼痛,较苦苦更微细难见)

  苦相(三法印)

身心

  苦谛(纯苦)

(注1:彼分涅槃由「身-心-现在法」,开始断除我见一直持续到随顺智时,「灭」(涅槃)才变成永恒的(见3.1「十六阶智」)。)

苦苦是一般的苦,像各种姿势的疼痛,修行者要先观照苦苦,因为苦苦随时存在于四种姿势,是很容易见到的。修行者了解苦苦以后他就知道身心由于苦苦的趋使而整天在改变姿势。

行苦是由旧姿势变到新姿势时所残留下来的苦。行苦也是为了维持色身整天所必须做的活动,诸如喘息、疗饥、呼吸等等。

苦相是身心的特性,他们都存在共同的特性:无常、苦、无我。这些特性唯有透过实相般若才能够体会到;体证三法印要成就第四阶智——生灭随观智时才能体证。

苦谛是第一圣谛——苦的圣谛,苦谛即是身心,体证苦谛时;就体证全部的四圣谛了。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篇 实修 2.3.3 问题
下一篇:第二篇 实修 2.3.1 此修法与四圣谛的关系
 第二篇 实修 2.2.1 修行的原则
 第一篇 理论 1.3.1.4 修行所缘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5.果智
 第二篇 实修 2.3.7 杂项
 第一篇 理论 1.4.6 灭谛(第三圣谛)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4.生灭随观智
 第一篇 理论 1.3.6 七菩提分
 第二篇 实修 2.2.2 意见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3.遍知智
 第二篇 实修 2.1.1 四种姿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三讲[栏目:亲佛法师]
 自性弥陀[栏目:首愚法师]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二章 非断非常的佛教轮回观[栏目:陈兵教授]
 不肯出门的戒嗔[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止、观二法,包含了所有的修法[栏目:月悟法师]
 福德日记4月4日─「业」的特质[栏目:福德日记]
 【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明辨) 八圣道 1.正见-业[栏目:约翰·布列特文集]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不受无谓的损害[栏目:人行道]
 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观[栏目:黄夏年教授]
 上师开示忏悔及超度堕胎胎儿[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