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十七道品 序文 (附:三十七道品总表)
向灭比丘 著
{返回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990

一、【序文】

礼敬世尊,应供,等正觉
稽首 皈依佛 福慧两足尊 说法利人天
稽首 皈依法 四谛八正道 指引到彼岸
稽首 皈依僧 续佛种不断 果证世福田


三十七道品,道品,为梵语 bodhi-pāksika 之意译,
道,通往涅槃之道法;
品,品类差别。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
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
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

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
(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
(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
(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
(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

(1)已生恶令永断,简称断断。
(2)未生恶令不生,简称律仪断。
(3)未生善令生,简称修断。
(4)已生善令增长,简称防护断。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

(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
(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
(3)念(心)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
(4)思惟(观)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
(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
(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
(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
(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 )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
(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
(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
(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
(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

(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
(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
(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
(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
(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
(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
(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
(1)正见,正见真理。
(2)正思惟,心无邪念。
(3)正语,言无虚妄。
(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
(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
(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
(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
(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而不味着。

 

佛陀为众生说法并未如三十七道品,分成类、品、科来为众生说法,而是应时机因缘、众生根性予以广、略说明与开示,佛涅槃后僧众则依佛陀所曾开演之广略说示,予以归类成集成经以便后世持诵奉行,虽常见三十七道品或部分道品于大小部经典中呈现与述说,但最为完整详细分别述说的仅见于--南北传之阿含经典及瑜伽师地论之杂阿含本母。 (见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一百之摄事分)


一般在说明三十七道品,皆会依次地从四念处……乃……八正道来说明,此方式较为分散而无相互之连贯性,其实每一科品之间都是前后连贯相牵相摄,形成一完整圆满之三十七道品大架构,因此吾将三十七道品中前后相关、见思相关、资助相关、导引相关、因果相关之品类,予以归类成篇来分别详细述说,本书将分五篇五类架构,其中包括道品之间相关图表,以利读者按图索骥加深印象,冀望能对三十七道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后将一一分别说明:


(一)大架构篇:此篇之内容为五根与五力,信、进、念、定、慧五部份,是趋向于菩提解脱之大架构;或者说是完成菩提解脱之五个重要元素,犹如屋舍之建造须由诸多支梁架构相互间的对称支撑配合,才能完成有主梁(栋)之堂宇架构。而五根与五力之关系,犹如树苗落地生根逐渐生长成为根稳挺立之大树,因有前之播种生根才有后之有力粗稳大树形成。


(二)无间等篇:此篇之内容为四圣谛与八正道,四圣谛之苦、集二谛是说明生命不断轮回流转之因果;灭、道二谛则说明灭除无明与终止轮回之理论方法,八正道为四圣谛还灭之理论方法。


(三)两翼篇:此篇之内容为四正勤与四神足,精进地断恶修善是使身心安定,是迈向菩提解脱之前提,满足此前则能增进四神足之获得。四正勤与四神足犹如支撑主梁之支梁般,以戒、定为基础,资助协助完成慧之开发;其如振翅飞鸟之两翼般,协助资助飞往慧泽地。


(四)薄尘篇:此篇之内容为四念处与七觉支,身、受、心、法四念处中包括七觉支,为引导身心远离尘垢,趋向于依远离、依离欲、依于灭,回向于舍之三依一向薄尘行者,四念处与七觉支为重要之实践操作方法。


(五)心、慧解脱篇:此篇之内容为四圣谛、八正道与十二缘起之关系,四圣谛之苦、集二谛等同于十二缘起之生命流转之述说,而截断此一不断生死轮回之现状,则依灭、道二谛之八正道而成就心与慧之解脱。《表 1-1》为三十七道品各科品相对相关之图表。

2006年 白宗塔夏安居 向灭比丘


{返回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3 念力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5 七觉支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2 精进力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8 正定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3 十二处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1-3 苦灭圣谛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5 慧力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2 正思惟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2 威仪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1 信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毗婆舍那禅 序 感谢的话[栏目:恰宓禅师]
 解脱之道讲记 b5 十二因缘 第七项 受[栏目:体方法师]
 相应101经 非你们的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最简单实用的解脱法门[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未修间(此以依师法门如例,然可推余法门)应如何作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金刚经》讲解第十四讲[栏目:慧祥法师]
 关上身后回忆的门[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婚礼有感[栏目:觉世论业]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三章 藏密四级独立门户之金刚大法[栏目:尕藏加教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