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8.厌离随观智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17

8.厌离随观智

在每一阶智中,智慧是越来越强,此智对身心(五蕴)厌离的感觉生起了,这是由于上一阶智观察身心过患的结果,但这种厌离不是瞋心而是智慧。这种情形导致不想再出生于任何「有」之中,即使是最高的地位——国王,或亿万富翁。这就像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暗路是再继续生死轮回,另一条明路是安全保险的涅槃。由于对身心的厌离,对于这条暗路不感乐趣了,而通往涅槃的明路却似乎是非常动人的。这种从放下贪爱所得的智慧称为厌离随观智。如果完全放下贪爱便称为离染(无执),这导致解放或解脱,再由解脱导致涅槃。

成就此智至少可以体证三法印其中的一相:无常、苦、无我。如果厌离的感觉含有瞋心的话,就不是厌离随观智了,而这种含有瞋心的厌离是无法见到三法印的。

想由修毗婆奢那而脱离生死轮回的人,如果成就了此智,所有的烦恼,即使是从前很强的烦恼,也会变松变弱了。从此智起,由道心(注1)而引导致涅槃之道。

(注1:导致涅槃的道心(或道识)是:厌离、离染和彼分涅槃(以反面取代的方式暂灭烦恼)彼分涅槃的例子是在第一阶智时,我见被正见所取代了。)

此智厌离的觉受可以摘要成法句经的偈颂:

诸行皆无常,

智者了知此,

直道厌离苦,

此解脱真道。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9.欲解脱智
下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7.过患随观智
 第一篇 理论 1.3.1.6 正确的修法(四念处)
 第一篇 理论 1.12.2 缘起法面面观
 关于阿姜念与布堪甲那南禅修中心简介
 第二篇 实修 2.1.2 我们观照所需的工具
 第一篇 理论 1.5.2 定
 第一篇 理论 1.10 色和心
 第四篇 总结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8.厌离随观智
 第一篇 理论 1.3.1.4.1适合不同人的念处所缘
 第一篇 理论 1.4.6 灭谛(第三圣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十七年度传授如来三坛大戒戒会上堂法语 八十七年十月廿日[栏目:惟觉法语]
 《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六疑 生彼不退疑[栏目:林克智居士]
 只有自在,才是生命的至宝[栏目:看开]
 楞严说通卷二(刘道开)[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当代佛教修学体系的实践与展望[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法海集二 第二:安忍品 2 佛法概要[栏目:法海集]
 依教奉行——二○○八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报告(释传道 式叉尼)[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栏目:法照大师]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界 尺)[栏目:佛教的法器]
 恒持剎那初发心[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