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讲 禅修的原则和一个方法
 
{返回 林崇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59

禅修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讲

禅修的原则和一个方法

(1)佛陀在《大念住经》中说:

比丘不论行往、归来,正知而作;观前、顾后,正知而作;

弯曲身体、伸展身体,正知而作;搭衣、持钵,正知而作;

食、饮、咀嚼、尝味,正知而作;大、小便利,正知而作;

行、住、坐、卧、醒来、讲话、静默,都正知而作。

(2)禅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正念、正知并放松。禅修者一旦能够长期保持正念、正知并放松,那么内心将感觉到喜悦、轻安,而得到生活中的定。

(3)现在,大家一起来经行而后坐禅。经行前,先在经行路径的一端安置座椅,作为坐禅之用,而后站在路径的一端,先放松身体:由头顶慢慢往下觉察自己的身体,一直到脚指头,而后开始轻松的行走,行走时只要一直觉知自己脚步的移动。杂念生起时,仍是一直回到觉知自己的移动,使这觉知延续不断。至少三十分钟后,可以改为坐禅,坐在座椅上,眼睛自然地张开,将注意力由头顶慢慢往下放松到脚指头,体会感受的无常和无我。一些时间后,再站起来继续轻松地经行。如此不断练习。

(4)在回家的途中、早上散步时、日常工作时,一直轻松地觉知自己肢体的移动,使这觉知延续不断。一日又一日,耐心地回到觉知动作上;并定期以「觉知评量表」来督促自己,提升自己,终必有成。


{返回 林崇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讲 六生喻经
下一篇: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 觉性的培养
 《增一阿含经》的经型及其编集的研究
 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讲 观察无我
 人间净土的达成
 《法蕴足论》的要义
 佛教心理学的实践面
 《瑜伽师地论》内的异义及其编成
 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摩他及毗钵舍那
 访问林崇安教授谈学佛历程
 内观问答
 印度因明源流略探——从《大毗婆沙论》来考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临终关怀手册[栏目:林克智居士]
 禅钥[栏目:圣严法师]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五 照顾话头与反闻自性[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一心念佛[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感应道交[栏目:大安法师]
 大国师 鸠摩罗什传奇 第四章:名震剡宝国[栏目:大国师·鸠摩罗什传奇]
 人多人少一样用功 Cultivate Hard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五百罗汉 368、众德首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最好的修行[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请问灵明觉知的含义?应如何运用在念佛与日用平常中?[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