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优婆塞戒经》辑要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0

《优婆塞戒经》辑要—一海涛辑

1.若人于三宝所不生疑心,乐为供养。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乐赞人善,为开涅槃。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是名实义菩萨。

2.一切众生,常求自利;菩萨所行,恒求利他。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3.善生言:「世尊!声闻、缘觉所得道果,即是菩提,即是菩提道。云何言胜?」佛言:「善男子!声闻、缘觉道不广大,非一切觉,是故菩提菩提之道得名为胜。犹如一切世间经书,十二部经为最第一。何以故?所说不谬无颠倒故。二乘之道比菩提道亦复如是。」

4.释「学」与「学果」

一、菩提者,即是尽智、无生智也。为此二智勤心修集三十七品,是名为学;得菩提已,是名学果。

二、自调诸根次调众生,是名为学;自得解脱令众生得,是名学果。

三、修集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是名为学;具足获得十八不共法,是名学果。

四、为利自、他造作诸业,是名为学;能利他已,是名学果。

五、习学世法,是名为学;学出世法,是名学果。

六、为诸众生不惜身财,是名为学;为诸众生亦不吝惜身、财、寿命,是名学果。

七、能化众生,作人、天业,是名为学;作无漏业,是名学果。

八、能施众生一切财物,是名为学;能行法施,是名学果。

九、能自破坏悭贪、嫉妒,是名为学;破他悭贪、嫉妒之心,是名学果。

十、受持五根,修行忆念,是名为学;教他修集成就具足,是名学果。

《优婆塞戒经》辑要—二海涛辑

1.佛言:善男子!有是惠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不名为施,有亦惠施亦波罗蜜,有非惠施非波罗蜜。

一、是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

二、菩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施,是波罗蜜非惠施者,如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

三、亦是惠施亦波罗蜜者,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施是;

四、非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持戒、修定、忍、慈悲是。

善男子!非施非波罗蜜,是名为学;亦施亦波罗蜜,是名学果。

2.何谓菩萨自利、利他?

一、菩萨信根既自利已,复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于身、命、财不生悭吝,是名自利;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则以天、人世乐教之,是名利他。

二、利益他者即是自利;菩萨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何以故?如是菩萨于法财中生贪着心,是故不能自利益也。行者若令他受苦恼,自处安乐,如是菩萨不能利他。

三、若自不修施、戒、多闻,虽复教他,是名利他,不能自利。若自具足信等五根,然后转教,是名菩萨自利、利他。

3.菩萨自利、利他之法:

一、菩萨摩诃萨具足一法则能兼利,谓不放逸。

二、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闻,二者思惟。

三、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怜愍众生,二者勤行精进,三者具足念心。

四、有四法能自、他利,谓四威仪。

五、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闻,四者布施,五者智慧。

六、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谓六念。复有七法能自、他利,谓坏七慢。

《优婆塞戒经》辑要—三海涛辑

1.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菩萨若作现在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

2.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福德亦尔。菩萨若能自具如是二乐、二福化众生者,是则名为自利、利他。

3.若沙门、婆罗门、长者、男女,或大众中有诸过失,菩萨见已先随其意,然后说法令得调伏,如其不能先随其意便为说法,是则名为下品菩萨。

4.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乐近善友,二者不乐。乐近善友者能自、他利,不乐近者则不能得自、他兼利。

5.乐近善友复有二种:一乐供养,二不乐供养。乐供养者能自、他利,不乐供养不能兼利。

6.乐供养者复有二种:一能听法,二不能听。至心听者能自、他利,不至心听则无兼利。

7.至心听法复有二种:一者能问,二不能问。能问义者能自、他利,不能问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8.能问义者复有二种:一至心持,二不能持。至心持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9.至心持者,复有二种:一者思惟,二不思惟。能思惟者能利自、他,不思惟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10.能思惟者复有二种:一者解义,二不解义。能解义者能自、他利,不解义者则不得名能自、他利。

