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四节、烦恼的产生
 
{返回 您认识佛教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741

第四节、烦恼的产生

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

正如前面提到:所有的名法(心理现象)都有个目标,而且总是在执行认知目标的作用。我们平时所说的生活,就是心不断地认知不同目标的过程,或者是心跟外在世界不断发生互动关系的过程。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外在世界产生互动关系呢?

通过感官,亦即佛教所说的根门。有六个根门: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和意门。

依靠这六个根门所产生的心称为六识,它们分别识知相对应的目标:

1.眼识看的是颜色;

2.耳识听的是声音;

3.鼻识嗅的是气味;

4.舌识尝的是味道;

5.身识触的是触觉;

6.意识思维的是法所缘(各种现象)。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信息,进行各种不同的身心活动,其实都不外乎是这六种主客互动的关系。

离开了眼、耳、鼻、舌、身、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当我们的眼睛看到适意的对象时,例如俊美的人、漂亮的衣服等,会产生愉悦的感受(乐受),认为对象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种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象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的音乐、别人的赞美,闻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生起。

 

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不喜欢的对象时,例如丑陋的人、讨厌的人等,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方是不好的、是坏的,接着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对方。这种心理就是嗔。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批评、嗅到腥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物、天气酷热难耐等等时,嗔恚很容易生起。

然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有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因此,所谓的烦恼,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不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是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

当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

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

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为对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叫做痴。

通过根门接触目标,通过不正确的思维(不如理作意),烦恼就这样产生。


{返回 您认识佛教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五节、烦恼的表现
下一篇: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节、佛陀教导的是什么?
 佛陀如是说 (报恩经)
 佛陀如是说 (教诫新嘎喇经)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
 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四节、烦恼的产生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一节、佛陀
 佛陀如是说 (愚人经)
 您认识佛教吗? 序言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一节、苦圣谛
 佛陀如是说 (大吉祥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Curse of Mittavinda (Chapter 1. Jealousy)[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不可「安乐死」[栏目:明日的佛教]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五十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善者戒行 密乘戒[栏目:善者戒行]
 中国佛教孝道思想初探(常耘)[栏目:佛教与孝道]
 华严经经首 第十三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印光大师说故事 83、因念圣号 顺利生产[栏目:灵岩故事]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90~99)[栏目:傅味琴居士]
 分析我执之体[栏目:多识仁波切]
 关于境界公案的对话——天奇本瑞与绝学正聪精彩问答(黄夏年)[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