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460.浮石通贤禅师悟道因缘
 
{返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17

460.浮石通贤禅师悟道因缘
  苏州遯(dun)村报恩浮石通贤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赵,嘉光平湖人。通贤禅师十九岁时,父母强迫他结婚。迎亲的那一天,他偷偷地跑到普陀山,礼绍宗禅师落发出家,不久又从云棲宏禅师受戒,并遵师教,看“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
  此后,通贤禅师开始游方,初往东塔,礼谒云门澄禅师,后又上鹰窠顶,结庵隐修,专门参究“七女游尸陀林”之公案——
  世尊因七贤女游尸陀林,一女指尸曰:“尸在这里,人向甚处去?”一女曰:“作么?作么?”诸姊谛观,各各契悟,感谛释散花曰:“惟愿圣姊有何所需,我当终身供给。”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无根树子一株,二要无阴阳地一片,三要叫不响山谷一所。”帝释曰:“一切所需,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实无得。”女曰:“汝若无此,争解济人?”帝释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憍尸迦,我诸弟子大阿罗汉不解此义,唯有诸大菩萨乃解此义。”
  一天晚上,通贤禅师正在座上用功。忽然,窗外池塘中,蛙声齐鸣,通贤禅师当即有所省人,遂作偈云:
  “一池蛙鼓夜喧喧,历历明明到口边。
   通报五湖林下客,从今不必更加参。”
  通贤禅师后听说圆悟禅师在金粟接众,遂前往参礼,以求印证。
  初礼圆悟禅师,通贤禅师便问:“如何是即此用?”
  [禅林中经常用“即此用离此用”或“离此用即此用”,来表示体用不二的关系。自性是体,其它是用,二者犹如水之与波,离水无波,离波无水,波水不一不异。]
  圆悟禅师当即打了他一拂子。
  通贤禅师又问:“如何是离此用?”
  圆悟禅师又打了他一拂子。
  通贤禅师道:“恁么则儱侗不少。”
  圆悟禅师道:“难道有两个?”
  通贤禅师一听,言下有省,遂礼拜而出。
  为了进一步锤炼通贤禅师,一日,圆悟禅师问:“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汝么生作?”
  [“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这一话头,参见“大慧宗杲禅师悟道因缘”章和“朝宗通忍禅师悟道因缘”章夹注。]
  通贤禅师一时无言以对。
  后连呈数偈给圆悟禅师,圆悟禅师俱言:“未在!”
  不得已,通贤禅师只好退出,奋志参究,以致废寝忘食。后来有一天,终于豁然大悟。
  通贤禅师喜不自胜,直趋丈室,大声告诉圆悟禅师道:“某甲会也!”
  圆悟禅师便问道:“如何是你会处?”
  通贤禅师道:“鹞子过新罗。”
  [“鹞子过新罗”这一用语,在禅林语录公案中经常出现,意指自性随缘照用,不落诸相,无迹可寻。类似的用语,还有“剑去久矣”、“雁过长空”、“水上踢球”等。]
  圆悟禅师道:“未在!”
  通贤禅师于是呈偈云:
  “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
   我今看破处,也只是寻常。”
  圆悟禅师道:“不是!不是!”
  通贤禅师道:“和尚自不是!”
  说完,便礼拜而出。
  圆悟禅师知道通贤禅师脚跟已稳,不受人瞒,遂予印可。
  通贤禅师得法后,最初出住苏州遯村报恩,后又移住天童。
  曾有僧问通贤禅师:“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通贤禅师道:“犹为贪饵客,未是绝求人。”那僧便问:“如何是绝求人?”通贤禅师道:“衲被蒙头睡正浓,此时山僧多不会。”
  [心有所求,即落入有为,仍脱不了二边。唯有无求,方能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通贤禅师住持天童期间,曾上堂云:“本是没量人,一切难描摹,从出母胎来,将错而认错。”说到这里,通贤禅师向大众合掌云:“大众会么?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此处的“没量人”,表明自性无形无相,不可称量。]
  通贤禅师圆寂于康熙丁未年(1667 )七月。春秋六十七岁。有《浮石禅师语录》十卷行世。


 


{返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461.林野通奇禅师悟道因缘
下一篇:459.牧云通门禅师悟道因缘
 438.莲池祩宏禅师悟道因缘
 318.普安印肃禅师悟道因缘
 473.鼓山元贤禅师悟道因缘
 460.浮石通贤禅师悟道因缘
 23.百丈山怀海禅师悟道因缘
 315.中际善能禅师悟道因缘
 53.石头希迁禅师悟道因缘
 21.南岳怀让禅师悟道因缘
 231.圆通道旻禅师悟道因缘
 308.知府葛郯居士悟道因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南传佛教关于佛书、佛像的使用、保管、存放有哪些宜、忌?[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生死的幻觉 第3章 无常的人生[栏目:白玛格桑法王]
 妄语具备几个条件成重罪?[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06-082修行的叮咛语[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得失心与平常心[栏目:人行道]
 富,一个人富有是从布施来的,请问贵要怎么修?[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芽菜希望的种子[栏目:这样吃最健康]
 Buddhahood and Arahatship[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自知录[栏目:莲池大师]
 受得起也给得起 1990.2.1~1990.2.15[栏目:星云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