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8.厌离随观智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94

8.厌离随观智

在每一阶智中,智慧是越来越强,此智对身心(五蕴)厌离的感觉生起了,这是由于上一阶智观察身心过患的结果,但这种厌离不是瞋心而是智慧。这种情形导致不想再出生于任何「有」之中,即使是最高的地位——国王,或亿万富翁。这就像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暗路是再继续生死轮回,另一条明路是安全保险的涅槃。由于对身心的厌离,对于这条暗路不感乐趣了,而通往涅槃的明路却似乎是非常动人的。这种从放下贪爱所得的智慧称为厌离随观智。如果完全放下贪爱便称为离染(无执),这导致解放或解脱,再由解脱导致涅槃。

成就此智至少可以体证三法印其中的一相:无常、苦、无我。如果厌离的感觉含有瞋心的话,就不是厌离随观智了,而这种含有瞋心的厌离是无法见到三法印的。

想由修毗婆奢那而脱离生死轮回的人,如果成就了此智,所有的烦恼,即使是从前很强的烦恼,也会变松变弱了。从此智起,由道心(注1)而引导致涅槃之道。

(注1:导致涅槃的道心(或道识)是:厌离、离染和彼分涅槃(以反面取代的方式暂灭烦恼)彼分涅槃的例子是在第一阶智时,我见被正见所取代了。)

此智厌离的觉受可以摘要成法句经的偈颂:

诸行皆无常,

智者了知此,

直道厌离苦,

此解脱真道。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9.欲解脱智
下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7.过患随观智
 第一篇 理论 1.2 智阶
 第二篇 实修 2.3.6 妄想
 第一篇 理论 1.3.5 五力
 第二篇 实修 2.1.1 四种姿势
 第二篇 实修 2.2.3 自然的修法
 身念处禅观修法 简介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6.怖畏现起智
 附录B 一个典型状态的识的例子(心王-心所)
 第二篇 实修 2.2 实修
 第一篇 理论 1.4.4.1苦的四种形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钺刀)[栏目:佛教的法器]
 「缘起无自性」与「找到自性」的「自性」相同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