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存有论和认识论的核心命题
 
{返回 林崇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8
佛学论文选集
 
佛教存有论和认识论的核心命题
 
林崇安(2004)
 
佛教一向重视存有论与认识论,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术语出现。佛教论典所探讨的境、行、果中,境便是有关存有的探讨,分辨万法的存在及有无,此与哲学上的存有论相当。行、果便是认识真理的实践过程与体证,此与哲学上的认识论有关。至于因明中的现量、比量则是探讨有关什么是正确的认识以及如何获得正确的认识,这完全属于认识论的范围。从存有论和认识论的立场来看,佛教有哪几个最核心的命题?以下采用南北传佛教共许的阿含经及相关的论典为依据,指出佛教存有论和认识论各有核心的二大命题,导致与其他宗教截然不同的见解。
 
一、佛教存有论的第一大命题
 
三界内有无量的众生,轮回在地狱、畜生、饿鬼、人、天等五趣(或加上阿修罗成六趣)内,释尊说:
 
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譬如比丘!若有士夫转五节轮,常转不息。如是众生转五趣轮,或堕地狱、畜生、饿鬼,及人、天趣,常转不息。(T2,p243b)
 
此处指出,众生的轮回是始自「无始」,所以,佛教存有论的第一个核心命题是:「无始以来,众生存在着。」这一命题导致几个重要的观点:
(1)三界内的众生不是在过去某一时日才开始存在的,而是无始以来就已存在,因而否认由「造物主」所造。由于无始,所以没有第一因、没有第一个众生、没有第一个佛。由于无终,所以也没有最后一佛,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开放系统。
(2)众生的数量是无穷的。有些众生,经由成佛者的指导和度化,证得阿罗汉和佛的果位,出离了三界,不再轮回,但是三界内,仍有无量的众生存在着,因而未来一直会有众生成佛。
(3)众生是由五蕴所构成,所以无始以来,五蕴就存在着。在三界内轮回的众生,其心王(识)和心所(受、想、心相应行)都存在着。
(4)同理,众生是由六内处(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所以无始以来,六内处就存在着。众生的存在离不开环境,其六内处的对象是六外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外处也是存在着。
(5)众生经由六内处与六外处的接触,所产生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眼触所生受、耳触所生受、鼻触所生受、舌触所生受、身触所生受、意触所生受)、六爱身(眼触所生爱、耳触所生爱、鼻触所生爱、舌触所生爱、身触所生爱、意触所生爱)等诸法也是存在着。
以上从「无始以来,众生存在着」这一存有论的核心命题,扩及五蕴、内外六处、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等法的存在,这些都是世俗谛,都不是由「造物主」所造。
 
二、佛教存有论的第二大命题
 
在玄奘所译的《法蕴足论》中,有完整的《缘起经》,于此经中,释尊说:
 
云何缘起?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发生愁、叹、苦、忧、扰恼,如是便集纯大苦蕴。苾刍当知!生缘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缘起,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生缘老死,如是乃至无明缘行,应知亦尔。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是名缘起。(T26,p505a)
 
缘起法则是一直存在着,不因如来的出世或未出世而有所不同。缘起的流转过程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发生愁、叹、苦、忧、扰恼」。以「无明缘行」为例,无明与行二支构成「因果次第」之链,展现出「因果次第」不变的缘起法则,若佛出世、若不出世都是如此,称之为「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同理,缘起的还灭过程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就是:「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灭。」这是缘起还灭的不变法则。
所以,佛教存有论的第二个核心命题是:「无始以来,缘起法则存在着。」这一命题导致几个重要的观点:
(1)由于众生的色、受、想、行、识等诸行,都是依于缘起而存在的,都是由无常的因和无常的缘所生起的,所以,五蕴必然是无常的;由此得到「诸行无常」这一法印。
(2)由于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处以及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外处,都是依于缘起而存在的,所以都是无我而自性空的,因而否认这些法有独立自存的「自性」;由此得到「诸法无我」这一法印。
(3)众生只是依于缘起的五蕴所构成,没有「人我」的存在,而有「人无我」的存在;五蕴、六处等各别的法,都是缘起而无我的,没有「法我」的存在,而有「法无我」的存在。
(4)无始以来,众生的空性、色的空性、受的空性、想的空性、行的空性、识的空性、以及眼、耳、鼻、舌、身、意的空性都一直存在着,这些是胜义谛。
小结:存有论的一个要务是判决事物的存在与否,由以上佛教存有论的二个核心命题得知有众生、五蕴、内外六处等世俗谛的存在,有人无我、法无我、空性等胜义谛的存在。众生的存在不是来自造物主、大梵等的造作。无始以来,没有第一因、没有第一个众生、没有第一个佛。
 
三、佛教认识论的第一大命题
 
针对佛教存有论第一大命题再探究下去:为什么众生会存在于三界内一直受苦?释尊说:
 
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系其颈,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T2,p241b)
 
以上指出,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着,这是由于心中存在着无明(错误的认识),看不清缘起无我的事实,生起贪爱,被贪爱牵引着(爱系其颈),因而在三界内一直轮回受苦。这是依据前述存有论第二大命题的缘起流转过程:「无明缘行,行缘识,…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发生愁、叹、苦、忧、扰恼」。
所以,佛教认识论的第一个核心命题是:「无明(错误的认识),导致轮回。」以下作进一步的探析:
(1)众生在三界内的轮回是由于「无明」,然而什么是无明呢?无明就是错误的认识,《杂阿含经》中记载着:
 