11.解义之人复有二种: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12.如法住者复有二种: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他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上下智。是人具足如是八智。

13.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说能听,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则不得名自利、利他。

《优婆塞戒经》辑要—四海涛辑

1.善男子!能说法者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不清净。

2.不清净者复有五事: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而说,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

3.清净说者复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后为说,二为增长三宝故说,三断自他烦恼故说,四为分别邪正故说,五为听者得最胜故说。

4.善男子!不净说者,名曰垢秽,名为卖法,亦名污辱,亦名错谬,亦名失意。清净说者,名曰净洁,亦名正说,亦名实语,亦名法聚。

5.善男子!若具足知十二部经、声论、因论,知因知喻,知自他取,是名正说。

6.听者有四:一者略闻多解,二者随分别解,三者随本意解,四者于一一字一一句解。

7.如来说法正为三人,不为第四。何以故?以非器故。如是四人分为二种:一者熟,二者生。熟者现在调伏,生者未来调伏。

8.善男子!譬如树林凡有四种:一者易伐难出,二者难伐易出,三者易伐易出,四者难伐难出。

9.在家之人亦有四种:一者易调难出,二者难调易出,三者易调易出,四者难调难出。

10.如是四人分为三种:一者呵责已调,二者濡语而调,三者呵责濡语,使得调伏。

11.复有二种:一者自能调伏,不假他人;二者自若不能,请他令调。

12.复有二种:一者施调,二者咒调,是调伏法。

13.复有二时:一者喜时,二者苦时。

14.为是四人说正法时有二方便:一者善知世事,二者为其给使。菩萨若知是二方便则能兼利。若不知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优婆塞戒经》辑要—五海涛辑

1.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先学外典,然后分别十二部经。

2.众生若闻十二部经,乃于外典生于厌贱,复为众生说烦恼过、烦恼解脱;叹善友德,呵恶友过;赞施功德,毁悭过失;菩萨常寂,赞寂功德;常修法行,赞法行德。若能如是,是名兼利。

3.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何以故?若无在家,则无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

4.善男子!有道,有道庄严。道者,所谓法行。道庄严者,所谓在家。出家菩萨为在家者修行于道;在家之人为出家者而作法行。

5.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诵,二者教。

6.菩萨摩诃萨兼有四法,受、施、诵、教,如是名为自利、利他。

7.菩萨若欲为众生说法界深义,先当为说世间之法,然后乃说甚深法界。何以故?为易化故,菩萨摩诃萨应护一切众生之心。若不护者,则不能调一切众生。菩萨亦应拥护自身,若不护身亦不能得调伏众生。

8.菩萨不为贪身命财,护身命财皆为调伏诸众生故。菩萨摩诃萨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

9.是故菩萨先应自施、持戒、知足、勤行精进,然后化人。菩萨若不自行法行,则不能得教化众生。

10.善男子!众生诸根,凡有三种。菩萨诸根亦复三种,谓下、中、上。下根菩萨能化下根,不及中上;中根菩萨能化中、下,不及上根;上根菩萨能三种化。

11.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自利、利他,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修是二利,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叮咛语
下一篇:《菩萨善戒经》法语辑要
 用菩提心过生活
 正知与正念
 何谓菩提心
 持戒经节录
 虚空藏菩萨求闻持法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辑要
 真正的快乐
 袈裟功德
 阐释菩提法
 慈观的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41经 一向乐的经[栏目:相应部 24.见相应]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万物同体息息相关[栏目:万行法师]
 大般若经要解——不垢不净义[栏目:白云禅师]
 如果在家诵《地藏经》,招来外魔,我们修持得不好,能否给他们送走?[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灵山未散 法华犹在[栏目:传喜法师]
 福德日记3月30日─如何在佛教单位工作?[栏目:福德日记]
 “钟声”散论(文剑钢)[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无量寿经甄解第十[栏目:道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