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不可无众生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4

修行不可无众生

我们的目标在于带领一切遍虚空,曾为吾等慈母的众生步入前往离苦得乐的道路上。而护佑众生离苦得乐的则是圣众菩萨的主要责任,他们也是早已完全断除一切内外烦恼障盖的。

与圣众菩萨相对照,一般的众生尚是被烦恼与无明黑暗所障盖着,因此众生的心还未能进入烦脑盖障的清净相世界。而为了让此境界付诸实现,佛陀在鹿野苑开演了“四圣谛”法要,之后他并持续传授了大乘法及金刚乘法门,而众生可依藉此三乘法门进入清净解脱之道,因为佛陀之利生事业,而让我们现在可闻受到此法教,并演示了无私利他的愿心及行为。

就佛法或世俗观点,众生都是重要的。我们举一个世俗的例子:一群人中所产生的领袖,如果他没有人群的支持,只有一些无生气无动能的追随者,如石头、房屋等,若是领袖要叫他们执行一些事情,它们会动也不动,因为它们是没有心识的,没心识则无法让它们听闻,领袖的存在是依止在有心识的人们上,如果没有任何人,那么作为一位领袖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会有人听他或她的话,而领袖就不是领袖了。

行者在法道修持的每一次第中,众生均是助缘,因为他们是我们开展慈悲的对象。佛陀与菩萨众的证悟均非为其一己,而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众生也就是他们慈悲的聚焦所在,佛陀与菩萨圣众若是只为一己之利益,他们是绝不可能达到圆满证悟的,因为证悟与一切众生是相关联的。

是故,众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可以如是说:“诸佛与众生对我们的慈悲是相等的。”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受
下一篇:幸福快乐与痛苦
 观音菩萨修持法门 连载二
 现代年轻人的生命与情感
 修心七要 连载六
 关于藏传佛教转世制度的开示问答
 对僧众的教导开示--完整性的佛教
 四共加行 连载三
 反躬自身,省察自心
 对僧众的开示--顶帽所代表的含义
 心灵的纯净
 真正的信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杀三则(莲池)[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功夫如何保持[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The Fawn Who Played Dead [Attendance][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二十五、谦德法语[栏目:诗偈法语]
 觉囊派的特点[栏目:觉囊]
 佛说缘起法[栏目:东初法师]
 《心经系列》成观法师(五)[栏目:成观法师]
 盛噶仁波切心得 人生苦难老方知[栏目:盛噶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