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所谓无明,云何是无明?谁有此无明?」舍利弗答言:「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何所不知?」「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不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不如。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愚、暗、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T2,p64c)
 
此处简略指出,无明就是不如实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
(2)众生在缘起的法则下,由于无明(错误的认识)而造作了哪些行为呢?《法蕴足论》说:
 
复次,《瓮喻经》中,佛作是说:「无明为缘,造福、非福及不动行。」云何福行?谓有漏善身业、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如是诸行,长夜能招可爱、可乐、可欣、可意诸异熟果,此果名福,亦名福果,以是福业异熟果故,是名福行。云何非福行?谓诸不善身业、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如是诸行,长夜能招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诸异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福果,是非福业异熟果故,是名非福行。云何不动行?谓四无色定诸有漏善,是名不动行。(T26, p506a)
 
非福行是有漏的恶业,能招来长期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的欲界恶趣果报。福行是有漏的善业,能招来长期可爱、可乐、可欣、可意的欲界善趣或色界的果报。不动行是有漏的善业,能招来投生于四无色界的果报。众生由于错误的认识(无明),看不清缘起无我的事实,反而执着身心五蕴为我,造作出有漏的善、恶业,因而在三界内轮回受苦。佛教认识论这一命题所指出的,也就是「有漏皆苦」这一法印。在一般世俗道德或其他宗教的标准来看,行善和修定的福行、不动行就很够了,但是在佛教的标准来看,所感得的仍是三界内的果报,并未解决生死问题。
 
四、佛教认识论的第二大命题
 
针对佛教存有论第一大命题再探究下去:如何使众生出离三界,不再轮回下去?《杂阿含经》中记载着:
 
佛告比丘:「于意云何?若不乐无明而生明,复缘彼无明作福行、非福行、无所有行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闻圣弟子,不乐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T2,p83b)
 
此处指出,要灭除无明,就要生出「明」,而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这是依据前述存有论第二大命题的缘起还灭过程。无明灭而明生,就不会再造轮回的有漏业(福行、非福行、不动行=无所有行)。
所以,佛教认识论的第二个核心命题是:「明(正确的认识),导致解脱。」以下作进一步的的探析:
(1)在还灭过程中,要经由外面善知识(佛及圣弟子)的指导,在内外力的结合下,使明增广,然而什么是明呢?《杂阿含经》中记载着:
 
(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所谓明者,云何为明?谁有此明?」舍利弗言:「摩诃拘絺罗!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又问:「何所知?」「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知。受、想、行、识〔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知。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知、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T2, p64c)
 
此处指出,「明」有不同的称呼:如实知、见、觉、慧、现观(无间等)。「明」就是如实知见五蕴(五受阴)。佛及圣弟子就是「有明者」,所以是善知识。
(2)非福行是黑业(恶业)。福行和无所有行(即不动行),是白业(善业)。如何摆脱或超越这善恶业的束缚呢?唯有在「明」下所造的「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才能超越这善恶业的束缚,《集异门足论》说:
 
云何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补剌拿说:「圆满当知!若能尽黑黑异熟业思、若能尽白白异熟业思、若能尽黑白黑白异熟业思,是名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此中,不黑者,谓此业,非如不善业由不可意黑说名为黑,故名不黑。不白者,谓此业,非如有漏善业由可意白说名为白,故名不白。无异熟者,谓此业,非如前三业能感异熟,故名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此业是学思,能趣损减,所以者何?谓若学思,能趣损减,于前三业,能尽、遍尽、随得永尽,于此义中,意说名业能尽诸业。由此故说: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T26,p398b)
 
此处先引述佛所说的「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而后解说其意义。一般众生在无明下所造的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白黑白异熟业等三业,都是系属于轮回的有漏业。只有「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是出世间的「学思」(T27, p591c),才能灭除有漏的善恶业。以「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来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恶对立,这是佛法不共之处。若只在有漏的善恶种子上打转,就会困在性善、性恶的冲突中,因为有漏的善恶是笼罩在无明的我执下。
(3)透过缘起的还灭,在「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的运作下,达成「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所以,由认识论的第二命题所得到的,也就是「涅槃寂静」这一法印。
小结:认识论的一个要务是探讨如何排除错误的认知和获得正确的知识。佛教认识论的二个命题指出:无始以来,众生由于错误的认知,造作了有漏的善恶业,因而被束缚在三界内受苦;有的众生经由外面善知识的指导,获得正确的知识,使明增广,以「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来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恶对立,得到最终的解脱。这是截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解脱论。
 
五、总结
 
佛教存有论的第一个核心命题:无始以来,众生存在着。
佛教存有论的第二个核心命题:无始以来,缘起法则存在着。
佛教认识论的第一个核心命题:无明(错误的认识),导致轮回。
佛教认识论的第二个核心命题:明(正确的认识),导致解脱。
(刊于《法光杂志》177,2004)
 

{返回 林崇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的心性论及其特色
下一篇:汉藏的佛性论
 临济义玄禅师及其禅法特色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止观要义 5 入出息念的十六胜行
 佛教存有论和认识论的核心命题
 西藏大手印的思想
 《阿含经》的菩萨道──兼论《般若经》的出现
 西藏白教大手印的禅观方法
 释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
 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讲 六生喻经
 《瑜伽师地论》内的异义及其编成
 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讲 观察无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二节 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