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不可无众生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5

修行不可无众生

我们的目标在于带领一切遍虚空,曾为吾等慈母的众生步入前往离苦得乐的道路上。而护佑众生离苦得乐的则是圣众菩萨的主要责任,他们也是早已完全断除一切内外烦恼障盖的。

与圣众菩萨相对照,一般的众生尚是被烦恼与无明黑暗所障盖着,因此众生的心还未能进入烦脑盖障的清净相世界。而为了让此境界付诸实现,佛陀在鹿野苑开演了“四圣谛”法要,之后他并持续传授了大乘法及金刚乘法门,而众生可依藉此三乘法门进入清净解脱之道,因为佛陀之利生事业,而让我们现在可闻受到此法教,并演示了无私利他的愿心及行为。

就佛法或世俗观点,众生都是重要的。我们举一个世俗的例子:一群人中所产生的领袖,如果他没有人群的支持,只有一些无生气无动能的追随者,如石头、房屋等,若是领袖要叫他们执行一些事情,它们会动也不动,因为它们是没有心识的,没心识则无法让它们听闻,领袖的存在是依止在有心识的人们上,如果没有任何人,那么作为一位领袖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会有人听他或她的话,而领袖就不是领袖了。

行者在法道修持的每一次第中,众生均是助缘,因为他们是我们开展慈悲的对象。佛陀与菩萨众的证悟均非为其一己,而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众生也就是他们慈悲的聚焦所在,佛陀与菩萨圣众若是只为一己之利益,他们是绝不可能达到圆满证悟的,因为证悟与一切众生是相关联的。

是故,众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可以如是说:“诸佛与众生对我们的慈悲是相等的。”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受
下一篇:幸福快乐与痛苦
 2005年新春贺词
 菩提心
 痛苦之海
 「菩提道灯论」开示日志 第五堂课
 龙树亲友书 第二堂课
 修心七要 连载三
 米觉多杰教言(第四天)
 米觉多杰教言(第十五天)
 高尚品行--当下发愿,做个好人
 菩提心戒传授时的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摄类学 第六章 三时[栏目:摄类学·善慧法师]
 修心八颂(却殿仁波切开示)[栏目:其它善知识]
 两只红鞋[栏目:日常的佛心]
 澳门佛教的起源与发展(华方田)[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相应83经 金银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The Diamond Sutra(金刚经)[栏目:佛教经典·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Sutras · Bilingual Reading]
 打开命运的薄藉[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六一 第二象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五 大车品]
 东南亚佛教史[栏目:佛教历史]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7、威仪寂静不示相,平等谦逊显大悲——忆一代大德徐恒志恩师[栏目:徐恒志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